分享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9】

 负鹏载舟 2015-04-08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9】  


癌1(转移性肝癌)-


周某某,男,40岁-


初诊-


1985年5月20日,患者因胃脘部肿块伴疼痛呕吐于1984年11月经某某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并行胃全切术。1985年因肝区疼痛来北京某医院检查,B超提示肝内有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转移性肝癌。-


1985年3月14日,超声所见:左肝外段及内缘均见低回声区,分别为2.0×2.1cm,3.O× 2.9cm大小,边界尚清楚。右肝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区。 提示:左肝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M)。-


患者自觉右胁下胀满不适,阵阵作痛,心烦急燥,夜寐梦多,口干咽燥,舌红瘦,苔白而于,右脉弦细滑,左脉弦细。此为肝热阴伤气机阻滞,络脉失和。良由情志不遂,肝郁日久,化火伤阴所致。先用疏调气机以解肝郁。-


旋复花10克,片姜黄6克,蝉衣6克,僵蚕10克,香附10-


克,术香6克,丹参10克,焦三仙各10克,20剂。-


并嘱其注意忌食辛辣厚味,只吃清淡素食,并每日坚持散步运动,不可间断。-


二诊:1985年6月10日-


药后胁下渐舒适,疼痛大为减轻,诊脉仍弦细,舌红苔白且干,心烦梦多。气机渐调,郁热未清,继用疏调气机方法。-


蝉衣6克,疆蚕10克,片姜黄6克,香附10克,杏仁10-


克,枇杷叶10克,焦三仙各10克,6剂-


三诊:1985年6月17日-


舌红且干,脉弦细而数,夜寐欠安,仍属肝经郁热未清络脉失和之象,再以疏调,参以凉血化瘀。-


半枝莲10克,白头翁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竹茹6克,枳壳6克,焦三仙各10克,6剂-


四诊;1985年6月24日-


夜寐渐安,心烦亦减,右脉弦细而滑,左脉濡软,郁热渐轻,仍用前法进退。-


半枝莲10克,赤芍10克,茜草10克,半夏10克,陈皮6-


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焦三仙各10克,6剂-


五诊:1985年7月1目-


脉象滑软,舌红苔白,嗳气不舒,再以凉血化瘀通络方法。-


161-


-


半枝莲10克,赤芍10克,茜草10克,陈皮6克,片姜黄6-


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焦麦芽10克,6剂-


六诊:1985年7月8日-


脉象濡软且靖,舌白腻润,诸症皆减,仍用凉血化瘀方法。-


半枝莲10克,半边莲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蝉衣6-


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焦三仙各10克,12剂-


七诊:1985年7月22日-


脉象濡软,舌红且绛,肝区不舒,用益气化瘀方法。-


生黄芪10克,沙参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茜草10-


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6剂-


八诊:1985年7月29日-


日前复查B超,结果如下:-


1985年7月27日超声所见:肝左内叶见1.3×1.2cm低回声团,边界清晰规则。余回声可。-


超声提示:左肝内叶窦性占位病变(M)-


诊脉弦细滑数,夜寐梦多,仍属郁热未清,热在阴分,继用凉血化瘀,益气活络方法。-


生黄芪20克,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0克,半枝莲10克,赤芍10克,茜草10克,蝉衣6克,焦三仙各10-


克,水红花子10克,片僵蚕6克,僵蚕10克,30剂-


患者携上方返回山东老家,续服3个月,一切症状消失,身体日渐强壮。于1985年u月来京复查,结果如下。-


1985年u月9日超声所见:肝内回声均匀,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团,血管清晰。胰腺显示不清。-


超声提示:肝内未见明显异常。-


1986年8月患者再次返京复查,结果仍未有异常发现。-


162-


-


[按]:本案为胃癌术后转肝癌,恶性程度很高,赵师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取得了满意疗效。综观本侧治疗全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包括初诊、二诊,以疏调气机以解肝郁为主。-


虽然患者因癌肿消耗,手术及术后脾胃运化失司日久而致气阴两伤,但其病机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肝郁热。因为患者得知自已患了癌症,术后复发转移,自以为无法可治,将不久于世,故尔心情沉重,情绪低落,终日闷闷不乐。这是造成肝郁气机失调的主要因素之一。肝郁日久必然化热,故表现为肝郁热如心急烦躁,夜寐梦多。郁热在里必然伤阴,故又有口干、脉细、舌瘦等表现。比较起来,肝郁是主要的,第一位的。故治疗以疏调气机以解肝郁热,方用升降散为基础,蝉衣、僵蚕秉清化之气而升阳上达,合旋复花、杏仁、枇杷叶宣肺下气而降浊,用片姜黄疏利气血之瘀滞。以丹参助其活血化瘀,木香助其调气,焦三仙消积滞而通三焦。并教患者素食以保运化,锻炼以运气血,忌食辛辣厚味则六腑清净,郁热不生。如此综合调理则肝家郁热得以解散,虽不治癌,而直拨致癌之本矣。-


治疗的第二阶段从三诊到六诊,经过第一阶段的治疗之后,气机渐畅,症状渐减,患者心情较前平静,也增强了治疗的信心。此时的治疗重点逐渐转移到凉血化瘀方面。因为肝为藏血之脏,肝郁热日久,必然造成热八血分而致瘀滞,故单纯疏调气机虽属必要,但针对性不强,必须和凉血化瘀结合起来,气血双调,故在升降散疏调气机的基础上,增入半枝莲清热解毒,白头翁、赤芍、茜草凉血化瘀。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治,患者自觉各种病状逐渐减轻,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信心十足,积极配合治疗,经B超复查,提示肝内原有的两处癌肿,-


1 63-


-


一处消失,一处明显缩小。-


治疗的第三个阶段从七诊开始在原来疏调气机、凉血化瘀的基础上,增入益气扶正之品,因为本病之初就存在气阴两伤,属正虚邪实之病。经过前二阶段的治疗之后,郁热邪气得以渐渐消散,此时再议扶正即无恋邪之虑,况诊其脉象濡软,气分已显不足,若一味专以清化方法并非上策,此时选用扶正祛邪最为恰当时机。故用药在疏调气机、凉血化瘀的基础上加生黄芪益气扶正,生脉散益气养阴。患者返里前携带方中又增入焦三仙、水红花子,因其返里后需长期服用,故增入焦三仙、水红花子以助化,如此则配伍全面,方宜长期服用。患者以此方坚持服用3个月,肝内肿物全消,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瘸2(子宫肌瘤)-


万某,女,46岁-


少腹右侧有块,按之作痛,已3月余。曾作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建议手术切除。患者不愿手术,前来就诊。近一年来,月经素乱,经期延长,且量多有块,近两三个月,经量尤多,甚至一月二至,蹦致疲乏不堪。诊脉弦滑细数有力。拟用活血化瘀方法。-


柴胡6克,川楝子10克,黄芩6克,香附10克,三棱6克,莪术6克,木香10克,青陈皮各10克,夏枯草10克,益母草10克-


患者服上方共三个月40余剂,月经恢复正常,少腹之块消失,无压痛,经妇科检查,确认子宫肌瘤已不存在。-


[按];子宫肌瘤多表现为月经过多,此为瘀血阻络,血不归经。治疗不必固经止血,只须化瘀通络消瘤,通因通用之法也。若为粘膜下肌瘤,此法甚效,可收瘤消血止之功。消瘤借重三棱、莪术,余药仍坩清肝热调气机而已。-


-


淡附片30克,淡干姜30克,淡吴萸30克,肉桂30克,杜仲30克,川续断30克,补骨脂30克,焦白术30克,红人参30克,枸杞子30克,山萸肉30克,仙灵脾30克,熟地黄60克,怀山药60克,陈皮30克,半夏30克,茯苓50克,鹿角胶100克。-


制法:上药除鹿角胶外共研细面,将鹿胶烊化后加炼蜜适量,为丸如弹子大,重约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


患者服上药1料,面色黧黑渐次消退,精神体力均有好转,其余症状大部消失。-


[按]:阿狄森氏病,又称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严重损害时出现的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显著的色素沉着(中医将其描述为面色黧黑),并伴有恶心、呕吐、纳差、消瘦、疲乏、眩晕等多系统症状。西医给予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本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尚无确切的对应病种,治疗无成法可依。赵师根据中医理论对本病进行辨析,认为其主症面色黧黑属于元阳衰微,命门火衰,故伴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耳呜等症,在男子可9己阳痿不举,皆是阳衰之征。故治疗以温肾壮阳为法,以仲景四逆汤为基础,加入淡吴萸,名三淡汤,再酌加肉桂、杜仲、川断、补骨脂、熟地黄等温补下元之品,治疗本病可收到明显效果。-


-


肥胖(高血脂症)-


沈某,男,51岁,形伟体丰,体重逾90公斤,体检时发现血脂极高,服西药降脂效果欠佳,于1990年12月前来就诊。-


观其面色潮红,油光发亮,舌红苔黄垢厚,脉象弦滑且数,按之有力。血生化检验甘油三脂高达18.86mmol/L。辨为痰湿瘀阻,久之恐有中风之虞,治宜涤痰活血化瘀之法,用三子养亲汤加味。药用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冬瓜子10克,皂角子6克,赤勺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半月后复查,甘油三脂降为12.64mmol/L,患者信心大增,继服前方加柴胡6克,川楝子6克,焦三仙各10克,1月后复查甘油三脂降为7.56mmol/L。嘱其坚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以善其后。-


[按]:高血脂症,古无此名,故中药治疗无成法可嵌。赵师据其形体肥胖、舌滑苔腻,断为痰湿瘀阻,借用治疗痰喘的三子养亲汤,加冬瓜子、皂角子名曰五子涤痰汤,以涤痰消腻。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或配赤芍、丹参、茜草以活血化瘀,或配柴胡、黄芩、川楝子以泻肝热,或配焦三仙、水红花子、夫黄以疏调三焦,对于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阳痿1(性功能障碍)-


孙某,男,24岁-


初诊-


患者新婚三个月。婚后即患阳事不举。夫妻关系随之恶化。曾自购补肾壮阳丸药服之无效。两月来心情苦闷异常,每晚独自饮酒解愁,不能自拔。自述半年以来疲乏嗜睡,习渐严重,甚至工作中即可入睡。患者体形肥胖,面色潮红而光亮。诊脉濡软且滑,按之且数,沉取弦急。舌苔黄腻,根部垢厚。合参脉、舌,色、证,此属湿热童盛,阻滞经络,当清化湿热,治在厥阴。-


柴胡6克,苏藿梗各10克,独活5克,草豆蔻5克,车前子10克,山栀6克,黄芩10克,龙胆草6克,醋大黄10克(后下),二剂-


二诊-


药后大便畅行三次,心中烦热大减,阳萎已起,嗜睡减轻。诊脉弦滑,按之濡数,沉取弦急之象大减,苔垢已化,舌质仍较红。此湿热积滞渐化,三焦气机渐通。然湿热蕴郁日久,非一剂可愈之证,仍氲清化湿热,活血通络方,继清余邪。-


柴胡6克,黄苓10克,泽兰叶10克,片姜黄6克,蝉衣6克,钩藤10克,川楝子10克,防风6克,杏仁10克,大黄粉2克,龙胆草4克(后二味研细末装胶囊吞服),三剂-


上疗服后,患者前来告知,阳萎已完全治愈,其他症状也已消失,夫妻和好。遂嘱其停药,并嘱其禁糖,戒酒。忌食蒜、慧、韭、辣椒等辛辣之物。并劝其每日运动锻炼,以为强身健体之计。-


[按]:本案患者年轻力壮,虽患阳萎,并非为肾虚,故其自服补药而日渐加重。其形肥,嗜酒,面赤光亮,舌红苔腻,疲乏嗜睡,全是湿热蕴肓1;之象,其脉濡滑弦数,接之愈数,沉取弦急,说明其病本质是肝经湿热下迫,肝郁化火。不可一见阳萎,便投补肝肾温命门之剂。一般说来,凡年轻而体质壮实者,多园恣食厚味,或酗酒不止而患阳萎,皆属湿热蕴郁,三焦气机不畅,所谓“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皆可仿此例而治。-


-


阳痿2(前列腺炎)-


李某,男,42岁-


1992年4月2曰初诊-


患前列腺炎已10余年,近半年来阳事不举,尿中白浊。现体质肥胖,大便不畅,心烦失眠,夜寐梦多,舌红苔白厚腻,脉弦槽数。证属湿热蕴郁,气机阻滞,升降失常。治以清化湿热,疏调气机,升清降浊。-


方药;蝉衣、片姜黄、柴胡、黄芩、川楝子、荆芥、防风各6克,僵蚕、大腹皮、槟榔各10克,大黄1克。嘱其忌烟酒辛辣肥甘厚腻,加强体育锻炼。服药7剂后,阳萎好转,仍心烦梦多。-


原方去荆芥加钩藤、川草解各10克,枳壳、竹茹各6克,服药2周,阳事复常,余症皆除。-


[按]:形肥者多湿,参以苔白厚腻,知其湿盛无疑;心烦梦多,舌红脉数,知其热盛。湿热两盛互阻不化,气机不畅,经脉瘀阻,发为阳萎。故用升降散调气机复升降,柴胡、黄芩、川辣子泄肝热,荆芥、防风宣扬阳气而解肝郁,大腹皮、槟榔疏利三焦。如此则湿热去而阳萎愈矣。若一见阳萎,便谓命门火衰,而投温朴,不惟阳萎不能愈,恐痈肿淋秘便毒之证亦不为远矣。-


阳强(前列腺炎)-


赵某,男,39岁-


1992年元月9日初诊-


患者于4个月前因前列腺炎服用阳起石、巴戟天、附子等朴肾强阳方药后,致阳强不倒,已服中药近百剂均无效。现面红目赤,心烦急躁,整夜不能入眠,头晕乏力,会阴及睾丸作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起刺,苔白且干,脉弦精且数,皆为肝经郁热之象。治以清泻肝经郁热。-


方药:蝉衣、片姜黄、柴胡、黄苓、川楝子,炒山栀各6克,僵蚕、茅芦根、青陈皮、炒槐花各10克,龙胆草2克,大黄1克。服药3剂,阳强好转,能八睡,10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按]:患者正值壮年,以腰痛、会阴部时觉刺痛为主诉就医,脉症俱实,何虚之有!奈何前医辨为肾虚,大投温补,致阳强不倒,面目红赤,心烦急躁,夜不能寐,舌红起刺,脉弦滑数,一派肝经郁热之象,故用清泄肝胆方法,用升降散加柴胡、黄芩、川楝子、龙胆草、炒山栀等,大清肝热,服之即愈。此案为误服温补之剂而致肝胆郁热,表现为阳强不倒,上案乃湿热阻滞厥阴经脉而致阳萎不举,证虽相反,其病机则相似,舌脉俱现湿热之象,肝主琉泄,被湿热郁阻,则泄疏不利,气机不能畅行,厥阴经脉郁潞,或勃为阳强,或萎而不举,皆当从肝调治,疏其气机,复其疏泄之职。故皆选用升降散之善调气机复升降者加减取效。-


-


痹证1(风湿热)-


刘某某,女,27岁-


初诊-


患者为一矿工家属,两月前足月顺产一女孩,在产假期间,不慎感受风寒,发热咳嗽咽痛,数日而愈。一周前又冒风寒,发热,关节痛,化验:血沉40mm/h、时,抗“O”1:800,西医诊为风湿热。因患者吃西药烧心胃痛,故请中医诊治。身热口渴,饮水不多,头胸腹有汗而下肢无汗,两膝关节红肿而痛,扪之则有灼热感,苔白而干,脉弦数。此为热痹,治当清热通痹,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梗米15克,生甘草15克,穿山龙15克,三付-


二诊-


药后热退,关节红肿已消,但仍觉痛,再以原方五剂。-


三诊-


诸症皆平,化验正常,停药自养,嘱其千万预防感冒,否则易致反复。-


[按]:本案为热痹热痹乃风寒湿邪久客不去,郁而化热,阻滞经络不通,故尔以红肿热痛为特征,治当清其郁热而通其经络。本案以白虎汤清阳明经热,加穿山龙通络止痛,收效迅速。二诊仍用原方续服,诸证虽除,而病根未全拔,故嘱其小心将息,预防感冒,否则仍不免复发。-


-


痹症2(干燥综合征-


赵某某,女,23岁-


初诊-


病发半年余,一身关节入夜作痛,晨起即愈。曾查得类风湿因子阳性。口腔溃疡经常发作,此起彼伏,经某医院检查,认为属干燥综合征。诊脉弦糈,按之沉数,舌红且干,心烦急躁,夜寐梦多。肝胆郁热已久,先用清泄肝胆方法。-


荆芥6克,防风6克,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木瓜10克,黄连2克,桑枝10克,丝瓜络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疼痛略减,心烦稍平,夜梦亦稀,脉仍弦滑数,舌红且干,继用前法进退。-


荆芥6克,防风6克,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木瓜10克,大豆卷10克,秦艽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七付-


三诊-


药后疼痛续减。近日感冒新凉,午后低烧,体温37.2℃,一身乏力,周身酸围,胯膝关节疼痛加重。咽喉怍{#敞咳。诊脉浮滑且弦,舌红苔白。新感外邪,先以宣法退热为譬。-


淡豆豉10克,炒山栀6克,大豆卷10克,桑枝10克,前胡6克,杏仁10克,苏叶梗各10克,荆芥6克,防风6克,苦桔梗10克,生甘草6克,茅芦根各10克,三付-


四诊-


药后发热即退,身感轻舱。入夜关节仍痛,口腔溃疡又起。感冒之后,余热未清,仍以清化方法:-


荆芥6克,伤风6克,前胡6克,淡豆豉10克,炒山栀6克,生地榆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七付-


五诊-


口腔溃疡已愈,再以疏风通络方法以止其痛。-


荆芥6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威灵仙10克,秦艽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免,海风藤10克,络石藤10克,七付-


六诊-


疼痛渐减,再依前法进退。-


荆芥6克,防风6克,独活6克,威灵仙1O克,大豆卷10克,秦艽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海风藤10克,络石藤10克,炙乳没各2克,七付-


药后疼痛基本消失,原方继进七剂,以善其后。-


[按]:本案患者以关节疼痛为主证,故辨为痹证,经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盛为痛痹,湿盛为着痹。虽有如此分辨,但总属外邪入侵,留而来去,痹阻经络,故令疼痛,昕谓不通卿藉是也。今治疗以祛风化湿通络止痛为主。因患者年纪尚尚轻,病程未久。救不必责求肝肾之虚而投补药。治疗中因新感发热,即先疏卫以退其热,热退复治其痹。亦《金匿》所谓“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而后治其痼疾”之法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