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种类型的感冒方药,留着总有用处

 巾帼 2015-04-08

小编导读

同样的药有的患者服用后疗效很好,有的却无效,这是为什么?关键要辨证论治,细分证候,对证下药。感冒也不例外,分为好多种证型,本文分享给您不同类型的感冒各用什么方药,收藏下来总有用处。

【病因病机】

感冒是因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

1.病因①外感六淫,风为主因;②时行疫毒伤人。

2.病机基本病机是邪犯肺卫,卫表不和。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①辨风寒风热;②辨不同兼夹;③辨偏实偏虚。

2.治疗原则

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风寒证治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

3.证治分类

(1)风寒束表证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加减。

(5)阴虚感冒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化裁。

【临证备要】

(1)治疗禁忌。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若风寒之候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或发生变证;而风热之证误用辛温,则有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变。除虚体感冒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2)寒热二证不显著,可予辛平轻剂。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仅稍有恶风,微热,头胀,鼻塞者,可予辛平轻剂,疏风解表,药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等微辛轻清透邪。

(3)寒热杂见者当温凉合用。若风寒外感,表尚未解,内郁化热,或肺有蕴热,复感风寒之证,可取温清并施,辛温与辛凉合用之法,解表清里,宣肺清热。并需根据寒热的主次及其演变,适当配伍,方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

(4)对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应适当兼顾。感冒病在卫表,一般无传变,但老人、婴幼儿体弱或感受时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如并发肺炎,流感的肺炎型、中毒型)的传变过程,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原有宿疾,再加新感,当据其标本主次,适当兼顾。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夹惊者酌配钩藤、薄荷、蝉蜕、僵蚕、石决明等息风止痉;夹食者加神曲、山楂、莱菔子、谷麦芽等消导之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