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19天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2-28

第一章 肺系疾病

第一节 感冒

考点四: 感冒与温病早期,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1. 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1) 感冒 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 感冒服解表药后, 多能汗出身凉脉静, 病势轻, 病程短,不传变, 预后好。

(2)温病早期 尤其是肺系温病,临床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风温初起极似风热感冒之证,一般而言,温热病病势急骤,必有发热甚至高热,温热病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 且见传变人里的证候。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1) 普通感冒 病情较轻, 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 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继发它病,传变入里。

(2) 时行感冒 病情铰重, 发病急, 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人里,继发或会夹惊夹食继发活并发它病,具有广泛传染性,流行性。


考点五: 感冒的预防调摄及预后

考点击破

1.预防 在本病流行期间,尤当重视预防,服用防治方药。治疗期间应认真护理,加强观察,注意煎药及服药要求。


2.预后 一般而言,感冒预后多良好,病程较短而易愈。如因感冒诱发其他宿疾而使病情恶化者,预后不佳。对老年、婴幼儿,体弱患者以及时感重症,必须加以重视,防止发生传变,或同时夹杂其他疾病。


考点六:感冒的的临证备要

考点击破

1.治疗禁忌 临床当辨清病邪之性质, 若风寒之候误用辛凉,汗不易出,病邪难以外达,反致不能速解,甚或发生变证;而风热之证误用辛温,则有助热燥液动血之弊,或引起传变。除虚体感冒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2.对有并发症和夹杂症者应适当兼顾 感冒病在卫表,一般无传变,但老人、婴幼儿体弱或感受时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如并发肺炎,流感的肺炎型、中毒型)的传变过程,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原有宿疾,再加新感,当据其标本主次,适当兼顾。小儿感冒易夹惊夹食夹惊者酌配钩藤、薄荷、蝉衣,僵蚕、石决明等息风止痉;夹食者加神曲、山楂、莱服子、谷麦芽等消导之品。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2017 年新增考点,注意感冒的治疗禁忌,并发症和夹杂症。

此考点的重点是辨证分型及治法, 方药,尤其是暑湿伤表证, 应重点掌握。还应掌握一些感冒的辨证分型及方药。


真枪实练

01

下列哪项不是时行感冒的特点

A.全身症状重

C起病急

B.常见痰热郁肺症状

D.易化热入里,变生他病

答案

答案与解析:B 时行感冒的特点:起病急,多流行性,全身症状重,易化热入里,变生它病,但不常见痰热郁肺


02

下列哪项不是感冒的特征

A.恶寒发热

B.呈流行性

C.头身疼痛

D.鼻塞流涕

E.喷啶频作

答案

答案与解析: B.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 流涕, 喷嚏、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其特征. 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的流行特点。


03

时行感冒的特点是

A.广泛流行

B.传染力强

C. 症状重

D.辨证属风热者较多

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D.时行感冒发病迅速,不限干季节性,病情多重,往往具有流行性,传变

迅速,治疗不及时易发生其他变证,辨证属风热者较多


04

治疗感冒风寒束表证,宜选

A.荆防败毒散

B.葱豉桔梗汤

C.荆防达表汤

D.小青龙汤

答案

答案与解析:AC。葱豉桔梗汤为治疗风热感冒的代表方,小青龙汤为治疗外寒里饮证的代表

方,所以首先可以排除BD两项。荆防达表汤疏散风寒,发汗解表,用干风寒袭表,肺卫失和等

证; 荆防败毒散全方辛温解表, 亦用于风寒袭表, 肺卫失和等证。


05

治疗感冒暑湿伤表证,应首选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答案

答案与解析:C。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感冒辨证论治的掌握情况。暑湿感冒多由夏季感受当令

之暑邪, 暑多夹湿, 暑湿伤表, 表卫不和所致。 治宜清暑祛湿解表, 首选新加香薷饮。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 宣肺散寒, 用于风寒感冒; 银翘散辛凉解表, 清肺透邪, 用于风热感冒; 参苏饮益气解表,用于气虚感冒。


06

治疗体虚感冒,其治法是

A.润燥解表

B.滋阴解表

C.益气解表

D.助阳解表

答案

答案与解析:BCD。 体虚感冒, 有气虚感冒、 阳虚感冒和阴虚感冒, 治法分别是益气解表、 助阳解表和滋阴解表。无润燥解表之说。故选BCD.



编辑:木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