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5-04-09
 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
  取穴
(1)足太阳膀胱经穴:五脏背俞穴、大肠俞、承山。
(2)脾胃大肠经穴:曲池、合谷、天枢、腹结、梁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公孙。
(3)阿是穴:腹部、腿部、腰臀部视脂肪厚度,相应选取3-10个刺激点。
   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0例,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40岁,最小11岁;体重最重者73kg,最轻者60kg。肥胖标准:按身高(cm)-100×0.9为标准体重,超过20%者称为肥胖症。本组30例全部达到肥胖症指标。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1)足太阳膀胱经穴:五脏背俞穴、大肠俞、承山。
(2)脾胃大肠经穴:曲池、合谷、天枢、腹结、梁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公孙。
(3)阿是穴:腹部、腿部、腰臀部视脂肪厚度,相应选取3-10个刺激点。
2.2 操作方法
刺入穴位得气,用针芯将丝线推至穴内(推荐一次性埋线针),把针拔出即完成1次操作。全部穴位埋线完毕后,在背、腰、腿、腹部,分别拔密排罐,留罐10min。一般三次效果明显。

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体重减轻6kg以上,达到标准体重。
有效:治疗1个疗程后,体重减轻2-5kg,且未达到标准体重。
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体重减轻不到1kg。
3.2 治疗结果
显效23例,76.7%;有效5例,占16.6%;无效2例,占6.7%。
3.3 病例介绍
患者,女,11岁,身高156cm,体重62.5kg,超过标准体重24%。于2014年坚持埋线治疗10次后,体重减至50.5kg,身材匀称,体态轻捷。

4 讨论
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胸腰部的脏腑背俞穴,可调节和振奋各脏腑机能,达健脾布津、化痰祛湿、通腑去积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分解系统以交感神经为主导,其节后纤维的解剖位区均来自胸腰部,刺激同一节段的脏腑背俞穴,可兴奋交感神经,促进消耗机体能量,抑制营养物质的摄入及吸收。脾、胃、大肠经穴,有健脾化痰、利湿通腑之效,其中合谷、曲池清热理气;丰隆健脾布津、利湿化痰;天枢调肠胃,消积化滞;足三里健运脾胃,化痰理气,通腑祛湿;腹结通腑化浊;公孙、梁丘清胃热,化痰湿,且抑制亢进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阿是穴为膏脂堆积肥厚之处,局部取穴可疏通经气,消散肥积。本组患者减肥有效率达93.3%。显效者往往在3星期后体重减轻2-3kg以上,最快者1星期可减3.5kg,减重最多者为13.5kg。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体重逐渐递减,最后达到体重标准和身材均称的效果。体重减轻不显者,上腹过凸或腰腿过粗的,亦可达到收腹、瘦腰腿的作用。另外,疗效还与对治疗的耐受力及体质有关,显效者大多保证每星期埋线1次,不怕疼痛而持之以恒;肩宽、个头大者效慢或不显;气血虚、腹部松弛过度者,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气血虚的好转,腹肌会逐渐收紧,体重减轻明显加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