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修身理论的内涵与当代意义

 剪刀土豆汇 2015-04-09
儒家修身理论的内涵与当代意义 - 小剪刀 - 以报会友

剪记:

本文剪自2009年7月31日《人民日报》,作者陈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原文:

人为了什么而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和思考的重要问题。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修身理论,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于修身的必要性。儒家认为,修身是人的一种普遍需要。“身”就是个人的生命,包括肉体和精神。人为什么要修身?因为每个人的“身”都有缺陷,或者说不够完善,通过修身可以使之更健康、更完善。修身的内容涉及真、善、美,包括智力、躯体等方面。每个人都应当思考如何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真正体现生命的本质;应当追求道德高尚,即使不能成为圣贤,也应当成为君子。这就是修身的必要性所在。从这个立场出发,儒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关于修身的方法和途径。儒家认为,圣贤或君子的境界不是一个人生下来就具有的,需要经过后天努力特别是通过修身才能达到。对于如何进行修身,儒家提出了许多方法。例如:存心养性,即通过读书等加强道德涵养,从正面提高思想觉悟;省察克治,即通过反省并改正所犯错误,从反面总结教训,以提高道德素质;更重要的是“动心忍性”,实践躬行,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练”。这三个方面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提高道德觉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实践锻炼提高道德水平。这些方法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关于修身的目的和意义。儒家认为,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或者说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这一思想源于孔子。《论语·宪问》中提到:“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这里所用的“安百姓”一词,被后来的儒家学者改为“治”字。无论“安”还是“治”,其实都是“管理”的意思。“治国、平天下”,其实就是“安人”、“安百姓”。这样,在我国古人的观念特别是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国家和天下的命运就与个人的命运、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个人的修身关乎国家和天下的命运,国家和天下的命运取决于个人的修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命题虽然直至明末才被顾炎武提出来,但其主要精神早已被几千年前的古人领会,并溶化在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中。儒家关于修身以及“治国、平天下”、“修己以安百姓”的观点,指明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可以成为我们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重要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