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 | 元杂剧

 山茶的流芳地 2015-04-10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说说元杂剧


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样式。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的角色一般包括:旦、末、净、杂。元杂剧的迅速兴起,与大元的科举制度废除不无关系。王国维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且金时科目之学,最为浅陋(观刘祁《归潜志》卷七、八、九数卷可知),此种人士,一旦失所业,固不能为学术上之事,而高文典册,又非其所素习也。杂剧之新体出,逐多从事于此;而又有一二天才出于其间,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逐为千古独绝之文字。”(《宋元戏曲考》)杂剧起于北方,而以大都为中心。在现在有作品流傅的初期作家,三十一人中,全为北籍,而大都独占十人。这样看来,元统一前后,杂剧完全发展于北方。因为它有这种地域性,所以在杂剧中所表现的北方文学的物质与精神,最为浓厚与显明。到了元代后期,杂剧南移以后,这种精神和色彩,就逐渐地式微了。


曲:杂剧中的歌唱部分,以散曲中的套曲组成,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得一套曲子,在楔子里除宾白外,只唱〔仙吕·赏花时〕或〔正宫·端正好〕等一二支曲子。演出时每本四折都是由正末或正旦一人独唱,故有“末本”或“旦本”之称。其余角色只有宾白。


白: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的宾白大致有两种解释:明姜南《抱璞简记》(《续说郛》卷十九)云:“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相说白宾,一人自说日白。”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它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又称韵白和散白。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元杂剧中表演的动作统称为科。一个完整的剧本,要在舞台上表演,专靠唱和白还不够,还必须通过动作,才能把一件故事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元剧在重要的动作和心理表演上都有记载。如:做分辨科,见孤科,把盏科,等等。


元杂剧的结构体制: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楔子,本义是指木工加楔入入榫,使之牢固。在杂剧中,它的作用有时是补充情节,有时是介绍人物,遇到有些内容不便于在某折中出现时,也可以来一个楔子。它可以在剧前,也可用在折子中间,位置并不固定。个别有五折、六折,如《赵氏孤儿》、《五侯宴》等。


元杂剧的角色:最重要的有末、旦二大类。末有正末、副末、冲末、外末、小末之分;旦有正旦、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之别。还有净,一般扮男角,有时也演女角。此外又有孤、孛老、卜儿、徕儿、邦老等等称呼,这些名词,都是社会上的普遍用语。他们都是不重要的配角,也不是脚色的名称,而是一种社会身份。孤是官员,孛老是老头子,卜儿是老太婆或鸨儿,徕儿是小阿子,邦老是强盗或是流氓。这些称呼是当地社会中的通用语言,人人能懂。


元杂剧乐曲宫调和曲词:元杂剧乐曲宫调常用的有五宫四调,即黄钟宫、正宫、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商调、双调、越调、大石调。它们所含曲子表达的感情色彩各不相同,但总体风格是慷慨激昂,与南曲的缠绵徘侧迥异,适合于表现金戈铁马的历史征战故事。与乐曲相配合,元杂剧的曲词主要用于剧中人物的抒情,有时在重要场景和关目中起渲染作用。曲词有一定格律要求押韵用曲韵,一韵到底,不转韵。平仄要求比诗词更严, 平分阴阳, 仄声须分上去;对仗有合璧对(两句对)、鼎足对(三句对)、联璧对(四句对)、连珠对(五句以上对)。隔句对、首尾对等;可以使用衬字,即曲子腔格外所增加的字,以便灵活自由歌唱,,抒情达意。



杂剧壁画(元代)




(统筹:启正 编辑:松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