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签到]——第五十二天

 水墨清欢555 2016-06-06

[考研签到]——第五十二天


We can no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s,but we can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Steve Jobs(翻译见底部)


复习重点:第七章~第八章第一节

01

填空题

1.戏文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____________。

2.早期南戏《____________》、《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哩,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3.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____________》,这出戏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4.元代南戏较著名的作品有《___________》、《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后人称为四大南戏。

5.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__________的《诚斋乐府》。

参考答案:

1.南词

2.张协状元

3.琵琶记

4.荆钗记

5.朱有墩





02

名词解释

宫调:古代戏曲、音乐名词。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官、商、角、徵、羽、变宫、变微为七声,是乐律之本。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共为八十四宫调。但俗乐多不全用,常用的有五宫(仙吕、南吕、中吕、黄钟、正宫)四调(大石、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调。元曲中一套宫调须得一定的曲牌配合,其所用曲牌大多出于金院本之大曲、唐宋词以及隋唐以来雅乐诸宫调的各曲。

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的短小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也用在折与折之间,用以衔接剧情。每本杂剧一般只用一个楔子,个别剧本也有用两个的。楔子的曲牌名多用北曲仙吕宫的[赏花时]或[端正好]。古代小说中有时也有楔子,类似话本的“人话”,通常加在故事开始之前,起着引起正文的作用。

    宾白、科、介:“宾白”指古代戏曲剧本中的说白,是戏剧演出时须注意的各种安排的术语。徐渭在《南词叙录》中写道:“唱为主,白为宾,故日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单宇《菊坡丛话》则说:“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日宾,一人自说日白。”“科”又称“科范”、“科泛”,指元杂剧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指示,如笑科、打科、见科等。“介”与“科”含意相同,但一般用于南戏、传奇中。

    南戏:是北宋末叶至明嘉靖末期,由最初的“温州杂剧”流布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地,繁衍而成的性质相类的民间艺术的总称,亦称南词。一般认为南戏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用南方方音演唱,音乐采取不太严格和规范的曲牌联套体,主要角色是生、旦,另有净、丑等,各种角色都可歌唱,形式比较自由。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元代时南戏在南方广泛流传,入明后出现不同的声腔,如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和昆山腔等,逐渐演变为“传奇”。和元杂剧相比,南戏有舒缓婉转、细腻妩媚的风格特色,后来亦为明代传奇所继承。

    昆山腔: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推动了它的发展,至明初遂有昆山腔之称。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又对它予以加工提高。昆山腔经过改革之后,曲调细腻婉转,优美动听。与余姚、海盐、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对许多剧种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大南戏(荆刘拜杀):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也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作品,又称“四大传奇”。柯丹邱的《荆钗记》写书生王十朋与妻子钱玉莲历经波折终得团圆的故事;无名氏的《白兔记》写刘知远被逼从军,入赘岳帅府,十五年后与妻子李三娘全家团圆的故事;施惠的《拜月亭》叙述蒋世隆、瑞莲兄妹及少女王瑞兰、少年兴福的种种悲欢离合;《杀狗记》中孙华的妻子杨月真设汁杀狗,使兄弟重归于好。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



03

简答题

1.试述南戏在元代的发展。

答:南戏是在宋杂剧脚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构成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所有宋代存在的民间伎艺都是南戏综合吸收的对象,说唱文学则是其叙事方式的主要来源。由于它是在其他伎艺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能兼采众长,所以能后来居上;另外,由于其他伎艺在表演上有许多地方可以与南戏沟通,使得伎艺演员也能熟练地掌握新兴的南戏,当南戏受到观众的欢迎时,他们便改弦易辙成为南戏演员。而演出队伍迅速扩大,也促进了南戏在东南各地的繁衍。

元灭南宋后,形成统一的局面。随着北方的政治、军事势力进入南方,北杂剧的影响也迅速扩展到长江以南,与南戏相汇于以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剧圈,杂剧以其新鲜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获得了南方观众的青睐。“语多尘下”的南戏,较之具有高度文学性的杂剧,显然相形见绌。南戏便一度衰落了。但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植根于南方人民群众之中的南戏,依然拥有广泛的观众。同时,由于南北两个剧种的汇聚,促进了相互的交流。另外,南戏形式上比较灵活自由,不像北曲受一人主唱和一本只能四折的限制,因而易于改编移植杂剧作品,借鉴杂剧的文学手法。随着南戏在艺术上得到提高,分唱形式的优越性逐渐显露,人们的兴趣也从杂剧转移到南戏。所以到了元代后期,转而“亲南而疏北,作者猥兴”,像高明、施惠等知名文人作家也参与了南戏的创作与改编,产生了《琵琶记》、《拜月亭》等一批著名作品,标志着元代南戏继杂剧之后走向兴盛时期。

2.简述宋元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

答:首先,在剧作的内容上,因为南戏作者的创作目的就是为了娱人,为了吸引观众,所以,南戏作品往往叙事性强,抒情性弱,而且南戏作者在剧中所表达的“情”,也不是作者个人的“情”,而是下层民众所共有的“情”。作家个人的主体意识在剧中表达得不强烈,在剧作的主要人物身上,很难看出作者本人的影子。而北剧作家,对他们来说,编写剧本既是娱乐人,也是自娱,因而北杂剧的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剧本的抒情多于叙事,剧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也比较单薄,同时剧本中作家的主体意识也比较强烈,在剧中人物身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作者本人的认识与感慨。

其次,在语言卜,南戏的曲文宾白,多口语俗语,俚俗无文采。而北剧的语言则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性,以至王国维要赞叹“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

再次,在表演方法上,南戏流行于东南沿海,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南戏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歌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不似杂剧只能由一人独唱到底。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演剧脚色可分末、旦、净三类;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而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最后,南北剧作者在身份上的差异,也带来了曲律上的差异。南戏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不像北曲的入派平上去三声,用韵上也较为宽松,体制上与北曲杂剧有所不同。南戏作者因为文学与艺术修养的限制,对宫调、平仄四声、韵律等没有专门的研究,其所用曲调为“宋人词益以里巷歌谣”,其中多为顺口可歌的民间歌谣,它所用的词调一般也是在民间流传,未经文人改造律化过的,因此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且受方言的影响,用韵?昆乱。而北剧作家熟悉声律韵律,在撰写剧本时重视曲律,在官调、用韵方面均有其规范。

杂剧与南戏产生、流行于不同的方言区,加上区域生活习俗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王骥德说:“南北二曲,譬如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王世贞则谓:“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

3.为什么说《琵琶记》是元代剧坛之殿军,明代戏曲之先声?

答:高明的《琵琶记》是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其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琵琶记》基本上继承了《赵贞女》故事的框架。首先,《琵琶记》在人物塑造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尤为突出。剧中有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的蔡伯喈,还有善良朴素、刻苦耐劳,“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琵琶记》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就,很值得我们注意,蔡伯喈和赵五娘形象的出现,说明在元代后期,戏剧舞台逐步摆脱了单线平涂的类型化的写法,注意多角度地展示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在形象创作史上揭开了新一页。其次,《琵琶记》的戏剧冲突也很有特色,这就是剧中两条线索的交叉进行、对比衔接。一边是蔡伯喈赴京之后的诸般遭遇,一边是蔡妻赵五娘在家中的多种苦难,优裕闲适的环境与人物苦闷沉重的心态,也形成了鲜明的反衬。这些巧妙的安排,使全剧包含了很广的社会内容,有助于加强整部戏的悲剧气氛,使人物性格呈现得更加鲜明。使蔡伯喈的郁闷情绪、赵五娘的吃苦耐劳的品德,都得到了充分的凸现。再次,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琵琶记》最突出的成就是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斤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五娘一线语言本色,蔡伯喈一线词藻华丽。这表明作者充分注意到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的关系。同时,作为戏剧,《琵琶记》的语言也富于动作性,不少唱词、对白能与角色动作结合,成为蕴味深厚的潜台词。

早期南戏大多出于市井艺人之手,艺术上比较粗糙,其文学性远逊于北杂剧。而《琵琶记》则借鉴和吸收了杂剧创作的文学成就,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临安感叹”、“糟糠自厌”、“祝发买葬”等大套曲文抒写人物心理的方式,可以说是《梧桐雨》、《汉宫秋》因物起兴手法的延续。到了明代,《琵琶记》更成为人们仿效的典范。就形式而言,它的双线结构,成为传奇创作的固定范式;它的曲律,成为名家曲谱选录的主要对象,也是人们谱曲作剧的直接依据;它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积淀起来的表演艺术,还使它成为演剧的典范,成为每一个演员必须学习的入门戏本;而每一种新的戏曲声腔兴起,往往从成功改编《琵琶记》等作品为开端。从思想内容的影响而言,《浣纱记》和“临川四梦”等则间接地从“动人”和载道的内在意蕴中吸取了《琵琶记》的精华。整个明代戏曲,都可以看到《琵琶记》的印痕。从这个意义上说,《琵琶记》实为元代剧坛之殿军,明代戏曲之先声。

4.被誉为“词曲之祖”的《琵琶记》在思想内涵上有何独到之处?

答:《琵琶记》在中国戏剧史上一向被视为“词曲之祖”,一方面,高明在他的创作中明确提出了“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创作思想,强调作品的社会教育作用,努力尝试把戏剧这种“小道”提升到教育工具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以他的文学修养,提高了南戏的文学品位。他以他的创作改变了南戏的粗陋,使南戏得以与杂剧、与文学史上的其他文学样式并驾齐驱,使南戏由民间进入到文人的书房。以此为标志,南戏创作迈人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思想方面,它表现出与以往作品的很大不同。虽然仍以家庭婚姻为题材,但它不再是对文人负心的批判,不再是对文人忠贞爱情的歌颂,而是通过蔡伯喈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文人“婚”与“仕”的道德反思,表达了文人心中一种普遍的人生旧惑。在《琵琶记》中,作者重新塑造了蔡伯喈的形象,使他从弃亲背妇变成了怀亲念妇,在作者的笔下,蔡伯喈是一个软弱动摇的、不能决定自己命运的文人。他不愿离开父母妻子去赴试,但在父亲的要求下,他服从了;考中状元,朝廷不许归省,牛丞相逼婚,蔡辞官辞婚均被拒绝,面对强权,他又服从了。一次又一次的妥协、服从,不但给亲人带来无尽的苦难,他本人也因此陷入深深的痛苦。它对蔡伯喈形象的这种改变,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表现贤孝,但另一方面也使剧本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如果说宋代戏文《赵贞女》从伦理的角度探讨了蔡家悲剧的原因,它则突破伦理的范围,进而对世俗追求的功名利禄、对朝廷的威权,提出了批评与思考。剧本的结尾,虽然是满门旌表,但这旌表是用父母的生命、妻子的苦难换来的虚名,我们从中读到的是忠与孝的矛盾,是功名利禄的虚幻。




你现在可能看不见未来,不知道你现在所拥有的,懂的,了解的能带领你到什麼样的境界;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你蓦然回首时,你才能将所走过的路串起来,进而发现到你之所为你,就是从这些点点滴滴所造就出来的.(乔布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