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是治疗心脾两虚的经典方剂,它以补养心脾为主,脾气旺盛则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从而令心血旺盛,那么惊悸、失眠的症状就会缓解;另一方面,脾气旺盛则它统血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那么崩漏等症候也就缓解了。因为这个方剂具有引血归脾的功效,所以被命名为“归脾汤”。 在我们身体里有没有治疗心脾两虚的归脾汤呢?下面我就告诉你。 归脾汤 方剂组成:白术、当归、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人参 功效: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 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 在归脾汤的方剂组成中,人参、白术、黄芪性甘温,可以健脾益气;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性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能消除血中的气滞,又能辅助人参、黄芪补气;甘草的作用是调和诸药。脾气壮则摄血的能力增强,血自然归经,从而消除疾病。 在我们的身体上,足三里、阴陵泉配气海穴,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主补脾气;神门穴、太渊穴配足三里,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主养心血,特别是太渊有收敛的作用,又是天、人、地三部之气汇集的地方,既养血又敛神;血海穴补血活血,功效如同当归;太白穴加太冲穴,既有木香理气醒脾的功效,又能以太冲行气之功来辅助各穴发挥作用。以上各穴结合在一起,就是身体自备的归脾汤。 太白 快速取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