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灵论诗的韵律与意境(刘聪美整理)

 虹72 2015-04-11




百灵论诗的韵律与意境(刘聪美整理)

 

百灵说:

 

最近你收藏了不少讲诗歌音乐性的好文章啊,受益!随着对诗歌音乐性的探索和实践,我真体验到李太伯讲的以音韵入意境的诗歌现象,好诗真的是有音乐场的,诗也应该有音乐性,这是常识。可惜新诗作者大都不懂这点,格律体新诗爱好者认识到这点,却偏向形式探索,而忽略了实质,忽略了艺术的天然性和个性。古典诗词论者并不强调诗的音乐美,因为这是个常识问题,而且古典诗词的成熟体式均格律了诗的音乐性,无需自创。新诗较自由,有更多的表现空间,这空间应该充满音乐!我越来越享受诗的音乐美,它不仅仅是个形式问题,更渗透着意境问题!  韵和节奏是诗歌音乐美的两大方面,韵是基础,无韵则无节奏感,无韵则无音乐美。常识往往被人忽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儿歌都押韵了,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之所爱。音乐可以通神,难道诗歌非得成为思想,不,那只是文字表意的作用,语言还有表音的作用,更何况诗歌是抒情的,情必连着音!

 

刘聪美说:

 

不强调,是因为那已是诗人们最基本的常识,古典诗歌的音乐性是天然存在的,现代诗歌本来也应该如此,可绝大部分人却走偏了。诗歌的声音里是不是已经隐含了诗的意境呢?你说韵和节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同意,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诗歌语音美运动过程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前者领导后者,而后者则辅助前者的形成和发展,互为作用,缺一不可。你讲得太好了,是这么回事!形式是为语音美服务的,死板的人为的形式反而会影响诗歌的音乐美效果。


百灵说:

 

昨天与您谈了韵和节奏的关系,总结为:韵是诗歌节奏的基础,而韵靠节奏产生美感。
今天又有一个很大的感悟:诗的音律离不开意境,离开意境只有音律,没有音乐美;诗的意境也离不开音律,离开音律根本不是诗。诗的意境跟画的意境有所不同,画的意境是意味与形象的结合,诗的意境不仅是意与象的结合,还是意与音的结合,所以诗的意境是由音、象、意三者结合产生的,如果偏重音与意,就形成以音韵场入意境的情况,如果偏重象与意,就形成以意象感入意境的情况。如果要把音韵从意境中分离出来,那就可以说:诗美是音韵和意境结合的产物。同一种格律形式的诗词,由于内容和意境的不同,会产生完全不同的音韵效果,如果意境不美,再成熟的诗体、词牌也产生不了音乐美。相反,如果不讲究音律,不追求音韵美,其意境也只是散文的意境,而不是诗的意境。这里“音律”一词偏向形式,“音韵”一词偏向诗歌音乐美的内容。或说“韵律”,大而言之,这三个词都是一样的含义。
音乐也讲意境,绘画也讲意境,唯有诗的意境是音乐、美术、文学共通的产物,或说诗的意境是音、画、意结合的产物,境界最高,最丰富。说来说去,又是常识:要想写好诗,必须讲究韵律,讲究意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