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80)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5-04-11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80)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三门源村位于龙游县北部石佛乡境内,距县城28公里。北倚千里岗山脉余脉,南接金衢盆地,村内住户基本为翁姓和叶姓,自北宋末年至南宋咸淳六年始迁居于此。叶氏家族先祖文彬公为第一世祖;翁氏为避宋朝方腊之乱,迁居龙邱三门源。全村共407户,人口1386人。

   三门源村三面环山,山涧溪流自北向南穿村而过,环境恬静秀美。建筑沿溪两岸依山势而筑,卵石巷道,粉墙黛瓦,高低的马头墙错落有致,溪水淙淙,拱桥倒映,一幅恬静山村景色。该村基本完好地保存了原有布局和结构,除村口新建房屋及溪东沿街改拆建部分古建外,村中 80%仍为明清建筑,现存明清古建60余幢,还有极少量民国建筑,古村落面积约为 43750平方米。村内传统建筑形式多样,功能齐全,装饰豪华,木雕精湛,内容丰富多彩。尤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氏建筑群为代表,是江南地区保存十分完整的砖雕门楼建筑,该建筑建于清乾隆晚期,砖雕门楼雕饰镶嵌,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内容丰富。其中嵌有二十三块地方婺剧戏曲砖雕,美伦美奂,堪称我国古代地方戏曲活化石。此外传统重要建筑还有翁氏宗祠、叶氏宗祠、明代楼上厅结构楼等。村内古民居多为三间两搭厢楼屋,马头墙,墙多为青砖砌筑,建筑间一般采用过街楼相连接。

 

 

 

                        三门源:原生态明清建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80)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我之所以要把这张片子放在首页,是想告诉所有阅读这组照片的朋友

当您推开这扇大门,轻轻拉动这古老的铜环

你会惊奇的发现,这里才是原生态的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这些明清建筑中至今还住着叶氏后人。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三门源是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坐落在石佛乡,群山拱卫于村子的东、西、北三面

一条山溪自北而南穿村而过,山清水秀,风光明媚。三门源距龙游县城二十五公里。

三门源旧称杏花村,三面环山,山涧小溪穿村而过。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村人为防盗匪,就在村口筑一道城墙,东、西、中各开一道山门,山门之下一溪碧水涓涓流过。

后来。“杏花村”也就得名“三门源”。村中古木参天,云雾缭绕,几百户人家世居在这“世外桃源”之境。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村子格局和建筑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江南民居特点,

以村东的叶氏民居建筑群尢为精致,是浙江省晚清时期建筑精品之代表,

由清朝道光年二十六年(1846)村人叶鹤天中恩贡后兴建,坐东朝西,依山而建。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原有主体建筑五幢,现存三座,门额题字分别为“芝兰入座、”“荆花永茂”、“环堵生春”,

伴有庭院、花园、池塘等,占地4500平方米。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叶氏建筑群布局严谨,造型精致,气势宏大,组合巧妙,

保持了清代中晚期江南民居典型风格。厅内的楹柱、栋梁粗壮,梁架结构独特。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藻井、梁柱、走马楼及窗棂等无不精雕细刻描金彩。

因采用天井调节信宅排水排气、改善室内采光,虽然墙高楼深,但空气流通畅,舒适明亮。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其中“芝兰入座”最为精巧,布局为三进两面三刀明堂,

为接待官府所用,内有迎客榻、鸳鸯桌、双石鼓等摆设,古朴风雅。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村边有饭甑山,海拔660余米,一峰烛立,气势峻伟。

据地质部门考证,是火山,山顶贺锥形火山口形似一个硕大无比的饭甑,云烟飘渺,

宛如袅袅而起的炊烟。顺着山路北行2公里,有瀑布从天而降,这就是白佛岩瀑布。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白佛岩海拔700米,山势陡峭,《读史方舆纪要》称要“势甚险峻,人迹罕至”。

瀑布宽3米,落差约70米,从危崖壁立的白佛岩飞泻而下,形若垂练,溅如跳珠,散似银雾。

远观凝而不动,无声无息;近看,飞流湍急,响声轰鸣。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唐朝道士叶法善曾在此修炼,岩壁数处佛龛隐约可辨。瀑布附近还有罗汉山、将军岭、仙人峰、点易洞等景。

在东北角有石船山,石船、石人形象逼真,维肖维妙。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叶氏建筑群最为特别之处是它们的门楼装饰,全是青砖砌成的重檐结构,

饰有诸如“渔樵耕读”、“八洞神仙”、“蝠(福)、鹿(禄)、寿(桃)、喜(鹊)”

和“琴棋书画”等花边图案,非常细腻,是民居中的杰作。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艺术砖雕是叶氏建筑群的精华。三座正门全以砖雕镶嵌,有楼台亭阁,

山水动物,花鸟图案。其中23方长56厘米、宽26厘米的戏曲砖雕,每块各镌一出微戏,

浮雕镂空,工艺精湛,造型生动,是罕见的衡世之珍,也是珍贵的戏曲资料。

 

 

 

三门源人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欢乐的儿童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老奶奶


[转载]【三门源】未被开发与掠夺的原生态明清建筑

三门源人非常好客,这是所有开发旅游的地方的人所没用的

我们下车寻找叶氏建筑群时,一位老奶奶主动为我们带路

在叶氏建筑内,居住着几户人家,都是这位八十五岁老奶奶的后人

老人家为我们泡茶、拿板凳,与我们聊天,自豪地告诉我们她的孙子在县里做交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