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开拓学生创造性<BR/> 思维的上乘范本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4-12
《庄子》:开拓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上乘范本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先秦时期谁的文章最好?苏轼和鲁迅会告诉你,是庄子。

  苏轼自己承认,他的文章好,主要得益于两本参考书——一是《战国策》,一是《庄子》,得益之处就在于庄子那惊人的想象力。而鲁迅呢,虽然有一段时间曾主张不要读中国的书籍,但是在庄周老师面前,他却用尽赞美之词,这对于一向喜欢批评的他,很罕见。他是这么说的:“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就是说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广博深厚,纵横开阖,挥洒恣肆,周朝后期诸子百家的文章,没有一篇能比得过它。

  一个人想要文字好,就必须在思维和想象力上没有禁锢,将来走入社会,更要如此,因为在如今这个创意年代里,想象力就是金点子,就是生存王牌。而《庄子》恰是开启想象力的一把钥匙。  

  一个人要开拓想象力,首先要有个无穷的宇宙观,你脑海中的宇宙观能走多远,你的想象力就能走多远,那么你的创意和文字才能因之走远。学习《庄子》,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他的宇宙观。尽管战国时期还没有先进的天文学,但是这并不妨碍庄子对宇宙的想象和描摹。就当时的观察范围而看,庄子笔下的宇宙观是十分骇人的:浪花能扬起三千里,大鹏能飞起九万里,而且在他塑造的空间里,飞行物的形体超乎想象的庞大,鲲鹏均能达到几千里大小。脑海中的鲲鹏能长到这么大,为什么?因为庄子没有条条框框的拘束,鲲鹏能长多大,说明庄子的想象力就有多大。

  在天文学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宇宙观远远不止九万里了,一颗陨石和地球相隔五十万公里,都算是擦肩而过,所以,我们应该多向现代天文学去索求想象力,无论学什么专业,人都要有一个宇宙概念,视野不仅只在当下,也要在茫茫太空中。我认为,一个人写文字的格局,乃至想象的覆盖面,都和他目光对宇宙的投射距离有很大关系,古今贤人都不会无视宇宙的。我们读《庄子》,就要读出这种格局。

  在对大自然做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我们再对相关现象做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细化和延伸。庄子是管理漆园的小吏,他肯定生活在一个树木成荫,飞鸟成群的环境里。因此,在他的笔下,有麻雀乌鸦的无知,有井底之蛙的自大,还有诸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小故事。庄子一生贫困,没有周游过列国,更不用说去爬雪山,看大海。然而,狭小的生活空间并没有阻碍他想象的穿透力和塑造力,他运用魔幻般的思维,动用小园子里的一切小动物和小花小草,为他的哲学代言。例如小泥沟里,拖着尾巴爬动的乌龟成了庄子向往自由的代言动物;小小的菌类,成为他剖析万物寿命的有力证据。眼前的局面很窄小,但是由此发挥出来的思维很浩大。正因为有神奇的想象力,所以庄子将周围的一切神话化、哲学化和魔幻化。

  读国学,不只是叫人懂规矩能谦逊,还让人拓展想象力,神游八极,从而激发出创造性思维。

  □黎 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