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希腊圣贤之苏格拉底

 九仙神狐 2015-04-13

古希腊圣贤之苏格拉底

来源:2015-04-10  宣讲家网

徐瑾 湖北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核心提示:本文通过详细阐释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善生的人生追求以及宁愿饮鸩而亡,而不愿苟且存活的死亡选择,让我们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光辉先哲形象。

 徐瑾 湖北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大家好!我们今天讲西方文明,主要讲苏格拉底,古希腊的三圣之一。大家知道,古希腊有三个最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弟子伯拉图以及伯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他们不但是古希腊三个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整个西方文明发端之前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活了70岁。在中国古代先秦的时候,孔子活了72岁,他有句话叫做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苏格拉底在他70岁的时候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免予刑法,但是他自己没有接受,最后甘愿被希腊城邦——雅典判处死刑,所以他在70岁的时候去世了。

一、苏格拉底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要是对于人自身的强调。西方文明的人本主义正是起源于苏格拉底这里。在整个古希腊的过程中间,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智者学派逐渐占据了一个非常大的地位。智者学派主要探讨人的德性,就是要把人的逻各斯所体现的那种理性精神,那种德性体现出来、展现出来,这是智者学派所要追求的。

但是智者学派它本身有一个什么问题?智者学派所追求的东西会慢慢地走向一种论辩术,在语言层面上论证这个好还是不好,包括和对方的论辩、争论。他们甚至于认为论辩术是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支配别人,是奴役他人的一个手段。结果我们会看到,这一定会导致相对主义。

在导致相对主义之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论辩,有一句话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哪个是对的?这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认为这个确实是不好的。他说我们要追求的德性不应通过论辩,德性应当有一个绝对的、普遍的标准。这个绝对的、普遍的标准,苏格拉底把它称为知识。他有句话叫做美德即知识,他就是反对智者派的观点

当然苏格拉底他认为,价值的标准必须从人的价值主观的任意性中间超脱出来,而追求某种普遍的、客观的道德理性。他和智者学派一样,他也是要追求一个道德理性的,但是他的这个理性不是那种个人任意式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他认为善恶、真伪、正邪等不仅仅只是人的一种价值判断,而且其自身应当有一种不变的本质,这种本质是超越于人主观的多元性的,而拥有客观而普遍的存在。怎么样把握这种善恶、真伪、正邪呢?他认为要通过人的逻各斯,经过严密的必然的推理,最后得出来对德性的普遍客观定义。所以他说美德即知识,或者德性即知识,就是这样一个原因。

并且他认为把善生作为人和社会存在的最高目的。什么叫善生呢?就是人的这一生他要追求道德上的良善,也就是我们说的追求美德。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万物都要向善,并且指出了没有人是愿意或者说故意为恶的。为什么?因为他作恶的原因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别人强迫。为什么会去作恶?因为他缺乏知识,缺乏关于德性普遍的、客观的知识,所以他作恶了。

但是没有人是愿意作恶的,这是苏格拉底的一个想法。而且他从这样一个目的论的世界观出发,每个人都是以追求美德为这一生的目的,叫目的论的世界观。强调的是什么?强调无知之自觉。什么叫做无知之自觉?讲的是你首先要承认你是无知的,你要追求什么?就是要追求有知。追求什么有知?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从而达到有知。所以应该是无知之自觉。

当然这是戴尔菲神庙里的一个故事,就是有人在神庙里面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就说这个不对,我怎么能够是这个样子呢?他想我一定能够找到比我更聪明的人,能够找到关于美德的知识等等,他就去问别人。但是他发现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是只有他自己觉得,只有苏格拉底自己觉得我是没有知识的,我的知识很缺乏,所以我要不断地求知。最后他在戴尔菲神庙里得到启示,为什么说我是最聪明的?因为我是最感觉到自己无知的人,苏格拉底想通了,其实就是一个最谦虚、最愿意学习的人。而这样的人就是最有智慧的人。因此他说了一句话,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这个知识还包括要认识你自己,要认识你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不断地学习。这一点和孔子也是很像的,孔子经常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要诲人不倦,要学而不厌,要不耻下问。这个和苏格拉底讲的是很像的。

苏格拉底的一生和孔子也很像,都是述而不作。他一生就是讲,但是他不写,跟孔子也很像,孔子一生也是,他不断地跟他的弟子讲一些人生的道理,但是他没有专门的写书。所以《论语》是他的弟子在孔子去世之后把它写出来。孔子去世之后,因为大家都自愿的为孔子守孝三年,孔子虽然不是他们的父亲,但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守孝三年。在这三年的过程中,就把老师孔子跟他们讲的这些话一条一条的写下来,所以就有了《论语》。而苏格拉底的这些著作,主要是从他的后人,作为他弟子伯拉图的记述,从这些著作中能够看出出苏格拉底的一些思想。

  他首先反对辩论术。普罗塔哥拉有一句话讲的非常好,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东西、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尺度。一方面它凸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凸显了人的主体价值性。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对于人的这种主观的认识,主观的感觉,就产生了分歧,而每个人的主观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花好月圆。一般的人看到花好月圆会很高兴,一种自然的美,一轮明月,一月立天,天心月圆,华枝春满,很漂亮,这个人都会感到很高兴。但是另外一个人可能感到不高兴,为什么?因为他刚失恋了,以前是在花前月下窃窃私语,现在触景生情,这样的一个花好月圆反而令他感到非常悲伤。这就是一个同样的事物,但是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这种主观感受性说明什么?产生了一种相对主义。你到底认为这个花好月圆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就是相对主义。

你认为好还是不好,通过辩论,你认为好,我认为不好,通过辩论最后得出来哪个辩论赢了就认为哪个是真理。苏格拉底认为这个东西是不好的。怎么不好?他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强者正义论。有的可能是他学术上,或者是他的地位,他的名望,他的学识上面更强更高,所以他说的后来让别人没有办法驳斥,最后别人都只有同意他。但是这个究竟是不是一个真理?不一定。因为论辩的时候,有的是在公众场合论辩,有的论辩的时候可能能够顺从大众的喜好,用一些巧妙的言词来取悦于人民,从而能够让听众或者说对方信服。

通过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是不是大众喜欢、对手信服就一定是真理呢?苏格拉底说这个不是的。智者学派的人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无知的。你想,他要做论辩,他做辩论的时候怎么会承认我无知呢?我无知,我不行,我听你的。这个不可能。论辩的意思就是我知道的最真切,你的不对,一定要把你驳倒。苏格拉底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这个是不对的,智者派这个绝对是有问题的。

人应当首先承认自己无知和谦虚,然后再去追寻关于美德的知识,这才是一条正确的、好的道路,而不是通过论辩,以取悦于大众的好恶,或者以强词夺理等等其他的技巧使对方信服。

对于这样一个德性究竟是什么?苏格拉底首先要探讨的是有没有一个客观的价值标准。他认为人的能力、优秀性及人的德性的意义不能像智者们所追求的那样,只是取决于个人的自由意志与社会的评价标准。它不是取悦于那种大众的,而应该超越于这种现象的外在激励,而应当去追求一种内在的本质上的根据。

首先他谈到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物,苏格拉底说的很清楚,人为什么是人?是因为人的灵魂机制。他说植物、矿物、很多无机物它是没有灵魂的。但是说动物和人都有灵魂,人的这个灵魂的机制和一般的是不一样的。

他认为人的灵魂有生命和理性两种机制。一种生命是所有原理、所有生物都有这样一种原理,动物生命的机理它是有的。但是人还有一种机理是理性的机理。理性的机理是什么?就是人之为人的固有的本性。因此,如果你要有德性的话,就要对人的理性的灵魂操心。所以说这是苏格拉底一开始就是这样呼吁的,他说人们,你要对灵魂操心,但是人的灵魂主要有理性,你要对理性操心,你不要老想着其他的一些东西。你要对你那个精神操心。对你的理性,对你的精神操心你才可能有德性。这是他讲的非常好的这样一句话。对灵魂操心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就是要采取有理性的行动,依据理性的原则而生活,所以这就是充分体现了后面亚里士多德的纯粹性,体现了苏格拉底关于人的德性的理解。这和智者们的德性是根本不同的,智者们就是一种优秀性,让别人信服你,把别人驳倒,让对方信服,把自己的这样一个定位、能力展现出来。

苏格拉底讲的是什么?主要是对人的理性、人的灵魂、人的德性的一个客观标准的确立,只能够为德性去奋斗。当然对于这样一个德性的话,苏格拉底,因为他和后面的伯拉图、亚里士多德不太一样的地方,他在探讨的过程中,他没有把究竟什么是德性做一个非常抽象的归纳,但是他论辩了很多的德性。

比如说有一个智者教育的思想家,叫美诺。美诺在回答苏格拉底的德性是什么的时候,他列举了很多德,比如说男人的德性、女人的德性、老人的德性、小孩的德性,自由人也有自由人的一个德性等等。

但是苏格拉底他所追求的这样一个德性,它不是一般具体的德性,因为他需要得到的是一切德性中间的那个共性(共相),就是共同的那种本质性的特征。但是这个共性(共相)这个概念,后来在他的学生伯拉图那里上升为一种理念。伯拉图认为现实事物是理念的分有,而最高的理念是善,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对善的追求。

因为苏格拉底能够从一些普遍的、客观的德性中间跳出来,去追求某种客观真理,或者客观德性,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比如说男人的德性,男人就应该勇敢,应该有责任心;女人则应当持家;老人应该怎么样,小孩应该怎么样等等。但是在苏格拉底看来,德性应该是一种共同的本质,而这种共同的本质是关于人的理性的,当然苏格拉底本身来说,他没有对究竟什么是德性做出非常确切的定义。但是他把一些德性做了很多的探讨,比如说在当时古希腊的德性里面,比如说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还有虔诚、敬仰、尊敬,对这些德性他都做了非常好的一个把握。从这个里面,对这种德性的把握之后,他说当你了解这些德性的内涵,以及你应当做什么之后,那么没有一个人是愿意作恶的,你之所以愿意作恶的原因是因为你缺乏关于什么是德性的知识。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的话,和后面西方文明讲的自由意志是不一样的,包括伯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每个人做恶是他自己的事情,他举了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有关于德性的知识,但是他还是做了没有德性的事,做了邪恶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他不是缺乏德性,而是因为欲望,或者说因为其他的一些纷扰。但是他做这些事情是他自己选择的,而选择就说明他是自己自觉自愿的去做恶的,那么就和苏格拉底讲的没有人是故意做恶的这一点就区分开来。

二、苏格拉底的影响

苏格拉底、伯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有一个目的论的世界观。什么叫目的论的世界观?他认为这个世界是有某种目的的,包括人,包括这个社会、城邦、自然宇宙都有某种目的,而这种目的是什么?他认为就是达到善。

这也正如亚里士多德讲的,万物都有一个向善的本性。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不一样的是,苏格拉底他主要是从目的角度来把握这个世界的,因为亚里士多德提出来一个四因学说,万事万物可以归结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这里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要建一座房子,其中木块、石料等等这些是质料因,它们是建造房子必不可少的物质性条件。但是房子的形状,最后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形状呢?这就是一种形式因,不是一个质料因,而建筑师和设计师就是动力因,而最终建造房子的动机就是目的因,就是你建了这个房子要干什么。当然后来亚里士多德就把这四个因归结为形式与质料。质料是最基础的,而形式就包括他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房子,这个房子要干什么,也包括由谁去建,所以就把它变为两个因。

苏格拉底他主要是从目的因来把握这个世界的。他认为在这个里面最重要的是你建成了这个房子要干什么,所以他认为这个目的因最重要。所以说在苏格拉底的世界观里,万事万物,包括宇宙都有一个目的。有形式、质料、动力、目的,目的是最重要的,而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要成为一个最佳的状态。什么叫做一个最佳的状态?就是善,要成为一个善。当然最好的那个善的状态,这就是万事万物所追求的。

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目的论的世界观也意味着每个人要追求的是关于善的终极的知识,这就是人一生的目的。比如说当时他谈到宇宙与天体的时候,他认为天体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是个圆的?它为什么要按照这样来运动?是因为天体遵循的是一个最好的状态,这就是最和谐、最美好的状态,他认为这个状态就是一个善的状态。

那么落实到人来说,我们每个人要追求的是什么?就是一种最好的状态。最好的那个状态就是每天做有道德的事情。但是什么是一个有道德的事情?它主要是依据理性来判别。我们在这个里面看到,苏格拉底曾经呼吁雅典的公民,他说真正美好的事,不仅仅只是活着,而且要活得好。但是这个里面的好是指什么?不是说你要吃更好的,穿更好的,住更好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它不是那个好。它讲的这个好是不仅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美好。活得美好、正当,这个好其实就和善是一样的,你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这样一个善的。所以这个好,我们可以看到就是good  or  badbad就是坏,good也可以翻译成善。goodor bad,可以翻译成好与坏、邪与恶、正与邪。人一生的目标就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善行的目标。但是关于善行的一个追求,还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你为什么要追求一个善行?因为你的幸福和善相关。

 每个人都要追求幸福的权利,幸福必须与善行是相关的。而善行是需要理性思索的。在现实生活中,苏格拉底的善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不顾自己的贫穷与误解,把他一生的全部用来探索关于人的德性的知识。苏格拉底本人据说长的比较丑陋,长的不好看。他的妻子非常凶悍,苏格拉底这个人追求德性为本质,所以他的心态是非常好的。他每天出没在雅典的广场、市场、竞技场、剧场等人员集中的地方。为了干什么?与任何人以问答的方式对话,以探讨人的德性问题。虽然他其貌不扬,但是很多人都是拥护他的,都是佩服他的,都以他为老师,因为他的知识是最好的。

最初他这样一种问答的方法,他自己称之为一种催生术,他叫助产术,他说我现在要讲的这个东西是为了从你的思想中间引出来你自己对善的理解,而不是说我现在要把我的思想强行的灌输给你,所以他用问答的方法。

比如说你觉得这个对还是不对,然后他相互探讨。当然这个里面不是智者论的诡辩论,我非要用我的观点把你驳倒,然后我就觉得地位怎么怎么样,他不是的,他是为了增进人们的一些知识。增进这种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对他人,然后让他们达到对德性的一种自觉的追随,让这个人明白追寻德性是最好的。所以他认为每天探讨德性是最高的善。如果你没有经过这种反思的人生,那么你这个人生就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这是苏格拉底他本身的这样一个想法——每天要探讨德性。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的心态好,也有一些小的故事。有的时候他在广场上面跟别人对话,或者说做一个演讲的时候,他的老婆跑过来可能给他一瓢冷水,说不要在这儿乱讲了,回家去做饭或者怎么怎么样,当然有一些这样的笑话。但是苏格拉底的心态非常好,没有关系,那就回去。他结婚了,住在一楼的时候他很高兴,别人就说一楼不好,楼上经常有人丢死老鼠下来,而且别人泼脏水,这个有什么好呢?苏格拉底说这个蛮好,住在这儿,我上街就直接去了,我不用下楼了,这个挺方便的。后来因为有一个老人有残疾,住在六楼,我说我这个不好,想跟你换一下,苏格拉底就跑到六楼去住了。但是还是很高兴,别人问他你怎么还高兴呢?他说六楼视野很开阔,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且上上下下还可以锻炼身体。他心态极好。

苏格拉底追求德性、美德,而且是身体力行。他经常讲一句话,决定你是否幸福的不是外在的环境,而在于你的心境。决定你的幸福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你心里面的那个境界,就是心境。中国的传统文化讲一句话,境随心转。外在的环境随着你内心的转变而转变。什么叫做随着内心的转变而转变?主要就是苏格拉底讲的,你的内心是要有德性的,那么你的心就不会被外在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转走了,而能够让外在不好的东西随着你心的改变而改变。

同时,苏格拉底在探索这种德性知识的同时,他还身体力行的把他的一些道德的理念融入到生活之中,当然这个跟孔子是相似的。孔子也是一方面教育,另外一方面实践。苏格拉底一生只有两次参加过雅典的政治事务,而这两次都是由于他感到现实的政治事务是不正义的,所以他冒着被牵连的危险,拒绝施行。虽然他个人的力量没有办法改变这样一个不公正的事态的结果,但是他用他的这样一个道德立场体现了一个公民的正义勇敢。

苏格拉底和孔子不太一样,孔子他颠沛流离,跟苏格拉底一样,他非常出色,以追求德性为最高的目标,追求仁义。但是苏格拉底基本上一生就在雅典,而且他以遵循雅典的法律自己的依仗。但是孔子他是鲁国人,他想为鲁国做事,但是鲁国不允许。鲁国当时比雅典还更糟糕,雅典它有一个强大的城邦,有一些法律,但是对于人民的统治是不太好的。而鲁国它相当于四分五裂一样,它有三家大夫,季氏、孟氏、叔孙氏等等。三家大夫把持着鲁国的朝政,加上君,四股势力,孔子在中间很难把持好。孔子虽然50岁做官,但是过了三年就不行了,得罪蛮多人,没有办法就走了,从55岁周游列国13年,到68岁返回鲁国。当然返回鲁国之后,他的夫人去世了,在70岁的时候他的儿子去世了,最好的学生颜渊也去世了,72岁他自己也去世了。

苏格拉底他一直在雅典城,但是它最终不是像孔子那样老死的,而是因为饮鸠而死,喝毒酒而死,被判处死刑了。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当时他的罪名,一方面是不敬神,另外一方面是散布了一些,用现在通俗的说法是对统治不利的一些东西,再加上不敬神,因为他是一个思想家,他反对那种愚昧统治,他不敬神。由于这两个原因,再加上他的一些反对者,于是就精心炮制他的一些罪名,说苏格拉底你犯了很大的罪,现在我要把你判处死刑。

判处死刑怎么办?判处死刑的时候,在量刑申告的时候,他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什么叫做量刑申报?就是他虽然判了死刑,但是苏格拉底他还有一个申辩的权利,我认为不对我就身边。但是苏格拉底他本身认为我根本就没有罪,如果我认真的申告对自己的刑法,也就首先意味着我承认我自己有罪,因为有罪,我认为你这个量刑不当,所以说我必须要申辩。但是苏格拉底认为我没有罪,不仅没有罪,而且我对雅典城邦是有功劳的。在这种情况下,但是他不能不申告。他为什么不能做这样一个量刑申告呢?因为这是雅典的法律。

因为我们刚才讲过,苏格拉底是非常强调理性的,而整个古希腊最终产生的是法律是最高的,就是没有人能够凌驾于法律至上,这一点和我们传统中国的人治,和皇帝是天子这个观念不一样,它是法律是最高的。在这样一个法律是最高的情况下,允许你申告,而且你必须要做量刑申告的时候,苏格拉底不能不申告,如果不申告就是蔑视法律,或者说违反法律。这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个是不正义的。而他一生追求的是正义,是德性。于是他这个时候采取了自己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既按照法律的程序提出了自己的申告,同时又在申告中间说自己这样一个量刑,自己的申告与刑法无关,反而说我对雅典城邦是有贡献的,是有功劳的人,从而维护了自己一贯的立场。

这个申告就是著名的《关于在国立迎宾馆里赐给他国宴的申告》。当然这样一个申告,让众陪审员感到很愤怒,你藐视我们,你不仅说我们判的量刑完全是错的,而且自我标榜等等。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触怒了陪审团,最后定的就是死刑。但是定了这个死刑之后,他的学生,因为他是一个很出色的人,他有很多很好的学生。他的学生就买通了这样一个看守,甚至还安排好了到国外逃亡的地方,逃到雅典之外去,我们买通了关节,全部都打通了,并且派他的弟子克里托进入到狱中跟苏格拉底说,我们现在什么都安排好了,只要你现在答应,我们立刻就走。怎么逃亡,细节全部安排好了,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苏格拉底根本就不去,当然还有一点,苏格拉底如果当时在量刑申告中承认自己有罪,也不会被判处死刑。假设他一个很富有的人,你可以出财产,出多少钱也能够使你的罪过减免。但是苏格拉底说我没有任何罪如果逃跑的话,首先就说明我有罪,反而不就说明了我有罪,我有罪害怕死亡,所以我只能逃跑。这是苏格拉底的想法。

同时他认为我逃跑是对雅典法律的蔑视,对雅典城邦的不正义。法律是最高的,他判处了你的死刑,你怎么一下跑掉了?如果每个人都学我这样,如果我判处了死刑,我就把几个关节的人买通,然后我跑掉,那么这样一个雅典的法律还有什么权威性呢?第三点,我如果跑掉的话,我用不争议来对抗不争议。这不是一种德性。虽然即使对方对我行了不正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虽然那些大陪审团的人对我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不正义的,但是我不能以不正义的手段逃走,越狱来对抗这种不正义,这不是一个有品德、有道德的人所追求的。所以苏格拉底最后选择在狱中等待死亡,最后饮鸠而死。

当然在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苏格拉底他的精神是很不错的。苏格拉底本身还有一句话,要对灵魂操心。在他弟子的影响里面,他的一些思想对伯拉图的影响,他谈到人的灵魂是否不朽的问题。他认为人的灵魂是可以不朽的。虽然没有像伯拉图那么坚定的相信人的灵魂是转世的,是轮回的,是可以不朽的。但是苏格拉底基本上还是认为灵魂是可以不朽的。所以他不能够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放弃对德性的追求,他最终用死亡来捍卫了正义与德性。当然苏格拉底的死,这是西方文明史上非常著名的死亡案件之一。

三、苏格拉底的影响——小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的死在古希腊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耶稣去世。耶稣的死和苏格拉底的死具有非常强烈的伦理道德的意义,这两点影响了整个西方现代社会的。

苏格拉底这样的一个思想,他主要是对德性的追求。这就奠定了整个西方后来的一些德性主义的传统,比如说西方,包括亚里士多德到伯拉图,一直到德国古典的康德,包括当代的到麦金太尔等,他们都是强调你要追寻的是灵魂中间的那个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对德性的追求,也就是善生的理想。包括在康德那里,他讲人是一个理性的动物,这句话和苏格拉底讲的人的灵魂里面有生命和理性两种机制,而理性这个机制是人所独有的。

康德首先就探讨人是理性动物,然后把这个作为前提,然后再探讨什么是道德。他认为道德就是顺从理性去行动。而康德的这句话和苏格拉底的这句话几乎是一样的。苏格拉底认为这样一个德性是什么?就是按照理性的法则去行动,这个就叫做道德。

什么是一个理性的法则?当然苏格拉底在这个里面没有说的这么抽象,他谈到很多德性,我们要生活的好,为灵魂,为理性操心。最终他认为提出善生的理想,不仅个人要和谐,状态要很好,而且要能够达到整个城邦的和谐状态。这一点后来为伯拉图的理想国奠定了一个基础。但是在康德那儿,他和苏格拉底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苏格拉底谈到了这样一个德性,比如说审慎、勇敢、节制、正义、虔敬等等。但是他没有做一个非常抽象化的提升。

在伯拉图这里提升为一个理念,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提升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而在康德这里,他把它提升为一个纯形式的道德律。他认为德性就是按照理性去行动。这样一个理性的法则是什么?只能是一种纯形式性的东西,就是亚里士多德讲的形式性的东西,比如说应当这样行动,能够让这样一条法则同时成为一条能够普遍执行的原理。他没有一些经验性的内容,但是你可以把它放进来。这是苏格拉底他对整个现代西方或者整个西方的文明是有非常巨大的影响的。

他是古希腊里面第一位最伟大的思想家。尤其他是在戴尔菲神庙讲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以及苏格拉底之死,他对于整个西方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当然这一点有点像孔子,孔子也是述而不作,但是后来一直被后世伟人所敬仰。当然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饮鸠而死之后,他的追求和人格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会非常钦佩他,知道这个判决对他是不公正的,但是他不申辩,而且不逃跑,最后为了追求一个灵魂的德性,甚至于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因此他的信奉者在苏格拉底去世之后,以苏格拉底的人格魅力和他的追求为理想,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学习和发展他的思想。这就是小苏格拉底学派。

但是这样一个小苏格拉底派,当然也有很多,但是真正一个非常出名的,能够把苏格拉底的思想完全发扬出来的人是伯拉图。

有这样一个故事,苏格拉底有一次说,跟他的学生说每天坚持甩一下手能够锻炼身体,每天坚持甩100下。到了第二天他就问你们有谁坚持了?所有同学都坚持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信奉苏格拉底。他的学生也很尊敬苏格拉底。过了10天,他问有多少人还坚持甩手?只有一半了。过了一个月之后,还有多少人在坚持每天甩手锻炼身体?那就很少了。过了一年,苏格拉底再问你们谁坚持了每天像我说的甩手甩100下,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伯拉图。

我们首先来讲一讲,伯拉图和苏格拉底它本身思想上的不同。因为伯拉图,他受苏格拉底影响最深的是追求品德。我们刚才讲苏格拉底对很多的友谊、虔敬、勇敢、正义等等都做了探讨,也就是德性。但是在伯拉图这里把它抽象出来,抽象出来四个德性,对于理性的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而且他抽象出来之后,他对灵魂的分析比苏格拉底更深刻,或者说更深入一些。他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一个是理性,理性对应的是智慧。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也是这样,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理性是最高的,它对应的那个品德或者德性叫智慧。

接着就是激情。他说人的这样一个灵魂里面有激情。激情对应的品德是什么?勇敢。有激情,但是不是鲁莽,不是乱来,是勇敢,这个就叫德性。还有欲望。人的灵魂里面还有欲望这个东西,欲望这个东西对应的是节制。这就是伯拉图他把人的灵魂做了三个划分,他不像苏格拉底划分的很笼统,生命的机制和理性的机制。而是把它划分为理性、激情、欲望这三个部分。因为这三个部分对应于三种德性,也就是智慧、勇敢、节制。如果智慧、勇敢、节制和谐在一起就叫正义。这种和谐的状态就是苏格拉底所追求的那种善的状态,一种善生的理想。这是伯拉图和苏格拉底不一样的地方。

当然苏格拉底他自知其无知,一生以追求什么是品德或什么是德性为自己的一个目标。但是他没有做一个非常纯粹的抽象提炼,他没有纯粹的提炼出来究竟什么是德性,但是他现在提炼出来了,在伯拉图这里。他把它提炼出来叫理念。理念是我们所说的苏格拉底讲的共象,所有这些东西的那个共有的本质叫共象。这样的一个共象叫理念。比如说伯拉图他认为,我们刚才讲白马、黑马、黄马,有很多马,他说这些都是个别的东西,在这个个别的东西当中能够抽象出一种理念,叫马。比如说做个定义,四条腿,长什么样子,蹄子是什么样子的,这个东西叫做马。只要是符合马这个理念的一切动物都叫马。伯拉图认为马这个理念是最本质的。

同样的道理,比如说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包括友爱、公正,还有审慎、虔敬,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美德,他说这都是一种德性,但是有一种德性,最好的那个德性就是善。这个东西是对它的一个分有,他最后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一层一层向上走的。什么叫向上走?就是有一个最高的理念叫善,有的是对善接近的那个理念,就是对善分有的东西更多一点。但是万事万物都是对善理念的模仿和分有。所以他说万物都有向善的本性。但是这个万物都有向善的本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又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但是亚里士多德这里又和伯拉图和苏格拉底不一样,他用了一个形式与质料。他认为万物都是从形式到质料的运动,从质料到形式的运动,而最终要达到那种纯粹的形式。正如苏格拉底、伯拉图、亚里士多德经常举的例子,矿物它是没有灵魂,无机物它是没有灵魂的。但是植物有它植物性的仅仅只有生命机理的那种灵魂。而动物的灵魂里面比植物又高一些。

而人比动物又更高一些,因为人有理性在灵魂里面。比人更高的是什么?就是神,那就是纯粹的理性。当然这样一个序列的比对,并不是像希腊神话那样,它是一种理性的记录和思辨的考虑,它是一种理性的推理。纯粹的理性最高的就是神。在苏格拉底那里他还没有完全的能确认或者确信人的灵魂是不朽的,而到了伯拉图这里,伯拉图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灵魂一定是不朽的,当然也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有关。

苏格拉底主要是对智者学派的反驳。而在智者学派同时代或者更早一点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探讨宇宙的和谐、自然的和谐,当然对苏格拉底有影响,但是它更多探讨的是灵魂,认为人的灵魂是可以转世的,是不灭的,他的这个思想对伯拉图影响很深。所以说伯拉图在苏格拉底对灵魂是否不朽,不是非常确信的情况,他用他的理念说,他的回忆说,确认为这个灵魂一定不朽。当然在亚里士多德这里,他认为人的一个纯粹的理性,一个分有,他这种沉思的活动是对于神性活动的分有,他没有完全指出来灵魂一定是不朽的,但是他认为理性是一个最神圣的东西。而且对于理性沉思的追求就是神学。

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格拉底本身在伯拉图之后,包括亚里士多德,他本身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苏格拉底他在生活当中追求德性的过程中,苏格拉底并没有对其探索的对象进行一个理论上的界定。我们刚才反复讲,苏格拉底他确实已经说出众多的德性现象中间有一个共相,但是有时候也把这个相状、共相称之为实体。但是苏格拉底无法明确的对这种存在以及这种存在与现象诸形态的关系做出理论上的阐明。这是第一点。当然后来就把这一点做了一些修正。

其次,苏格拉底他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正反对立的区分。但是他缺乏对第三种现象存在的一个足够的认识。比如说他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在相互对立的现象之间做区分。但是他对于那种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的,有某种中间的第三种现象他没有做出很好的区分。比如说对于很多现象来说,我们不能够认为对人的判断说他如果不是好人就一定是坏人,这个肯定不行,我们也不能说对于这样一件事物如果它不美就一定丑。但是苏格拉底对于这个东西没有探讨的很多,这是对他第三个现象是一个问题。

第三种现象在现实中间可能还有很多的存在。而苏格拉底虽然在他的一些对话里面也偶尔有所提起。但是苏格拉底本身对于这种现象,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对这种不丑不美、不善不恶、不正不邪的中间状态他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最后是我们反复讲的,苏格拉底对灵魂的认识,真的是不彻底的。虽然苏格拉底呼吁什么对灵魂操心,人们有时候也称苏格拉底为最早的灵魂的发现者。但是他对于灵魂是什么,理性、激情、欲望、意志等等,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他没有做出一个非常清晰的说明。

当然总体来说,苏格拉底当时的一个思想受到了古希腊灵魂观思想的影响。我们说过当时古希腊有很多的灵魂观,他们认为灵魂就是一种原子。这种原子它不是永恒存在的,比如说人死之后的灵魂,作为一个原子可能会维系一段时间,但是最终它会消灭,会泯灭,泯灭就是什么就没有了。包括我们在讲神的时候,他说神的灵魂或者神本身是由原子构成的,它可能会维系很长时间,但是最终还是要泯灭。这是一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有其他的一些神秘主义学派,他认为灵魂本身是可以轮回的,是可以转世的。当然在灵魂与之间古希腊通常的一个认为,认为肉体是高于灵魂的,或者说这个灵魂寄居在肉体里面的状态,比死之后灵魂单独的状态更好。这当然也是对西方文明后来影响很大的这种思想。

我们看在《奥德赛》里面,其中有这样一个事情,比如说在特洛伊战场上战死的半人半神的阿喀琉斯,即使他是半人半神,但是他死去之后,他遇到了奥德修斯脱离肉体灵魂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他说奥德修斯啊,千万别想到死。即使在皇权的国度当上死人的王,即使在阴间里面当一个死人的国王,也不如活着做一个既没有充饥的粮食,也不拥有耕耘土地的农奴。这个里面就高度概括了古希腊肯定现世的世界观。所以在这一点上,这就是它对于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

当然后来在《荷马史诗》里面的这样一些描写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说当时战死的英雄帕多罗克罗斯的亡灵,到战友阿喀琉斯枕头边上的时候,阿喀琉斯让他靠近一点,让他伸出手,但是帕多罗克罗斯的亡灵却如一阵烟雾消失于地下,只发出幽微的喊声。这里面都说明整个希腊文化它对人的现世是非常肯定的,而不肯定后世。当然这就是对苏格拉底的影响。苏格拉底他对灵魂观有认识,要对灵魂操心,但是他的灵魂究竟怎么样,他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说法。

当然后来苏格拉底之前,在同时期当时也有其他的一些思想,比如说当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学派,叫奥尔菲教,比如说奥尔菲教在当时,他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是可以复生的。而这个灵魂会复生,可以再生。

我们可以看到和中国古代很像。包括我们讲原始崇拜里面的,讲道教的,如果是一个英雄战死了,或者是对国家有功的话,他就升天做神仙了。也有可能说你的灵魂三魂七魄,你的魂魄会到山林里面去,或者到哪儿去,当然很少有说人死之后灵魂就没有了的。而在奥尔菲教和当时再生的思想里面,他认为人通过某种脱离了肉体的癫狂的状态,可以寻找到或者说能够使灵魂与肉体分开,这就是一种神秘主义学派。但是神秘主义的学派和毕达哥拉斯的学派结合,后来就产生了坚信灵魂一定不朽,可以转世的这样一些观点。

当然这些观点,苏格拉底不是没有接触,但是他无法肯定。他说一方面可能灵魂迁居,另一方面可能是永远的睡眠。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有奥尔菲教的这些理论,它后来对伯拉图是产生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影响。但是这两种思想,一种灵魂的泯灭,一种灵魂的迁居,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一直到对基督教的影响。比如说在毕达哥拉斯学派里面认为,它认为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由于肉体玷污了灵魂,使灵魂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而人在现实世界中间,如果是用肉体的感觉器官就无法达到对世界真正的把握。因此,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对灵魂进行净化的修炼,以使灵魂在人死之后脱离轮回,回归永生的世界。这个思想跟佛教思想很像。你要有一种净化,能够脱离这种轮回。

当然对后世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是你必须对灵魂操心,你必须信仰上帝,最后你能够通过信仰脱离这个轮回到天堂,否则的话你就会下到一个地狱。这是一种影响对整个西方。当然苏格拉底认为灵魂可能是永远消散的,或者是永恒睡眠的这种观点,对西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整个古希腊思想里面。现在西方很多人他不相信有上帝,不相信有来生、后世等等,从这个里面就进入到了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或者叫物质主义。包括我们讲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时候也是这样。德谟克利特认为这个灵魂就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一样泯灭,不可能存在不朽的灵魂,也不可能有什么轮回、转世等等。

所以说我们在这个里面可以看到,我们从对苏格拉底对美德的强调,对灵魂的操心,以及他的灵魂观上的一些犹豫和一些不清晰,以及对美德定义上的不够抽象,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苏格拉底的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