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是什么?我曾经在书籍里寻求,曾经在诗歌里寻找。但是一直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我知道,童诗是诗,具有诗的所有一切的艺术品质。我更知道童诗属于儿童,多了轻巧和灵动,多了玲珑和自然。在平时的阅读中,我好像能够读懂了一些,也好像明白了一些: 童诗是一颗童心 心 金子美铃 妈妈是个大人 老大,老大的 可是她的心,却很小很小 因为妈妈说,在她的心里 装进了一个小小的我 就再装不下任何东西 我还是个孩子 很小,很小的 在这样的诗歌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孩子最透彻的心灵,是一个孩子对世界的稚拙的看法形成了童诗特有的美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真甜美的童心世界: 童诗是一种情趣 做 游 戏 詹冰 “小弟弟,我们来游戏。 姐姐当老师, 你当学生。” “姐姐 ,那么, 小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相信读着这样的诗,每个人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的。诗人直接选取了孩子们游戏的语言,在笑声中,却又引发人们的思考,像这样举重若轻的文字,出神入化的表达,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童诗是一种想象 星星 (芬兰)索德格朗 当夜色降临 我站在台阶上倾听; 星星蜂拥在花园里 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 你别赤脚在这草地上散步, 我的花园里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这样的诗描绘了在静静的夜里,让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花交映在一起。孩子在倾听、诗人在倾听,我们在倾听,倾听那星星落地的声响。我们不由惊叹:短短的七行辉映出一个美丽的华章,让我们反复回味,直至口齿留香。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情怀,真是让我们感受到童诗世界的晶莹透彻,美妙绝伦的。 童诗是一种节奏 跳 米尔恩 有只知更鸟去了 跳呀,跳呀, 跳呀,跳呀,跳。 无论如何我要告诉它: 走路别这么跳呀跳。它 说它不能停止跳, 如果它停止跳, 它就啥地方也去不了。 可爱的知更鸟, 那就啥地方也去不了…… 这就是为啥它走路 总是跳呀,跳呀,跳呀, 跳呀,跳呀, 跳呀, 跳。 看呀!那只知更鸟,正在不停地跳呀,跳呀,跳呀跳!短短的诗行,跳动的音节,字字句句在跳。知更鸟在跳,星星在跳,孩子在跳,整个世界都在跳呀。谁不会跳,谁就不会飞。谁不会跳,谁就没有生命的张力。读着这样的文字,你怎么不和知更鸟一起跳起来呢?童诗不正是一种快乐地歌唱吗? 童诗是一个画面 林中月夜 金波 溶溶的月光 像银亮的春水 洒在每一片绿叶上 闪着耀眼的光辉 叶子一动不动 做着恬静的梦 梦见月光化做露珠 一样的晶莹 一样的玲珑 在晨风中摇落 一滴滴 丁冬 丁 冬 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营造了一个纯美的意境,月光如水,在晨风中摇落,是一种时空转换,又似用丁冬的音响来描绘月夜的美丽和宁静。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语言的纯净、醇美,意境的安谧、幽远,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让人叹为观止。读金波的诗,给人的感觉是在读一幅幅色彩亮丽的画卷,颜色鲜亮,色彩和谐。 童诗是一种智慧 沙发 林良 人家都说, 我的模样好像表示 “请坐请坐”。 其实不是, 这是一种 “让我抱抱你”的 姿势。 这是一首看起来很平淡,但是读起来却韵味无穷的小诗。听一听,沙发在说什么?是“请坐请坐”吗?不是,是“让我抱抱你”!是一种对友情的渴望,也是一种对人间温情的向往。诗人用巧妙的手法,借着沙发的“口,”说出了“让我抱抱你”,是沙发对你说,也是诗人在对你说,更是渴望温暖的一颗颗心灵在对你说。这样的一种炉火纯青的浅语的艺术,是让人不由感叹童诗是一种睿智。 童诗是什么?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只有在阅读中一点一点去体会,一点一点去发现。 童心就是诗心 孩子会写诗吗?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从蹦出的字眼开始,孩子对节奏、对语言的感觉,就是一种诗意的认识。从第一个音节开始,从妈妈这个词汇,孩子就开始了语言的旅行,也是诗意的旅行。前几天,看云老师说到他们般孩子的写话,是在儿歌后面开始写一两句话,其实你仔细读一读,孩子写的不就是诗吗? 风 蒋信慧 爸爸带我到海边玩, 我站在岩石上, 风一吹, 浑身都是水。 我急得真哭, 风看见我生气了, 就把大海卷成 一道道的浪花, 逗我笑! 淘气的风 蔡杰 我在睡午觉, 风把我的窗帘吹来又吹去, 害得怎么也睡不着, 气得我直冒汗。 风连忙跑过来, 一边帮我扇风, 一边对我说: “别生气,别生气, 我只想和你做游戏! ” 这些诗都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诗歌,写出来的作品。包括今天上课的孩子,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触诗歌,写出了富于童趣的、富有节奏的诗歌。这些不就告诉我们孩子天生就是诗人吗? 诗是一粒种子,植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如果有阳光,有雨露,他会渐渐萌芽,慢慢长大。可是,一旦错过了生长期,他会枯竭,会和诗意的人生擦肩而过,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写诗从读诗开始 孩子天生是诗人,老师教孩子们什么?又该怎么教呢? 1、读诗远比写诗重要。 在我短短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读诗远比写诗重要。写诗是一种随缘,不必勉强,读诗才是必要。我们诗教并不能把学生个个培养成诗人,这是不可能的。孩子的心性是各有特色的,孩子的秉性是各有形态的。他们的最终的定位,可能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呈现出来。读诗,是给孩子一双诗意的翅膀,是给孩子一双诗意的眼睛,把诗意、诗情埋在心里。让孩子去发现,去了解,去明白,原来世界是这样的美好,原来在平凡的后面可以看得见美丽。所以,读诗可以修身养性。进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诗歌美丽的孩子一定是不一样的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对世界,对人生我想会有一种易于常人的睿智和明澈,他们会把自己的目光越过尘嚣,越过世俗,把目光投入更深远的地方。也许这就是我教孩子学诗的初衷吧! 所以,诗最理想的教学状态在教与不教之间,让孩子去感悟诗歌,去寻找诗歌。 2、学诗从读诗开始 去读诗,大量的去读诗。 不同的年龄,读不同的诗 而教学生写诗,我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在阅读中寻找自己,在生活中感受诗情。学生的心灵细致敏感起来,语言也会灵动起来。 让我们从阅读中开始,培养孩子的诗情,培养孩子的诗性。从诗歌出发,到达诗意的视野,到达诗意的人生。 阳光/暖暖地/笑着/微风/柔柔地/拍着细雨/轻轻地/摇着 那粒种子/慢慢地 慢慢地/长着 长着 我希望我们就是那阳光、那微风、那细雨,唤醒那粒种子,唤醒起那份诗意,并细心地、小心地呵护那份诗意,守望童年,守望童心。为童年、为童心去点亮一盏明灯,领着孩子去向一个温暖的、光明的地方。 春天 金波 晨光叫醒了风, 风叫醒了树, 树叫醒了鸟, 鸟叫醒了云。 云变成了雨滴, 滴落在大海上; 海水变蓝了, 洗亮了升起的太阳。 太阳睁着亮眼睛, 望着树,望着花,望着鸟, 到处花花绿绿, 到处热热闹闹。 【赏析】 金波的诗常常带着孩子般的纯真。这首《春天》用“顶真”手法,把春天的“风、树、鸟、云、海、太阳”一个个串联在一起,仿佛是在依次亮相,最后落笔到太阳下的一切事物都是欣欣向荣,满眼春光。 ——《日有所诵》小学三年级 树叶的香味 [韩国]
金匡 夹在书页里 一枚树叶, 有森林的香味, 有天空的香味。 只要小小的一枚树叶, 就能把伟大的 秋的森林, 长久保持在心里呢。 【赏析】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枚小小的树叶心里,长久保持着秋的森林。如果你有这样一颗心,也能闻到并享受那独特而沁人的香味。 ——《日有所诵》小学4年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