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买对商业险 门诊看病少花钱

 秋林文汇 2015-04-13

 

人一生中看门诊的花费可不是个小数目,这部分花费报销,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通过医保来解决,尤其是广州从这个月开始就实行新的职工医保政策,只要定点社区医院就能够享受到80%的门诊医疗报销。

虽然报销额度更高了一些,市民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但医保毕竟只是基础医疗保障,它有起付线和封顶线的限制,医保目录内的自负部分以及目录外的费用,都还是需要市民自掏腰包。因此,国内有险企就特意推出了门诊医疗险,专门报销门诊医疗费用。不过,除了这类专门险,能够报销门诊医疗费用的商业险还有,它们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混迹于“医疗保险圈”里……

■新快报记者 李驰 实习生 钟毓慧

医保: 最高可报普通门诊80%费用

广州“医保新政”实施后,门诊报销的比例有一定的上浮,但也有一些条件。

根据广东医保局披露的信息,职工医保参保人如果到社区医院(俗称“小点”)定点了,那么,“看门诊”的费用报销比例由之前的75%调高到80%。如果经过“小点”首诊并经转诊后30日内,再到其他选定医疗机构(俗称“大点”,一般为三级医院)门诊就医,就可以享受55%的报销比例(之前是50%)。不过,“上班族”要是不经过社区医院首诊和转诊,直接就去“大点”门诊看病,报销比例是要打折的,之前是50%,现在得降为45%。

众所周知的是,社会医保只是一项基础保障,普通门诊的待遇标准有相应限额,每人每月最高报销限额是300元,当月有效且不滚存、不累计。有些门诊特定项目还设定了起付标准,比如急诊留观达到1600元才能报销。

商业险:

门急诊保险可“接力”报销

鉴于基本医保留有的空间,险企对于门诊保险市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就在“医保新政”执行前一周,国内某寿险公司就在其官网开卖一款面向个人的专业门急诊险种,它可以对报销之后的门急诊医疗费用(医保范围内)进行“再报销”。

记者从上述产品条款中获悉,它是一款普通疾病门诊报销保险,18岁到39岁保费300元/年,40岁到49岁保费750元/年,医疗费用达到100元即可申请报销,保额最高能达到3000元。

该款产品规定,对于已有医保、公费医疗或者商业性补偿型医疗保险的,剔除已获得的费用补偿和100元的免赔额后,保险公司再按剩余部分的80%进行赔付,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减少消费者的门诊看病花销。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保障的“裸保一族”而言,除去100元的免赔额后,可以直接按照门急诊费用的70%进行赔付。

不过,这款门急诊险圈定了报销范围,消费者只有去二级及以上医院或保险公司规定的定点医院进行门急诊医疗,才能享受相应的保障,到基层的社区医院并不能报销。

编辑: 饶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