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古音叢目/獵要/餘/附錄》明-楊慎

 南靖草堂 2015-04-13

經部 小學類 韻書之屬

古音叢目 五卷

古音獵要 五卷

古音餘 五卷

古音附錄 一卷

楊慎

 

提要

《古音叢目》五卷、《古音獵要》五卷、《古音餘》五卷、《古音附錄》一卷。明楊慎撰。慎有《檀弓叢訓》,已著錄。是四書雖各為卷帙,而核其體例,實本一書。特以陸續而成,不及待其完備,每得數卷,即出問世,故標目各別耳。觀其《古音獵要》《東》、《冬》二韻共標「鞠朋眾務調蘿窗誦雙明萌用江」十三字,與《古音叢目》《東》、《冬》二韻所標者全複,與《古音餘》《東》、《冬》二韻所標亦複五字。是即隨所記憶,觸手成編,參差互出,未歸畫一之明證矣。其書皆仿吳棫《韻補》之例,以今韻分部,而以古音之相協者分隸之。然條理多不精密。如《周易·渙》六四「渙有丘,匪夷所思」,「丘」與「思」為韻。《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災」古音菑,「牛」古音尼,與「災」為韻。《系辭》「乾以易知,坤以簡能」,「能」古音「奴來反」,與「知」為韻。慎於《古音叢目》支韻內「丘」字下但注云:「《詩》。」「牛」字下但注云:「《楚詞》。」能字下則並不注出典。又《系辭》:「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慎於《古音叢目》《五歌》韻內知「宜」字之為「牛何切」,下注云:「《易》:神而化之。」為「毀禾切」,則但注云:「見《楚詞》。」又《易·彖傳》「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婦」與「子」及「弟」字為韻。慎於《古音叢·四紙韻》內「婦」字下,但引《西京賦》作「房詭切」。《豐》六二:「豐其蔀,日中見鬥。」「蔀」古音「蒲五切」,「鬥」古音「滴主切」,故九四「蔀、鬥」二字與「主」為韻。又《系辭傳》:「無有師保,如臨父母。」「母」字與上「度、懼、故」為韻。慎於《古音叢目·語麌韻》內「鬥」字下但注云:「《毛詩》」。「母」字下但注云:「《易林》。」凡此皆不求其本,隨意捃摭。又古音皆其本讀,非可隨意諧聲,輾轉分隸。如江韻之「江、窗、雙、控」四字,《古音獵要》皆收入《冬韻》是也。而《古音叢目》又以《東韻》之「紅」、《冬韻》之「封」、「龍」三字收入《江韻》。考《易·說卦傳》:「震為雷、為龍。」虞翻、幹寶並作「駹」。《周禮·巾車》:「革路龍勒。」《注》:「駹也。駹車故書作龍車。」《犬人》:「凡幾珥沈辜用駹可也。」《注》:「故書作龍。」則「駹」本音龍,以在《東韻》為本音,不容改「龍」以葉「駹」。「封」與「邦」通,「邦」之古音諧豐聲。「紅」與「江」通,「江」之古音諧工聲。亦以《東》、《冬》為本韻,不得改封、紅以入江也。蓋慎博洽過陳第,而洞曉古音之根柢則不及之。故蒐輯秦漢古書,頗為該備,而置之不得其所,遂往往舛漏牴牾。以其援據繁富,究非明人空疏者所及,故仍錄其書,以備節取焉。
古音叢目.古音獵要.古音餘(景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