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教学讲座一之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亭溪秋实 2015-04-15

1、何为有效教学

(选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月版)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11、有效学习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这也是我们要着重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交往中的素质要求,是诚信,关爱,协作等品质的形成基础。教师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没有尊重学生,课改无从进行。古人常说的“师道尊严”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即有尊严的是知识,而不仅仅是早一点掌握知识的人,教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这一光环下沾沾自喜,而是要平和心态,平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地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关注学生的情商,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使每一个增长率教学环节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才能根除诸如为片面提高成绩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满堂灌、拖堂、体罚羞辱等课堂教学顽疾,才能使用权有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有效教学讲座一之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12、有效教学的背景。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13、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14、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⑴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①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⑵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⑶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⑷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⑸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2、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自教学诞生以来,教育者就在追求有效教学,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则“有效课堂教学”可定义为:成功、高效地达到预期教学结果,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活动。

21从操作的角度看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能,从而用相对较少的投入实现相对较高的预期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效果。这种效果应当是多方面的,要符合当前新课程对教学效果“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

2)有效率。在计算取得效果时必须考虑其投入产出比。学生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承受的心理压力都应当考虑在内。低投入、高产出是努力的方向,不计时间、不讲效率的做法必须制止。

3)有效益。不仅要考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和谐发展,并且要考虑对社会舆论风气的导向,要取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22、从有效教学过程来看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包括有效“讲授”、 “提问”、“倾听”和“交流”。

⑴有效“讲授”。好的教学要有创新,要有立意,要有新奇之处,要有动人之处,而这些的获得,有时也要靠教师的必要讲述。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讲授也是必需的。教师清晰的有效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①在有效讲授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时,以故事导入、谈话导入等方法,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或把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关键”部分。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结束时强调相应的关键部分,以免学生只关注形式的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

②要考虑的是在讲授中要提供鼓励性的即时评价。在提供参与机会,学生有所表现之后,紧接着,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适宜的即时评价。如果引发活动没有提供评价,学生无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即时评价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矫正和强化。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满足已有的观点和结论,积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允许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理解。

③实践中,我们要努力把无效讲授与有效讲授严格区分开来,教师讲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可能不容易充分地将学生卷入进来,使学生处于被动静听状态,单调乏味,加上内容过多或过长,使那些缺乏良好注意、记忆力差的学生获益很少。传统的教师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总是源于某种不恰当“讲授”。

⑵有效提问。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①“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教师将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虽然好的提问有明显的教学价值,但是似乎教师们很少关注如何有效提问的主题。

②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怕学生不懂,惯于把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零敲碎打,肢解成一系列“小步子”问题,可是,当教师的提问既无一定开放性,又没有一定的难度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此外还要尽量避免没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如类似“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加思考就能随声附和的问题。

⑶有效“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①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有些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更“安全”、更好按预定计划进行,往往把问题答案限制在自己所熟悉的范围之内,对于超出自己认为是恰当的范围之外的答案,就会拒绝。久之,多数学生将对所谓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教师总是在等待更确切的回答,要么一个一个地叫下去,浪费了课堂时间;要么直接叫那些能够准确回答的好学生,这几乎使课堂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

②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者妨碍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种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

③有效“倾听”是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回应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在这种倾听的环境中,学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简单的接受者。学生的回答应该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真正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开发并转化学生的观点,引发更复杂的回答。这样会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有效教学讲座一之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3、有效教学的标准

31、国内有效教学标准。

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

⑴基础性:包括①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②是否注重个别差异;③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④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

⑵发展性:①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②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③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④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

⑶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①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②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32、国际有效教学标准。

⑴国际有效教学标准一: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师生为一个目标协同努力,能激发学习者之间互相帮助,使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使教学交流大大增加,师生间能及时传递语言、意义与价值。这个标准为教师提供了若干教学指导。①设计需要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②要让创造性的活动与可用时间相匹配;③妥善安排班级座次,以便学生可根据个别与小组的不同需要相互交流、协同工作;④积极参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⑤小组分配多样化,如根据学生友谊、不同学习能力、语言、项目或兴趣,以提高生生互动;⑥与学生共同设计小组方案;⑦师生共同学习教材与技术,促进共同活动; ⑧用正确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

⑵国际有效教学标准二:语言发展 。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学生的识字、阅读、语言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各种水平的语言发展都该通过应用与师生间有目的的、深思熟虑的交谈加以培养,并在各门学科中都能实现。在这方面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①倾听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如家庭与社区;②对学生的谈论与问题有所反应,不伤害学生;③充分运用示范、引用、复述、澄清、提问、表扬等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④尊重学生与教师不同的交谈互动方式,如谈话停顿、眼神交流、话题转换与所喜爱的话题;⑤通过听说读写把学生的日常语言与教学联系;⑥鼓励学生运用书面词汇表达他们的理解;⑦尽多提供各种机会促进生生、师生交流;⑧鼓励学生运用第一与第二语言。

⑶国际有效教学标准三: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发展其新的知识与技能,与学生个人、家庭、社区经验相联系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在这方面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①以学生已有的家庭、社区与学校经验为基点;②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与用语,设计有意义教学;③通过与学生、家长、社区成员交流以及阅读相关文献学习当地的用语与知识;④帮助学生把他们的所学应用于家庭与社区;⑤与学生合作设计以社区为本的学习活动;⑥向家长提供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从集体合作到个别竞争;⑧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参与。

⑷国际有效教学标准四: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当前的教学评价工具不够完善,学习标准也有欠缺,使不同学生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提供有认知挑战的教学,可教会学生思维与分析。为了把握挑战的合宜性,则需要教师做到如下几点。①确保学生对每个教学主题都有整体认识;②对学生的学习确立挑战性的行为标准;③设计教学,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⑤与挑战性的标准对照,对学情有直接的反馈。

⑸国际有效教学标准五: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思维以及形成、表达与交流观点最好是通过对话、提问、分享观点来教。作为教学个别化的一个途径,教学对话最好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活动中加以渗透。在这方面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①安排定期的频繁的师生交流;②根据清晰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③确保这种交谈学生比教师有更多的发言机会;④对话能展示学生的观点、判断与理性推断;⑤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交谈;⑥仔细倾听、评价学生的理解水平;⑦通过提问、复述、表扬、鼓励,帮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⑧指导学生准备一个产品,体现已实现的教学对话目标。

33、国外有效教学模式与国际有效教学标准研究。

⑴国外有效教学模式。为了进一步实证以上五个标准,国外研究还列举了5个著名的教育模式。①认知指导教学:一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强调运用数学语言、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②认知复杂性教学:以开展认知挑战活动为特征。活动分小组进行,需要多种认知能力,活动程式多种多样。强调了除标准5以外的其他4个标准。③真实性教学:运用学科探究帮助学生建构(把学生先前的知识与当前教学材料联系起来),同时重视利用背景化教学渗透教学价值观与教学主题。④交互教学模式:以小组讨论为基础教学生阅读。学生的讨论是应时性的,强调运用遇到难题时求助、不断的总结、阅读预测等策略。⑤一致性教学:综合科学教育与文学教育,突出教学背景化、语言与文学素养的发展及挑战性教学。

⑵从上述国际有效教学标准的研究中可以看到。①学生学习中的社会与文化因素在教与学的理论中受到重视;②社会文化理论与动机理论进一步拓展了教与学的定义;③学习是以师生间的互动、班级的社会结构及学校机构为基础的积极、互动的知识建构过程;④有效教学的五个标准是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的.

4、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主张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测量来考查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即“教学的科学”。有效教学的提出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当代教育思想的影响,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关注人格形成、生命关照等在教学中的意义。所以我们把有效教学理解为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是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即教养与教育的辩证统—。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一些原则。如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提到的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历经5年时间研究后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斯坦芬在《傲学原理》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十大原则等。综合这些研究者对有效教学的描述,我们可以概括出有效教学的一些基本特征。

4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

⑴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不是目的。比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都是不规范的目标表述,因为这些表述都无法比较和评价。

⑵崔允淳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文中提出规范的教学目标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人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

4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

⑴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多次询问学生之后,学生仍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把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比如:师:你们认为:为什么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学生沉默约1分钟。师(提示):“大约”就是大概的意思,表示猜测。“的确”表示肯定。学生再次沉默。师(有点不耐烦):遣里可以看出孔乙己命运的悲剧。在访谈中,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回答.老师把答案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理解效果会更好。也有很多老师认为让学生采用交流、互动的形式太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认为直接教授法是高效的教学方法。

⑵学生的“参与”又称学生的介人,是反映。学生在与学业有关的活动中投人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参与意味着介入、投人、卷入、浸入的状态之中,是主体对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是能力和倾向的统一。所以主体参与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状态。而且是一种亢奋、激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或静心默读,或全心朗读.或潜心思考,或积极争辩,或大胆陈述……

⑶“教学过程是救师向学生传递教养内容,井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养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童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⑷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学习,也不仅仅是—种课堂活动形式。米尔斯把合作学习定义为“成员各负其责,为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合作的有组织的小组活动”。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

4 3、有效学习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

⑴为达成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⑵现代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但任何策略都是有针对性地,所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并如何在实施过程体现出其最大的效益是我们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在教学评价中,考察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生获得该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把握了该教学策略的本质,发挥出最大功效是评价者需要关注的。

44、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

⑴珀金斯描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有关知识的问题。一是“懒汉知识”。这种知识存在着,却不起任何作用,除非为考试所用;第二种问题是幼稚知识。回到早期对问题的错误理解;第三种是与模式化知识有关,只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不了解使用这种常规做法的原因就是模式化知识的表现。这些知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又称为:脆弱知识综合症。有效教学就要分清这些“脆弱知识”与有价值知识的区别,促进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

⑵我们当前许多的课堂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但是学生的思维从进人课堂走出课堂依然是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比如—些阅读教学课中,师生所做的仅仅在寻找事实,并没有去探究意义。而真正的学习意味着学生要采用“深入”的而非“肤浅”的方法。这样的学习不仅指对知识的记忆,还要求学习者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事物的领悟,或者就是为了享受生活。只有促进深层理解的学习才能将学习所得进行内化,内化进自己的知识图式,内外成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直观。

45、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

⑴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获得,还包括学生的内在发展。“在教学中并不仅仅传授源于人类知识文化请便域的知识、技能、技巧,它同时也传递立场、自然观、社会观、人类生活的价值与目标,即世界观、政治的、道德的基本态度。”“我们并不能把教学单纯地视为教养的手段,它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教学视为教养、教育的过程时,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完满地实现教学过程的课题。”纽纳和佐藤正夫所讨论的教学的价值与新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通的。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这就区别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关注了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

⑵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对三维目标有着一些误解。他们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纯粹的学法指导,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当作是思想情教育的内容,并人为的把它们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往往把原本蕴涵于文本和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板块来处理。在分析完课文后,来感受作者的情感,赞美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价值观的教育。当教学以传授学科内容,即以教养为根本任务时,它所授受的学习内容及目的在掌握这些内容的学习活动本身,实际上会产生教育的效果,这就是教学中的教育。

有效教学讲座一之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4 6.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

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容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当代教育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关注人性,尊重生命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课堂教学不只是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而且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经历的成长过程。这是有效教学结合当代教育思想的一个进步,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特征,重视教学中人的地位。关注人性和生命的意义。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备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有效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的发展的内涵也随之而丰富,把教学看作一个完整的人的发的教育活动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对人性的关注和对学生生命的关照不是靠说教体现的,而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首先体现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学生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的理解,这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教学实施重教师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氛圈也是—种对生命的尊重,课堂上教师认真倾听、热情鼓励、友善指正,学生虚心听讲、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是互相尊重,共同促进的生命过程。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与教材的对话,与同伴的真诚交流,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对话也都是课堂生命的体现。所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势必是在—种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中展开,以互相尊重、互相坦诚的民主的课堂互动为主要形式的,以具有挑战性智慧活动为载体的;师生愉悦、积极地心理状态下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得到的是知识建构,还是内心精神世界的建构。

⑶从有效教学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有效教学是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时需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动机的激发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等无不围绕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其次有效教学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角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起激励、组织、引导、评价的角色。

⑷有效教学的理念改变了我们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两种课堂评价观,“教师为中心”的评价着重在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评价的话语往往是:“这个教师课上得不错”。“这个教师上课水平不行”这是对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关注,把对课堂的评价变成对教师的表演水平的评价;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是以知识传输的状态和结果作为评价的重心,评价教的知识有没有教好。评价话语往往是:“这个教学内容有(没有)上好”,忽视了作为知识建构者是否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感兴趣、是否主动建构,还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⑸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是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常用话语是:“这堂课学生学得好不好”。不仅需要观察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是否主动改造教学环境,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需要,形成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还需观察和评价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学环境和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否促进了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堂课是否在一种自然、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的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