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推拿按摩方法

 blue.sky 2015-04-15
  支气管哮喘为呼吸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可能是感染之病源体及其毒素,或者是吸入粉尘,或者是食入某些过敏性物质,气候变化及情绪激动常是该病的诱发因素,并以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呼吸延长以及喉间发出哮鸣声为特征。中医认为这是脾肾不足,痰湿内盛,感受非时之邪,引动宿痰,阻于气道,致使肺失宣肃,蕴塞之气不通所致。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病史:常有家族史。年龄为5岁以上小儿,男多于女。过去有婴儿湿疹、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等。 
    (2)症状:发作前有咳嗽、胸闷、鼻痒流涕、连续喷嚏等先兆症状,发作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张口抬肩,喘息汗出,面色苍白或青紫。 
    3.体征;呼气延长,两肺布满哮鸣音,继发感染后可闻湿性哕音。伴肺气肿者可见桶状胸廓,叩诊为鼓音。 
    4.哮喘持续状态:哮喘持续发作12小时以上,用一般平喘药物未能控制者,称哮喘持续状态,可出现心衰以及呼吸性酸中毒。该病必须积极治疗,否则可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实验室检查 
   1.嗜酸性粒细胞常在6%以上,可高至30%,其他一般正常。 
    2.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常有肺气肿现象,肺组织透光增强,肺纹理增宽。 
    (常用穴位及手法] 
    推肺经3分钟,推四横纹3分钟,揉板门2分钟,揉天突1分钟,揉膻中1分钟,擦胸胁1分钟,揉肺俞2分钟, 
擦脊背1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 
    (随证配穴) 
    (一)寒喘 
    表现:面色苍白(不润泽光亮)或色晦暗,四肢不温,吐痰清白,舌质淡苔白。 
    治法: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配穴:揉一窝风2分钟,揉外劳宫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 
    兼有阳虚者面色青灰、肢冷、汗多、张口抬肩、端坐呼吸等,可加揉二马2分钟,推补肾2分钟,推补脾2分钟。 
    (二)热喘 
    表现:大便干结,痰稠而黄,舌质红,苔薄而黄或费腻。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配穴:清肺5分钟,清大肠3分钟,退下六腑3分钟,一分推膻中2分钟,推脊1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天河水2 
分钟,揉小横纹1分钟。 
    (三)脾肾两虚 
    表现;面色鱿白,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或动则心慌气 
短、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多为哮喘缓解期。 
    配穴:清补脾5分钟,补肾3分钟,揉二马2分钟,推上三关2分钟,揉神阙1分钟,揉足三里1分钟。 
    [单验方] 
    (一)蚯蚓烘干研成粉末,每日服3次,每次服3~6克,用于哮喘发作期。 
    (二)皂角15克,水浸白芥子20克,12小时后焙干研面,每次服1~1.5克,每日3次,用于哮喘发作期和痰多者。 
    (三)玉竹3~5克,白梨1个切片水煎,加糖适量,分三次口服,宜久服。 
    (四)五味子30克,水冷浸10个鸡蛋,适用于冬季,每晨蒸熟一个,最好饭后服,可使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 
    (五)蛇蜕一条(用生剥的最好),用剪刀将蛇蜕剪成小节,每节约寸余,用香油炸微焦(切勿过焦,以免失去药性),白开水送服,一次服完,连吃十几次。 
    [中成药] 
    (一)寒喘丸,临睡前服2—7粒,吞服,服药后不宜吃热食,一般服1-2周,不宜久服,用于寒喘。 
    (二)哮喘冲剂,一日2次,一次一包,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用于热喘。 
    (三)消咳喘,每日服3次,每次3--5毫升,用于慢性支气管哮喘。 
    (四)海珠喘息定,每日3次,每次1~3片,用于脾肾阳虚的喘症。 
    (五)蛇胆川贝末或蛇胆川贝液均可选用。 
    (预防护理] 
    (一)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和阳光照射,以加强体质,减少发作。 
    (二)避免受凉,防止感冒,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服, 
尤其注意颈部、风池、风府、大椎、肺俞等部位切易受凉。 
    (三)避免吸入烟尘和刺激性气体,家长抽烟应避开哮喘小儿。 
    (四)饮食起居要有节制,不可过饮和过食肥、甜和油腻食物以及生冷食物。 
婴幼儿推拿常用穴位
·婴幼儿推拿之四肢分筋法
·简易经穴推拿法
·牙痛、口眼歪斜推拿法
·治疗小儿鼻炎、鼻窦炎推拿法
·消化道、呼吸道和保健推拿
简易经穴推拿法[适应证] 
    用于胸腹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大便不畅,失眠,神经衰弱,心慌气短等。 
    病人姿势:让患儿仰卧,暴露腹部。冬季可穿衬衣,使病人安静,消除紧张,自然呼吸。.医者站在患儿右侧,将两手擦热,避免刺激皮肤引起小儿不安和哭闹。 
    [操作步骤] 
    第一步医者用左手中、食或拇指,按在心窝部的巨阙穴:(肚脐上6寸),右手按在脐上1.5寸的阑(lan)门穴,顺揉2分钟。 
    第二步:左手不动,右手按压脐上3寸的建里穴,推揉1分钟。 
    第三步:左手拇指压在右脐上3寸,旁开2寸的石关穴,中指或食指压在脐上4寸,旁开2寸的梁门穴,右手中指推揉脐下1.5寸的气海穴1分钟。 
    第四步:右手拇指压在脐上一寸的水分穴,中指扣压右侧肋下2寸的带脉穴,同时左手拇指压在右手拇指上,中指扣压右侧带脉。注意中指要往里抖动1分钟。 
    第五步:左手中指不动仍按巨阙穴,右手拇指不动,中指压在左侧章门穴(脐上2寸,旁开6寸),推揉2分钟。 
    第六步:左手不动,右手拇指按压在右石关,中指按压左梁门,推揉1分钟。 
    第七步:左手无名指按压天突穴(喉结下凹陷的地方),中指压平第一肋的胸骨中点,食指按压第一肋下缘中 
点,右手食、中、无名指推揉剑突下的巨阙穴。 
    第八步:左手按压心窝旁的巨阙穴,右手食指按压脐上5寸的上脘穴,中指按压脐上4寸的中脘穴,无名指按压脐上2寸的下脘穴1分钟。 
    第九步:左手不动,右手中指仍推揉脐上一寸的地方1分钟。 
    笫十步:左手拇指按压右石关穴,中指按左梁门,右手中指揉气海1分钟。 
    第十一步;右手五指自然屈曲,用手指背面从脐右侧或脐上开始向脐下按压三把。 
    第十二步:引气归原。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水分穴 
  (脐上1寸)与阑门穴之间的肌肉,右手用同样手法捏住气海两测的肌肉,两手同时用力上提1分钟。 
    第十三步;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压住两侧或中穴(在第一胸骨旁开2寸),右手放在两侧的阴陵泉(此穴相当于针灸学的血海部位)1分钟。 
    第十四步:让患儿俯卧,医者两手拇指同时压大椎(第七颈椎下),两手食、中二指同时扣压肩井穴1分钟(在大 
椎与肩穴之中点)。 
  第十五步:食、中指不动,两拇指压按两风门穴(第二胸椎下旁开2寸)1分钟。 
    第十六步:食、中指不动,两拇指压住第四胸椎下旁开3.5寸的膏盲穴,也就是两侧肩胛骨内侧下1/3的地方,按压1分钟。 
    第十七步:左手食指和拇指压住两膏盲穴不动,右手拇、食二指由脊椎两侧旁开1.5寸的地方,由上向下按压一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