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挥派驻纪检机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玉树 临风 2015-04-15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派驻纪检机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然而,在当前的派驻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观念上惯性思维没有及时转变;后勤保障受制依附于人;仍然存在“同体监督难”的问题,监督效果大打折扣;机构建设明显滞后等。

推进派驻纪检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时不我待。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厘清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监督有地位

明确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确立派驻纪检机构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地位,派驻纪检机构只对派出机构负责。明确派驻机构的职责,监督对象和内容、监督渠道和程序。在保持其负责人担任驻在部门党组成员的同时,确保派驻纪检机构在驻在部门的独立性,以及对驻在部门各项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并且以法规或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彻底解决一把手监督难和派驻纪检机构被动监督的问题。

割断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的各种利益链条,确保监督有底气

各级纪委必须担负起“统一管理”的责任,对派驻纪检机构全面负责,既要管机构管人,又要管保障管事。机构编制、干部管理、工资福利、工作考核、奖励保障等等要实行统一管理,割断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存在的各种利益和依附关系,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和羁绊,让派驻纪检机构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做到监督有底气、工作有生气。

建立派驻纪检机构与驻在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确保监督有实效

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派驻纪检机构监督驻在部门班子及其成员、廉政作风问题沟通干预、对党员干部执纪问责和对驻在部门重大问题建议否决等一系列监督机制。引导和监督驻在部门改变惯性思维,自觉摆正“被监督者”角色。在处理好驻在部门“实干”和派驻纪检机构“督导”关系的同时,使两者之间相互密切联动,同心协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加强各级纪委对同级派驻纪检机构的统一管理,确保监督有后劲

建立派驻纪检机构及干部的科学评价考核机制。督促派驻纪检机构切实有效地做好日常监督工作,对驻在部门执行中央重大决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选人用人等重大问题进行持续有效监督,积极推进驻在部门建立健全“三不腐”长效机制,种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责任田”。同时,督促派驻纪检机构加强自身建设,积极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建立干部调整退留机制,确保队伍有生机有活力。(苏智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