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面前,我孤陋寡闻

 真友书屋 2015-04-19

 


树令我迷惑。它无处不在,却又陌生。我知道的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树,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引进版DK植物图鉴里介绍的500种树,很多对我来说都是传说中的。翻开一页,一张树叶映入眼帘:“白栎”——叶为倒卵圆形,长20厘米,宽10厘米,基部渐尖,两侧各有2~4深裂片”。这样的叶子形状让人过目不忘:


我见过!脑海里闪回关于“它”的所有片断:首尔街头、丽水丘陵、北京天坛公园。去年6月我在北京出差,清晨我手机咕咚着跑步,因而得知天坛公园大约周长6公里,这离我的10公里还有距离,于是就跑向天坛内围,草地上长着照片中的这棵大树。真是好特别的叶子,在身边停留了30秒,拍了几张。请教了树下晨运的大爷它叫什么,未果。但我一直不知道它是什么树,如下:

去年7月,自助游去了韩国。在首尔订的精品酒店在弘益大学附近。我如常绕着住处晨跑10公里,见到了很多认识的树。首尔与中国华北地区纬度相近,植物也相似,槐、柿、枣树随街可见。最后一天拖着箱子离开时,在街头我瞥见了这种树。叶子的形状过目不忘,果实也是,也是停留了30秒,咔咔几张。如下图:

离开首尔的下一站是丽水。深入勇伯先生家山路上,我又见到了它,这种叶子实在特点。勇伯太太说这是橡树。传说中的橡树?山里太多其它东西要关注,灵芝兰花人参……于是也只是也咔咔了几声就继续前行(如下图)。橡树叶子中褐色的是成熟中的果实,叫橡子。今天我要证实橡子资料时,勇伯太太回答橡子能吃,但是味苦,烹调时要出水,餐厅里的橡子糕味道不错。韩国比较广泛地食用橡子。~如今想来,当初应该去餐厅时名点吃这个嘛!当时浑然不觉。

三个地方见到叶子都相似。但我不能凭叶子的形状就断定它们为同一种树呀。并且北京天坛公园只见到叶子,也隐约见到黑色高高的树干;首尔的见到果实;丽水见到果实的形状与首尔见的并不相同……今天我偶然翻开DK这本关于树的书。所有的记忆图面都被唤醒了,但是疑问跟着来了:栎树、橡树、橡子。它们是什么关系?

感谢万能的互联网。学习半天,这些照片终于可以结案。它们如果不是白栎,至少也是栎属植物——“栎属(又称麻栎属,俗名橡树、栎树或柞树)是壳斗科的一个属。栎属有600个种,其中450种来自栎亚属和150则是青刚栎亚属。它们分布在北半球地区,主要是北美洲。”—— 将我见到的树,统称为“栎树”或橡树,大致差不离。(下图,当时将蘑菇放在一片叶子上拍照,现在看来,山上到处是栎树的落叶呢。)


我到底是知道它们的名字了。当你知道对方的名字时,它才开始成为你的朋友。栎树,或者橡树,从庄子、诗经到现代诗(想想舒婷的《致橡树》?);从安徒生,托尔斯泰到惠特曼,都对它有过深入或动情的描述。栎树终于从纸上来到我的眼睛,来到我的心里了。这就是自然观察的乐趣。你认识家门的一种植物,但你认识天涯海角的那棵吗?万物面前,我们都孤陋寡闻。我不是百科全书,也不追求成为百科全书。我描述过的植物,都曾经是我日子里的一道风景。看到它们,会同时想起当时的人与事。下图是当时在首尔的住处:


栎树是壳斗科的植物。栎树的果实属于坚果,并且是坚果里的“槲果”,英文名Acorn “通常为一个木质壳斗所包围,12个季节方成熟,外形因树的种类而各有不同。掉落后堆积在林地上。”橡子是要秋冬才成熟的吧。照片里的是夏天的橡树叶子和果实,它们生命中的某种阶段与我生命中的某个阶段在时空中相遇。想象着,当橡子成熟,有些松鼠会将它们偷偷运送到洞里过冬,这些啮齿类小动物,抱着一只又一只可爱的橡子,咬呀咬着大啖美餐。总有那么一些橡子被松鼠忘记了,遗留洞中。于是来年,这些洞穴的上方,长出了新的橡树苗。这就是当初橡树的种子传播的方式——梭罗在《种子的信仰》里描述过。


“每株怀胎的栎树都孕育着一万颗橡实,秋季的狂风暴雨又将之吹落一地。”(伊拉斯谟·达尔文《自然的圣殿》)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