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08】客体化-距离化技术讲解:从“当局者迷”到“旁观者清”

 爱上360 2015-04-19


>> 认知疗法不给来访者讲大道理,也不教给他正确的思想。认知疗法是让来访者学会正确的认知方式。认知治疗中的许多认知技术就是教会来访者正确的认知方式。一旦来访者掌握这些技术,他的认知观念就改变了;观念改变了,情绪和行为也就相应改善了。

>> 我们邀请著名认知行为疗法专家郭召良博士以连载的形式介绍30种认知治疗技术。有兴趣的同行可以关注。浏览以前发表的认知治疗技术内容,可以关注我们微信“查看历史消息”即可。



今天是第8讲

距离化—客体化技术讲解
——从“当局者迷”到“旁观者清”


一位女士前来咨询辞职换工作的问题。她说,上司总是借故批评她,自己感到心情很不爽,想换个公司上班,来咨询机构想听听咨询师的意见。这位女士说:“我在一家私企做文员,工作方面我都按时按量完成。但上司还是经常批评我,说我工作不主动,工作完成得不完美,说我没职业道德,要走早点走。每次批评都是一个小时以上,把我说得心很累,身心备受折磨。”
当咨询师问她,上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她说:“她总是说为我好,自己很单纯。但她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同一种台词去骂不同的人,她专门找不服自己的人去骂。她那个同事有点事,好借故把人赶走。”谈到最后,她说,我非常讨厌这种人,我被她说得很受伤,遇到这种人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看来这位女士其实并不想辞职换工作,让她产生辞职的原因是上司经常批评她,遭到上司批评有可能是上司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自己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换到新的工作单位还是会遇到同样的困境。
因此,我们需要让她看到,自己经常受到批评都是谁(自己或上司)的问题,或者两人都有问题,遇到这些问题,该怎样想,怎么办?
在这里我们可以应用客体化-距离化技术来解决。


1.什么是客体化—距离化技术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是当事人时,你过去的观念和情绪会影响你,让你处理事情时候不客观和理性,你是旁观者时,往往会就事论事,做出客观理性的选择和判断。>>客体化—距离化技术就是一种把当局者变成旁观者,把自己置身事外,从旁观者角度看待自己面临问题的一种技术。客体化-距离化技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置换法,一种是跳出法。
置换法就是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假设成为与自己情况相似的人(同学、同事……)遇到的问题,我们讨论他人遇到这个问题会怎么想,怎么办?比如一个人学生因为考试而焦虑,这是我们可以把这个学生置换为与他情况差不多的同学,讨论这个同学面临考试会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情绪。
跳出法就是想象自己灵魂从身体中跳出来,到一个较远的地方来看待自己目前的处境和行为。比如,一个妻子和丈夫在吵架,丈夫被妻子絮絮叨叨的话烦透了,要夺门而出,但妻子堵住门不让丈夫逃离。这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前来咨询的丈夫(或妻子)想象自己的灵魂从身体中出来,飘到刚好能够看见双方表情动作和听见双方话语的高度,看到双方的互动过程,问问这个旁观者产生了什么领悟。
有时候可以把置换法和跳出法一并使用。比如刚才这个夫妻冲突情景,当事人可以跳出来,并且想象是单位同事在和她(他)的配偶发生冲突, 自己作为旁观者有什么感悟和想法,当事人有观念和情绪等。

.

2.客体化—距离化技术应用步骤

客体化-距离化技术应用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讨论当事人在当下情景下的实际观念想法和情绪。
第二步,应用替换法或跳出法,讨论他人或旁观者的想法、情绪。
第三步,比较两种情形下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当事人新的观念和行为策略的产生。

.

3. 客体化—距离化技术应用实例

我们以上面个案为例来说明客体化-距离化技术的应用。>>首先,我们以最近发生的事情作为切入。上周三上司交代她打印一份合同,当天要打印好并交回去。她也没有用多少时间就把合同打印好了。下午一上班就把合同给上司递了过去,没过多一会儿,上司把她叫去,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指责她打印合同不认真,出现了几处错误,并且数落她不好好干活,工作不上心;接着就是说她,不好好干就走人,完了,还对她说,我这么说你,是为了你好之类的话。
我们接下来用冥想的方式再现哪个场景。待她进入情景后,问她上司批评的时候,心情如何,自己又在想什么?她说自己感到委屈、又有些生气。她在想:这几处错误,除了一个地方是自己打印出错外,另外两处错误是原稿就错了,不能怪我,为什么要把别人的错误怪在我身上。她明明是对我不满,故意找茬,她让我走人就暴露了她的真实态度,她不喜欢我,希望我走人。她说为了我好,这种说法正好暴露了她的虚伪。
接下来,我应用客体化-距离化技术的置换法,把她替换成她的同事小张,小张是她的好朋友,也挨过上司的批评。我让她想象同样的情景——小张把合同递过去,被上司批评了。我问她你能想象小张挨批评是什么样子吗?她说能想象,然后让她讲述小张挨上司批评的动作表情和言语。她说,小张听到上司指责她合同稿有几处错误后,连忙给上司道歉:“对不起,是我粗心,没有看出来,我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小张承认错误,上司的表情好了一些,但看得出来,上司还在生气,小张说“你看要不我先拿回去改了再给你拿回来。”上司还是带着一些情绪说“你赶紧改了给我那回来”……
然后,我与她进行了讨论,让她把自己挨批评和小张挨批评的反应进行比较,问她有什么心得和感悟。她说,像小张那样,赶紧承认错误,并且想办法改正错误,就能让自己逃离被上司批评情景。她反思说,自己过去被上司批评的时候,就是心理很生气,呆在那里一动不动,等上司气出完了,让自己出来,自己才能离开。
我说,下次遇到这种情形,你该怎么办?她说我要试试小张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个角色扮演,练习了小张的应对策略,直到她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这个应对策略为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