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赏析18《雨霖铃》柳永

 木柳书屋 2015-04-20
美女与鲜花系列日志背景边框13 - 心灵之约 - .

 

  

宋词赏析18

 

 

(2015-04-16 02:00:35)

  转自:新浪网·王哲的博客 

 


                   
宋词赏析18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注:

天圣二年(1024年),时年四十岁的柳永第四次落第后南下离开京师,与恋人(或为虫娘)离别,遂作此词。

此词上阕为实境,述离别之景,然实中有虚,“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便是虚;下阕为虚境,诉别后之情,但虚中有实,“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是实。上阕秋景别情之实垫衬在先,心念意象之虚抒发在后,实多虚少,故其实令整阕厚积可发,情切而意远;其虚令整阕幽远可回,意远而情切。下阕同上阕,也是先实后虚,只是实少虚多。此实少正与上阕末尾虚少相对应、相吻合、相互补,故其实令整阕排空有根,思邈而心顿;其虚令整阕凌云有致,心顿而思邈。上阕下阕疏密相间,虚实相萦,情景相融,前后相应。

此词之核是“多情自古伤离别”,也是整首上下转承中枢。“多情”指上阕,“伤离别”言下阕。“自古”二字,将上阕中“长亭”、“千里”与下阕中“经年”、“千种”紧紧勾连一处。长亭有别,经年难再;千里之外,心如沧海;千种风情,化入尘埃。故此句有如裙带,当中一束,别样兀现。

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说:“北宋词用密亦疏,用隐亦亮,用沉亦快,用细亦阔,用精亦浑。”以此比照此词,其密在“寒蝉凄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其疏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其隐在“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其亮在“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其沉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其快在“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其细在“杨柳岸、晓风残月”;其阔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其精在“多情自古伤离别”;其浑在“今宵酒醒何处”。一词之中,诸般皆备,一唱三叹,淋漓婉转,令人如醉如痴,如梦如幻。

正是:

暮霭寒蝉切,兰舟向晚亭。

晓风残月里,一曲《雨霖铃》。

 

 


山茶竞春 - ysy7426 - ysy7426的博客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