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珠桥历史介绍

 红夫子 2015-04-20

  海珠桥建于1933年,全长356.67米,主桥全长182.90米,南北两跨对称布置,原为三孔下承式简支钢桁架桥,设计荷载为二列10吨汽车,中跨为开启式结构,能向上分开,以利大船通过。

  中文名称:海珠桥

  竣工时间:1929年

  开放时间:1933年

  名称:海珠桥

  位置:广东省广州市

  建筑年代:1929年

  建筑公司:美国马克敦公司

  设计者:林克明

  大桥简介

  1949年,中孔钢梁被国民党政府炸毁。

  1950年,由衡阳铁路局广州分局负责修复通车。修复后,仍为钢桁架梁,中孔不再活动开启。

  海珠桥是当时广州市区

  海珠桥唯一跨江大桥,它的建成方便了珠江南北两岸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两岸的交流,加快了广州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并以“珠海丹心”的名义入选了1963年的羊城八景。

   历史沿革

  海珠桥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于1929年12月动工,1933年2月建成通车,由美国马克敦公司承建。由马克敦公开承建称之为:“珠江大铁桥”。●1933年2月,大桥落成通车,当时的桥长180米,宽18.3米,为简支拱形下承钢桁架梁。以其临近“海珠石”改名为“海珠桥”,为当时广州市区唯一一座跨过珠江的桥梁,旧海珠桥为开合式桥梁,方便船只通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落成时海珠桥的落款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胡汉民[1]。

  ●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派遣飞机轰炸广州,把桥体的开合器震坏,日军还把整套设备盗走。从此大桥不可以开合,只能让小船通过,大船则泊于黄埔码头。后虽经修建,中段桥面开合部分已无法复原。

  

  被炸毁的海珠桥 

 ●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败退广州前夕,提出“总撤退、总罢工、总破坏”的行动口号,妄图变广州成为废墟,并以破坏海珠桥为主要目标。10月,广州卫戍司令李及兰派遣军队和便衣特务,以汽车运载黄色炸药近100箱,置于桥墩、桥梁接合部。14日下午5时50分施爆,由于时间紧迫,竟未通知桥上人员撤离,造成400多名市民死伤,沉毁民船100多艘,震损房屋数百间,受灾居民3000多人,海珠桥被炸毁。

  ●1950年3月25日,市政府开始重建海珠桥,由衡阳铁路管理局技术员卓观培带领有关技术人员日夜奋战,仅用六个月时间便把海珠桥修复并通车,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重建后的海珠桥桥面不能开合,桥上来回设有三线行车,两边亦设有行人路及自行车道,外观与原桥大致相若。

  

  海珠桥 

   ●上世纪70年代,海珠桥上交通日趋繁忙紧张,1974年12月海珠桥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在原桥两侧加宽各11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桥跨与原桥一致组合成一新的桥面体系。经扩建的海珠桥,新旧桥既独立又联体。现桥长486米,正桥182米,桥宽33米。

  ●1995年5月至1996年9月,海珠桥在原桥上进行加固、维修。工程采用自锚式吊索方案,将中孔恒载转嫁到吊索上,原桥变为三孔连续自锚式悬索吊桥!

   桥梁结构

  主引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靠近 主桥第一、二跨为钢筋混凝土变高度简支T梁,北岸跨径L=7.0米,南岸跨径L=11.2米。其它跨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跨径L=4.6米。北引桥19孔,总长91.6m,南引桥15孔,总长82.2m。

  桥梁扩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需求,1975年对海珠桥进行了扩建,在该桥东、西两侧各拓宽7.83米,连同原钢桥人行道合为11.24米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海珠桥与主钢桥一致。边桥主桥为双悬臂带挂梁变截面预应力箱梁结构,东西两幅,单向行车,单幅桥面宽11.26m。边桥北引桥为7孔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南引桥为6孔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跨径9.3m。东西两幅,单向行车,单幅桥面宽8.4m。

  1995年,广州市市政局组织对海珠桥主桥钢桁架进行维修加固,采用自锚式悬索吊桥加固方案,经体系转换后,主桥设计荷载为汽-15。

访问手机版 返回广州本地宝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