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信息技术新授课五环节教学模式

 hwd飘 2015-04-20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今后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全区教学课堂模式创建的大形势下,逐步后走向正规,教学进度统一,信息技术从传统上的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模式中进行改革,逐步完善,形成了初中信息技术新授课“新五环节”教学模式。

二、模式内涵界说

初中信息技术“五环节”教学模式,是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充分体现“以学定教”教学思想,以“情境导入目标激趣----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组内质疑合作交流-----点拨拓展反思深化----作品展示总结评价”五个环节为课堂基本流程的信息技术新授课教学模式。

三、要素分析及课堂流程

初中信息技术新授课五环节教学模式 - 人生如戏,戏看人生 - 玩车

模式中五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是逐步实现的,相互影响的,前面的内容完成不好就会影响后面的要素内容。先情境导入,再出示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进行反思深化,最后进行作品展示。

四、操作说明

环节一、情境导入、目标激趣

课前教师用网络广播系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向学生展示一个FLASH动画,调动学习热情,或者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有目的。

目的:让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有明确了解,有利于学习的主动性发挥,避免盲目性。

意义: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注意:任务出示越具体越好,不要太笼统,容易产生距离感。

环节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分成3-4个小教学任务,让学生分小任务进行,分成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等。

学生自主看书或根据学案自学,独立思考,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遇到的疑惑,自己不清楚地地方随时记录下来。按提示操作步骤进行练习。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参与其中,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意义:学生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积极思考,使学生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

注意: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并进行指导。让学生能按教师的任务安排进行自学,特别是能根据课本或教师要求的步骤进行。

2、对学生不能失去控制,任其自由,要从学生总体进度上进行把握。

环节三、组内质疑、合作交流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遇到的疑惑,自己不清楚地地方随时记录下来。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想法,表达出来,小组进行讨论并进行组内互帮互助,完成教学任务,防止出现小组内只是优秀学生代替学生操作,要让不会的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充分调动后进生进行学习。

教师积极地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独学和群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便于在优秀学生和教师的点拨中,有效地处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参与教学,特别是在小组合作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意义: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积极进行组内交流,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注意:

1、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合作探究。

2、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

3、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环节四、点拨拓展、反思深化

操作:通过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积极帮助他人的良好意识。教师结合小组学习交流情况,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给予恰当的点拨讲解,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并根据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拓展延伸,进行相关训练。在该环节中,教师所讲授的是全体学生所共同质疑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思考后问题会记忆更加深刻。大家共同切磋,共同分享讨论研究的成果,共同纠正错误,优化思想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目的: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给予恰当的点拨讲解,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并根据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拓展延伸,进行相关训练。

意义:对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归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高的要求。

注意:

1、拓展内容不能太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

2、抓住普遍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环节五、作品展示、总结评价

操作:全员展示或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合作学习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若后进生作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讲了;若后进生作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注意:

1、从正面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创作作品的评价,可以加上与其它学科整合的相关内容进行评价。

2、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

3、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解决生活中问题。

五、案例与评点

《制作名片、规划人生》课堂教学案例

临淄八中 万超

环节一:情境导入、目标激趣

1、课堂实录:

(课前教师用网络广播系统播放幻灯片,向学生展示风格迥异、各种各样的名片,创设教学情境。)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要为自己设计制作一张名片。(板书:《        我的名片》),这张名片不是一张普通的中学生的名片,而是你10年后的名片”(板书:《 10年后 我的名片》),请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10年后你的人生是什么样子?这节课把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想象,用一张名片展示出来。”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能够设置适当的纸张类型,调整页边距;(2)能够根据需要,插入文本框、艺术字、剪贴画等;(3)合理编排图文版式,使版面美观规范。”

2、设计思想:

(1)课前出示一些精美的名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对名片有更感性的认识。

(2)以“谈论’’我’’的理想”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鼓励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理想,从而引出本节的主体任务——设计名片、规划人生,此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3)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分析哪些目标,通过自学能够自主完成,哪些目标,需要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哪些目标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哪些目标是本节内容的提高与拓展。学生带着目标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有的放矢,做学习的主人。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在完成本节的主体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掌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需求中主动寻找解决方法,在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后,主动把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作品创作中,这种“任务式”教学方式,“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把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最终落脚到技术应用价值上。

在本节教学案例中,主体任务是“制作一张名片”,为了使这项任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这项主体任务分为三项小任务,即“任务一:设置名片纸”、“ 任务二:编辑制作名片”“ 任务三:美化名片”,每项小任务都有具体的操作要求,这样可以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小任务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下面就本节的“任务二:编辑制作名片”为例,阐述下面的三个教学环节

环节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1、课堂实录:

(1)教师投影出示任务及要求,学生阅读操作提示。

基本任务:1、在名片纸上填上自己10年后的信息(文本框/艺术字)

2、选择合适的图像插入到名片纸上(图片、剪贴画、自选图形等)。

操作提示:(1)合理使用文本框和艺术字进行文字编排;(2)插入的图像要突出主题,美化版面、宜精不宜多,不能喧宾夺主。

(2)学生参看《导学案》和教材,自主尝试完成此任务。

(3)教师巡回观察,发现学生在版面、字体、图像美化上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记录。

2、设计思路:

(1)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插入图像、文本框、艺术字等单一技能,本项任务中所应用的技术对学生而言不是难点,学生欠缺的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形式来表达主题的能力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因而学生在本环节的学习中,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2)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当堂的二次备课,对于简单的、个性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小组合作交流环节中,由小组成员互助解决;对于复杂的、共性的问题,可以考虑在点拔拓展环节中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环节三:组内质疑、合作交流

1、课堂实录:

“同学们在编辑制作名片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困难,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找到解决办法,时间限定三分钟。”

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寻求小组成员的帮助,互助解决。

2、设计思路:

组内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在小组内就能通过互帮互助“兵教兵”的方式得到解决;如果问题比较难,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思和共鸣,小组成员在讨论中交换彼此的观点,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

环节四:点拨拓展、反思深化

1、课堂实录:

“请各小组长依次汇报本小组内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他小组的同学如果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将获得一枚’’智慧星’’,如果你的问题同学们都不能解决问题,老师将奖励你们小组一枚’’求知星’’”

(1)各小组长逐一通过广播,展示小组内出现的问题

(2)教师鼓励其他小组的成员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全体学生均无法解决,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除了刚才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外,老师还有两个问题想考一考大家,问题一:如果名片上所有的文字都用艺术字,这样美吗?问题二:名片上的图像越多越好吗?选择插入的图像应注意哪些事项?”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点拨艺术字和图片的作用:描绘和突出主题,修饰和美化版面。

“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和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重新编辑修改名片上的信息”

2、设计思路:

(1)通过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展示自我,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积极帮助他人的良好意识。

(2)教师结合小组学习交流情况,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给予恰当的点拨讲解,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并根据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拓展延伸,进行相关训练。在该环节中,教师所讲授的是全体学生所共同质疑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思考后问题会记忆更加深刻。大家共同切磋,共同分享讨论研究的成果,共同纠正错误,优化思想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环节五:作品展示、总结评价

1、课堂实录:

“全体同学起立,请欣赏本组同学制作的名片,了解同学的理想,小组内推选出一幅优秀的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上的’’作品展示’’文件中,参与班级作品评选。”

“我们一起来看一组的入选作品,请作者说一说自己的理想,作品的创作思路、作品的成功之处发言限时半分钟……”

在学生介绍作品的同时,教师打印出他的名片,并张贴在黑板上

“各小组讨论这些入选作品的优劣,从中选出最喜欢的三幅作品。每个小组派出一名民意代表上台,在相应的作品下方,画上一颗五角星。”

教师根据小评委的星级评价,评选出获得五角星最多的作品为本次活动的“最佳创作奖”。

学生填写自我评价量化表,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不仅为自己制作了一张名片,而且还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进行了规划,看到同学们都有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同时,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握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2、设计思想:

(1)推选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公平、公正评价他人的能力,构建学生之间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同学关系,培养学生欣赏他人意识和团队意识;

(2)学生作品推介,使创作思想进一步升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升华本节活动主题。

点评: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一节综合操作内容的课,以畅想自己的未来为背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任务:(1)能够设置适当的纸张类型,调整页边距;(2)能够根据需要,插入文本框、艺术字、剪贴画等;(3)合理编排图文版式,使版面美观规范,分层明确,思路清晰。将教学内容细化,使学生能够逐一解决学习难题。

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学和小组探讨,参看《导学案》和教材,自主尝试完成任务。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任务,体现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内就能通过互帮互助“兵教兵”的方式得到解决。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在轻松有教育意义的气氛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作品展评时适时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小奖品或电子作品奖励,分为个人、小组奖励。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时,强调不能因为追求形式而增加花样,注意形式为主题服务。

本课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有教育意义。

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构建出信息技术教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它能让学生在任务探究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信息技术的价值,通过信息技术学习,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探究、创新、合作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六、评价标准

初中信息技术新授课“五环节”设计评价量表
指标
权重
指标要求
优秀
良好
合格
一般
情境导入,目标激趣
10
创设情景符合本课教学内容,知识与能力目标恰当、具体、可测,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
6
4
3
2
情景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自然生成
4
3
2
2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30
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分成3-4个小教学任务,让学生分小任务进行,体现分层次教学。
7
6
4
3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学习指导具体,方法科学有效
7
6
4
3
小组活动体现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机制健全,团队意识强,伙伴互助有效
8
6
5
3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参与其中,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8
6
5
3
组内质疑,合作交流
20
小组内合作形式多样,符合信息学科特点,参与面广,效率高
10
8
6
4
课堂资源多,有动态生成
10
8
6
4
点拨拓展,反思深化
20
教师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交流有互动、有生成、有结构。点拨简洁、透彻、明了
10
8
6
4
教师指导示范能力强,有良好的学科素养
10
8
6
4
作品展示,总结评价
20
学生作品展示得当,体现教学目标。
7
6
4
3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可利用口头或实践操作等形式检测课堂达标情况
7
6
4
3
教师及时点评,与本节教学目标对应,并注意反馈贯穿课堂始终。
6
5
4
3
总分

指标

权重

指标要求

优秀

良好

合格

一般

情境导入,目标激趣

10

创设情景符合本课教学内容,知识与能力目标恰当、具体、可测,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

6

4

3

2

情景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自然生成

4

3

2

2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30


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分成3-4个小教学任务,让学生分小任务进行,体现分层次教学。

7

6

4

3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学习指导具体,方法科学有效

7

6

4

3

小组活动体现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机制健全,团队意识强,伙伴互助有效

8

6

5

3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参与其中,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8

6

5

3

组内质疑,合作交流

20

小组内合作形式多样,符合信息学科特点,参与面广,效率高

10

8

6

4

课堂资源多,有动态生成

10

8

6

4

点拨拓展,反思深化

20

教师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交流有互动、有生成、有结构。点拨简洁、透彻、明了

10

8

6

4

教师指导示范能力强,有良好的学科素养

10

8

6

4

作品展示,总结评价

20

学生作品展示得当,体现教学目标。

7

6

4

3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可利用口头或实践操作等形式检测课堂达标情况

7

6

4

3

教师及时点评,与本节教学目标对应,并注意反馈贯穿课堂始终。

6

5

4

3

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