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法半夏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性,共同组成此化痰验方。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按揉这两个穴位,可以起到和二陈汤相似的功效。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 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此方法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 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