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荜生辉:谦辞,意思是“由于别人到了自己家里,或者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是自己非常光荣”。其中“荜”还可写作“筚”,“生”还可写作“增”。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老师的到来,使我们家蓬荜生辉。 ②把我的画挂在你们家里,一定会使你们家蓬荜生辉的。 后者是错的。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刚才王厂长的话,讲得很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 ②就说到这里吧,大家就全当我是抛砖引玉。 前者是错的。 鼎力(或“鼎力相助”):敬辞,意思是大力。 注意:只有在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多蒙鼎力相助。 ②我们是朋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后者是错的。 大作:敬辞,称对方的文章或著作。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大作已经拜读,很是让人感动。 ②奉上大作,请抽空一读。 后者是错的。 拙作:谦辞,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近日完成拙作一篇,请斧正。 ②你的拙作,独辟蹊径,文采盈盈,很是耐读。 后者是错的。 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以上不过是我的一点拙见,仅供参考。 ②说了这么半天,依我看,他讲的全是拙见。 后者是错的。 刍议:谦辞,指自己的议论。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大家畅所欲言,拿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但归纳一下,也还仅仅是个刍议,还有待完善。 ②听了大家的建议,很受启发,很受鼓舞,本人也想发表点刍议。 前者错。 光临 光顾 惠顾 惠临 这四个词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敬辞,都是称客人到来,成客人自己这里来。如果说有那么点区别的话,“光顾”、“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家对顾客;而“光临”的面就不局限于此。 以下几句话对这四个词的使用有对有错,请指出来。 ①明天你在家等候,我一定按时光临。 ②开业大吉,敬请光临。 ③我们一定提供最好的服务,欢迎各位光顾。 ④我长年光顾小店,能否给予优惠。 ⑤你们的服务很周到,下次我还惠顾。 ⑥日前惠临,失迎为歉。 ①④⑤用错了,其他都用对了。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如:承蒙惠允,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相信,我会珍惜的。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如:惠赠受到,不胜感激。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记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下面两个话中的“惠存”的使用,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我们将惠存各位的作品,作为纪念。 ②高丹君惠存。 前者有的是错的。 雅教:敬辞,称对方的指教。 如:弟子能有今天,多承雅教。 雅意:敬辞,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如:未能如约,有负雅意。 雅正:敬辞,意思是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如:奉上拙作,先生雅正。 奉劝:敬辞,意思是劝告。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我奉劝你少喝点酒。 ②感谢您的奉劝。 后者是错的。 斧正:敬辞,用于请人修改文章。也可以写作“斧政”。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我斗胆斧正了你的文章,请包涵。 ②奉上拙作,请斧正。 前者是错的。 赐;敬辞,指别人给的东西或好处。 如:厚赐受之有愧。 赐教:敬辞,给予指教。 下面两句话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赐教一年有余,那么已有长足进步。 ②望不吝赐教。 前者是错的。 赐复:敬辞称对方给予答复。 如:请即赐复。 赐顾:敬辞,称对方光顾。 如:欢迎赐顾。 垂爱: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如:承蒙垂爱,没世不忘。 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挂念关心。 如:承蒙垂念,不胜感奋。 垂问: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如:信中垂问之事,晚生难以言表。 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意思是在说,对方想自己询问,等于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如:欢迎垂询/垂询电话等。 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 如:家遇不幸,蒙您垂怜,晚生将尽快化解悲情。 承乏:谦辞,表示所在职位因一时没有适当人选,只好暂由自己承担。 如:我虽然能力有限,但考虑到尚未找到合适人选,所以承乏此职。 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 下面两个话中“笑纳”的使用,一对一错,请指出来。 ①略备薄礼一份,请笑纳。 ②恭敬不如从命,那我笑纳了。 后者的使用是错的。 哂纳:同“笑纳”,与“笑纳”稍有不同的是它属于“书面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