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象作文《在妈妈的肚子里》课堂实录 李慧霞

 清源渭水 2015-04-20

 

杭州市长青小学  

 

 一、照片激趣,了解胎儿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李老师想和大家分享几张有意思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猜猜是我们班的谁?不过,要先听清楚要求:最多有三次猜的机会,如果放到的正好是你的照片,你不能泄密,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那请看大屏幕!猜猜,他是谁?

生:陈煜杭

师:对了吗?如果猜对了,照片的主人公就起立,让大家来看一看。

(一生起立)

师:哎哟,脸的轮廓基本没变,只是长高长大了!来,说说照片上的你,那时多大?这是去哪玩的时候拍的呢?

生:是我小班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我去舟山海边玩的时候拍的。

师:那你脸上怎么了,黑乎乎的?

生:当时我哭着要买一个玩具,鼻涕眼泪沙子在脸上一抹就变成花猫脸了!然后爸爸就拍下来了。

(众生大笑)

这样连续猜了4张,照片基本上是幼儿园或者幼儿园之前的照片,了解照片背后的童年故事。

师:这些照片真有意思,虽然有些有点小遗憾,但也很可爱!再来最后一张,难度增大了!仔细看,她是谁?(出示一张婴儿照)

(猜了三人,都猜不着)

师:还是没人起立!看来都猜不出!揭晓谜底吧!请主人公起立!

(一生起立,众生哗然)。

师:哇!真难以想象呀。竟然是你?从那么胖的变成了这么瘦的。难怪大家都猜不出来呢!不过仔细看看,从你脸上依稀还能看到当年的模样。说说,这是你多大的时候拍的?你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生:(摸摸脑袋)记不清楚了,可能是1岁左右吧!

师:估计还没一岁,你看还在地上爬呢!还记得当时的场景吗?

生:是我在床上拼命地爬,好几次都险些掉下床来,妈妈就给我拍了照片。

师:是你自己记得的?

生:不是,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师:是呀,那时太小了,都记不住发生过什么。几个月的都记不住,更何况这时候呢!更小,小到当你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板书课题:在妈妈的肚子里)发生过什么事呢?

(生一片愕然)

师:哇,嘴巴都张得这么大,觉得很不可思议,是吧?

(生点点头)

师:没错,这节课,老师就是要带领大家走进妈妈的肚子里。那时候的我们,还只是一个胎儿,根本记不住发生过什么。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你看看你在妈妈的肚子是怎么样慢慢地、一点儿一点儿长大的,想不想看?

生:想!(异口同声)

(出示胎儿发育的系列图片,生看图,师边解说)

最初,你还是一颗小豆豆,安安静静地躺在妈妈的子宫里。第5周,你的心脏、脑部开始发育了。第8周开始,你的其他主要器官持续发育。长长粗粗的脐带让你和妈妈连为一体,所需要的营养都通过这根脐带从妈妈那获取。到了第9周以后,你的手指和脚趾都已基本发育,但都还连在一起,还不能分开,眼睛也还不能睁开。第12周开始,你喜欢移动胳膊,爱玩手指和脚趾,更喜欢吸吮自己的大拇指。第18周开始,你每天不停地转圈,翻筋斗,扎马步,一刻也不停歇,甚至拳打脚踢、大闹天宫。到了第20周,虽然你的眼睑依然紧闭,但是你的眼珠却可以转来转去了。到了第25周,你第一次睁开了自己的小眼睛,打量着周围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到了第28周,你的听觉已经很不错了,能够听到音乐、故事了,还可以听到爸爸妈妈的聊天了。第30周开始,你慢慢地把头转向下方,为出生开始做准备,随时都会用小脚使劲踢妈妈的肚子。到了第36周,你依然保持头向下的姿势,更加努力为出生做准备,都想迫不及待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了。终于,历经了九个多月的煎熬和等待,一个崭新的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出生啦!

(生静悄悄地看着,专注于画面。)

师:看了你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整个过程,哪些跟你原先认为的不一样呢?

生1:我原以为在妈妈的肚子里是看不见的,想不到是可以睁开眼睛的。

生2:竟然还可以听到声音,我以为是每天在肚子里呼呼大睡。

生3:想不到那些器官是一点一点慢慢长出来的,我还以为是一起长出来的。

生4:我还以为在肚子里会很不舒服,想不到还可以这么自由,还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师:是呀,太不可思议了!原来在妈妈的肚子里,竟然能睁开眼睛看到周围的一切,竟然能感受到光线,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竟然还能听到外面的声音,能听到爸妈的聊天、汽车的喇叭声、美妙的音乐等等。生命,真的太神奇了!

二、大胆想象,揭示秘诀

师:现在就让我们大胆地去想象,尽情地去想象,在妈妈的肚子里,可能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来,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师:(出示图片1)现在,你,就是这个小胎儿。仔细看看,大胆地想象,此时的你,好像在做什么呢?

生1:好像在开车。

师:你怎么觉得像在开车了?

生1:他的两只手像握着方向盘的样子。

师:你的想象真奇特!他握着方向盘可能会想什么呢?

生1:可能在想:嘿,前面是什么东西挡住我前进的道路了呀?

生2:可能想快点开,快点出来见见外面的世界。

生3:我觉得像在打太极,你看他摩拳擦掌的样子。

生4:我认为他正在练习高抬腿,两条腿一上一下的,飞快摆动着。

生5:看起来像在跳舞。

师:似乎还很享受这个舞蹈呢!哦,还有你也很想说。说吧!

生5:我觉得很像在攀岩,他面前的那根脐带,就像攀岩抓着的绳子,他想去抓着使劲向上爬。

师:老师发现你们都关注到了细节,手在干嘛,脚是怎么踢的,一系列动作又是怎么样连环发生的?这就是充分放大细节,(板书:充分放大细节)就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放慢,一步步呈现给大家。这可是写作的一个小秘诀,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充分放大细节)

师:(出示图片2)再来看这幅图,瞧,这时候的你,在干什么呀?

生1:在偷笑。

师:你是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在偷着乐呢?

生1:我觉得是听到了一段美妙的音乐在偷笑。

生2:应该是听到了父母的聊天,正在给他取名字呢,所以他偷偷地笑了。

生3:像是在做美梦,在梦中笑了出来。

师:的确很有这种味道,你看,嘴角上扬,眼睛还闭着呢!笑得这么开心,或许你还看到了什么或感觉到了什么吧?

生1:可能感觉到有太阳光照进来,很暖和的感觉。

生2:可能看到了梦中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模样,所以开心地笑了。

生3:可能还闻到了厨房里飘来的菜的香味。

生4:你看他有一只小手正在挠自己的小脸蛋,可能是觉得脸上有点痒,正在挠痒痒呢!

生5:我觉得是他爸爸在妈妈的肚子上亲了他一下,他还在摸着脸蛋回味呢!

师:哇,太有意思了,好温馨的场面!

师:同学们,我发现你们很会借助我们身体的一些感官来想象。没错,打开多种感官,(板书:打开多种感官)的确可以丰富我们的想象。要知道,我们身上的感官有很多,你看,有耳能听;有眼能看;有鼻能闻;有舌能舔;有手能碰;有脚能踢;还有全身的皮肤都有感觉。打开多种感官,这是我今天要传授给你们的第二个写作小秘诀!来,也齐读一下。

(生齐:打开多种感官)

三、拓展想象,突出趣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想象到了,原来在妈妈的肚子里,还可以这么有意思,这么其乐无穷!那么,在那漫长的九个多月中,除了这两张图片上的事,(点击出示图片)肯定还发生过一些别的特别有趣的事儿?(点击出示省略号)

师:你能不能借助这两个秘诀,想一想,在妈妈的肚子里还可能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四人小组里先说一说吧!

四人小组交流,师巡视随机点拨。

集体交流反馈:

生1:在妈妈的肚子里,每天还会把那根长长的脐带摇来摇去,好像在秋千一样,很好玩。

师:哇,连脐带也成了你乐此不疲的玩具!

生2:有一天,妈妈正在听音乐会,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美妙的音乐手舞足蹈,传来的音乐如果是舒缓的,我就慢慢地伸展胳膊手臂,如果是强劲有力的乐曲,我就跟着摇滚,使劲晃动着脑袋,到了高潮的部分,我还会不停地转圈!

生3:有段时间很流行跳骑马舞,每次听到那个劲爆的音乐,我就跟着跳起了骑马舞,可开心了!

生4:我很喜欢吸吮我的大拇指,就好像吃到了甜甜的棒冰一样,每天都要吃棒冰!

生5:我在妈妈的肚子里游泳,扑通一下,我好像跳进了一个大水洼,在里面摸爬打滚,最拿手的当然是狗刨式!

师:你们很聪明,几乎打开了所有的感官,有听到的,有看到的,有吃到的,有想到的,有碰到的,有踢到的。这么丰富多彩的想象,也让我感受到了你们天马行空的快乐!

四、课堂练笔,分享交流

师:同学们,想象,是一切灵感的源泉。只要你会想象,敢于想象,就能及时地捕捉到写作的灵感。现在,你只要抓住其中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像慢镜头一样放大放慢,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大家。同时,打开多种感官,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穿插运用其中,让我们读了你的文字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总之,就是充分利用这两个写作秘诀,把这件有趣的事儿写生动写具体写成段。希望你写的这件趣事是与众不同的!听明白了吗?

(生点点头)

师:明白了就把练习纸拿出来,老师给你们配点音乐(点击播放音乐: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转动起你手中的笔,将你的想象转化为文字吧!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很欣慰,在巡视中发现大家写的事都特别可爱,很有意思,我也忍不住要来写一段了!

师:差不多了吧?

生:恩!

师:好!都说好的作品要有人分享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来,请刚才老师给你打了五角星的那三个同学上台来。别的同学在下面仔细听,要知道,倾听是世界上最美的姿态!

五角星生1:(投影展示)突然,一阵优美的音乐传来,我听着舒服极了。于是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有时像在开动汽车,放佛按动了汽车的喇叭声滴滴——滴滴—”;有时又跟着音乐的节拍,quán打脚踢,好像在练习跆拳道呢!过了一会儿,音乐慢慢地停止了,我也累得睡着了,进入了甜蜜的梦乡,我梦到了我正在外面的世界里奔跑着……

师:哦,这个字不会写,现在老师帮你写上去了!对于你写的这段话,你自己感觉如何?

生:一般吧!

    师:这么谦虚呀!那来听听大家的评价吧!

师:同学们,老师想说,刚才你们的善于倾听已经让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姿态。其实,学会评价更是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和修养。你评价别人的文章,不妨围绕黑板上的这两点来说。比如他的哪个细节是不是放大刻画了,让你印象尤为深刻?比如他的字里行间是不是有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等等。

师:现在谁敢第一个来评价?

生1:我觉得她放大了细节。

师:哪个细节让你印象很深刻?

生1:就是按汽车喇叭这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刻,他写出了动作,还有听到的滴滴声。

师:聪明!你很会评价,很有智慧!

生2:还有她把自己梦到了什么都写出来了,很有意思。

师:是呀,这个细节也被放大了!

师:接下来听第二位同学的分享。

五角星生2:突然,外面传来了微弱的聊天声,仔细一听,原来是爸爸妈妈在聊天。我凑到了最旁边,侧耳听着。只听见爸爸说:这可爱的小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出生呢?”“我希望是个男孩儿!听到这,我用力地踢着妈妈的肚子,表示我的抗议,我可是小女孩呀!妈妈温柔地抚摸着肚子,笑着说:小东西在里头抗议呢!说不定是个女孩。女孩,我也很喜欢!”“那我们先给她取个名字吧!在爸妈的聊天声中,我觉得有点饿了,甚至都感觉到了美味的饭菜香扑鼻而来,我用力地拽着脐带,恨不得把美味佳肴全都拉进我的肚子里。

师:谁来评价?

生1:我觉得她用到的感官很多,有听到的、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很有意思!

师:有没有哪个细节让你觉得特别有意思?

生1:就是最后一个感觉到菜香,然后使劲拉脐带的那个细节,我觉得很搞笑,似乎她很饿了的感觉。

师:是呀,这就叫做充分放大细节,让你感同身受了那份饿!

生2:我觉得她把爸爸妈妈的聊天内容全写出来,很清楚,并且她听得不高兴了还会抗议,踢妈妈的肚皮这个细节让我印象也很深刻。

师:恩,你的意思就是说她把听到的、想到的、怎么做的都写出来了,并且放大了踢肚子的细节,是吧?

生2点点头

五角星生3:突然,一阵美妙的音乐环绕在我耳边,我便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跳了起来。嗯,左三圈,右三圈,再来个转圈……接着我又一蹦老高,在空中摆出了一个帅帅的姿态,然后随着音乐慢慢下落。随后我把耳朵贴到妈妈的肚皮边,听到妈妈说:这孩子真好动,一定很可爱!我心里乐开了花,于是,来了一段劲舞,我甩胳膊翻跟头,大闹天宫,只听见一阵惨叫传来……

众生大笑

生1:我觉得他写得很有意思!在肚子里跳舞,左三圈,右三圈,再来个转圈,这个细节放大了,好像真的在转圈一样。

生2:他还听到妈妈的夸奖也写了出来,并且他跳起劲舞之后,传来了妈妈的惨叫。很搞笑!

师:是呀,你看都可以拍成电影了。很戏剧化!不过,老师觉得这儿有个词得稍微改一下,那会更好。就是美妙的音乐环绕在我耳边这句话这个环绕改成萦绕会更好!

师:老师也想分享一下我刚才当场写的这一段:嘿嘿,妈妈,最让我觉得好玩的是您去医院检查的那天。医生用手电筒照在您的肚子上,我感觉到一道道亮光传来,黑乎乎的四周一下子亮堂起来。粗细不同、颜色各异的光线,让我觉得很好玩。我就像一只跟屁虫一样,好奇地跟着,光照到哪,我就跟到哪。啊!太好了!宝宝又开始动了!我听到您兴奋地叫着。我动得更起劲了,恨不得马上到外面去看一看!

师:也帮我点评一下吧!

生:我觉得你写得很好!打开了多种感官,有视觉、听觉、感觉,并且把跟屁虫的那个细节放大来描写,一会儿跟到这儿,一会儿跟到那儿,让我们读起来觉得很好玩。不过我觉得光线没有颜色各异的说法,可以把这个词去掉。

师:谢谢,你很会评价,先表扬再提建议,并且颜色各异这点提得很好!这是老师写的时候没有想到的,谢谢你,接受你的建议!

师:看来,交流大有好处,既能开阔我们的思路,又能让我们取长补短。不知你发现了没,刚才让我们觉得特别有意思的片段就是尽可能多的打开了各种感官,尽可能将一些有趣的细节放大再放大!

师:虽然刚才我们只分享了三位同学的,但是我相信别的孩子会写得更好!因为,好文章都是不断修改出来的!现在,请你修改一下你的习作,把你刚才没有想到的补充进去,看看你能否把其中一个细节再放大一点,或者再打开一种感官?

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师巡视。

师:修改好之后,你可以读给同桌听听,觉得对方写得比之前有进步就可以给他打个五角星。

师继续巡视

师:哇,你太有才了!老师觉得不把你的文章读出来实在是太对不起大家了——突然,传来一阵激动人心的声音,我以为发生什么事了。侧耳细听,原来是爸爸坐在沙发了看足球赛呢,妈妈也悠闲地坐在旁边吃水果。伴着解说员抑扬顿挫的声调,我也能感觉到这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比赛。哇,好——球!只听见爸爸大叫一声,紧接着传来一阵欢呼。我也情不自禁地猛踢了一脚,就像足球队员射门一般,可想不到传来的不是一阵欢呼,而是一声熟悉的尖叫……

师:怎么样?有才吧?

生笑嘻嘻地频频点头

师:那怎么没有一点表示呢?

众生热烈地鼓掌

师:你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太了不起了!

五、课外拓展,情感升华

师:老师不得不佩服我们班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原来在妈妈的肚子里,我们还可以这样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我们是快乐了,开心了,这可苦了谁呀?

生:妈妈

师:是呀,在那漫长的九个多月中,你和妈妈血肉交融,连为一体。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你的出生。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份美好的开始。传说,每一个即将出生的婴儿都会和上帝有一番对话。我们来听一听。

配乐图文欣赏《即将出生的婴儿与上帝的对话》:有一个婴儿即将出生……上帝回答说:你的天使的名字并不那么重要,你可以简单的叫她 ——

师:叫她什么呀?

生:妈妈

师:大声说出来,你可以简单地叫他一声——

生:妈妈(激动地)

师:妈妈,多么亲切的称呼!感谢妈妈,历经十月怀胎的艰辛,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感谢妈妈,充当我们的天使,永远保护着我们、爱护着我们!下课!

 

为这样的创意写作点个赞

福建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何捷

想象,是儿童的天赋,是优于成年人的特长;想象作文,是儿童写作教学领域的宠儿,也是最为常见的课型。李老师的这节想象习作指导课,是我们在内心呼唤已久的创意范例。

我们看到的想象作文课,大多有两种倾向。最为常见的就是漫无边际,让儿童随意发挥。这是打着“放胆”的旗帜,放任自流,放弃教师在儿童写作上应有的“教学主权”。其二就是带着脚镣跳舞,想象被教师的事先的预设严重束缚,儿童成为教师意志的代言。究其原因,此二者问题皆出于一处——教师在儿童参与想象习作过程中的指导不当。

李老师的这节课突破了上述的尘霾。她以富有创意的教学主题,清晰的教学设计,鲜明的教学主张,让整节课成为儿童驰骋想象,放牧言语的乐园,师生在同一时空中享受着想象带来的无以伦比的思维快感。李老师的教学指导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首先,注重方法的授予,让想象在纵情驰骋时不迷失方向。本案教学中,李老师在儿童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提示要注重“充分放大细节”,要留心“ 打开多种感官”,这两项指导实现了教学的有效。儿童的想象是纵横无忌的,但也容易偏离轨道。李老师的指导不仅让每一个儿童的想象都与众不同,也实现儿童对自我想象的思维导航,能更加主动,有针对性地在细节处展开想象。这样的想象指导,能够帮助儿童多渠道获得想象信息,借助信息,进行表象重组与加工。这样的想象作文课,有别于放弃指导、完全自由的作文课。它实现了“无拘无束想,有章有法练”(张光璎语)这一点,在课堂观察中可以明显感觉。我们提倡向李老师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放弃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提示,点拨,让儿童的言语表达与课堂教学的更加契合,让言语思维的发展理性且不失灵动。

其次,巧妙安排常识的介绍,让儿童在写作课堂上收益增值。“在妈妈的肚子里”这样一个充满神秘感,饱含趣味性的话题一出现,就牢牢地吸引了儿童。可见,教师在话题选择上匠心独运,下足了功夫。更让人为之称赞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安排了“胎儿发育”的常识介绍,让儿童在展开想象之前,补充了解相关的常识,这在其他想象作文设计中是极为少见的。作文指导课,承担起常识普及的教育功能,且与主题设计息息相关,这无疑让儿童在课堂教学中的收益增值。同时,这一设计正像电影中“墙壁上的抢”一样,和课末的情感渲染,起到互为呼应的作用。我们从这一设计上也能感受到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育人,以及她对儿童作为人的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这都使得这样一节趣味盎然的想象作文课,变得丰富与厚重。

第三,在言语表达中渗透爱的教育,让想象在情感的浸润下变得深沉与持久。在本案课末“课外拓展,情感升华”教学环节中,我们看到了愤悱的学习情态:儿童全身心投入,参与表达,催发情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体验到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背后蕴藏的情感源动力。这不得不说是李老师教学成功的又一体现。本案中的情感教育是伴随言语表达的全程潜在的,是课堂的“暗线”。没有灌输却已满盈,没有宣教却已抵达儿童心灵。我们相信,历经这样的体验,参与如此真情的表达后,儿童对“母爱”的理解将更深一层,更多一分。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所共同营建起来的情境教育磁场,也是儿童在自由表达,真情表达过程中发自内心的体验。课堂观察过程中,我们也不禁被孩子自然流淌的真情所打动,原来,真挚的情感是具有穿透力的,是心与心的共鸣,情与情的同频。

点赞,为这样的创意写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