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多点执业: 仅仅“简化手续”还不够

 北医徐国超 2015-04-21

医师多点执业,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浙江省和广东省相继实施多点执业新政,两省的医师多点执业不再需原医院审核同意,只需和医院“打个招呼”,由拟接收多点执业医师的医疗机构,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办理书面备案即可。浙江省的医师甚至连招呼都可以不用打。相较于国家层面的规定,显然,两省的医生多点执业流程更为简化,开放度也更高。

办医这事儿,仅仅吸引社会资本当然还不够,医疗服务的关键在于人,假如医护资源不能有效释放,社会资本办医显然难为无米之炊。由此而论,医师多点执业,其意义不仅在于医生职业更自由,而在于释放出更多医疗资源,加大医疗供给,从而以更加多元化的医疗服务形态,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

不可否认,从需要第一执业医院审批,到只需同意,如今甚至只要“打个招呼”,医生多点执业的口子,确是开得越来越大。医师多点执业这事儿,看来似乎是“万事俱备,不欠东风”了。

应该说,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新规,堪称给力和有的放矢,至少赋予了医生极大的自由权,并从政策上消解了医生对多点执业的后顾之忧。不过,假如认为只需“打个招呼”,医生便能彻底放开手脚,多点执业便能顺风顺水,或许也过早乐观了。

毕竟,在公立医院牢牢掌控主流医疗资源的当下,多点执业要想真的一点不看原单位的脸色,殊非易事。即便现实中,一些有能力的医生,其实已在市场驱动下通过变通实现了多点执业,但毕竟不普遍,也仅仅是释放了有限的名医资源。对于更大量的医护资源而言,多点执业仍然不无顾虑。

具体而言,既然医生的人事关系,仍要挂靠并由公立医院管理,就连考勤休假都要经医院统一安排,多点执业是不是真的只需“打个招呼”这么潇洒,恐怕还需拭目以待。事实上,所谓“打个招呼”,其实仍需做到知情和备案。换言之,医师若要多点执业,虽然从“审批”改成了“报备”,但若老东家执意不允,便擅自公开多点执业,恐怕仍不现实,也难以成为多点执业的主流方式。

至于“不影响医师职称晋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行,也同样需打个问号。当下的公立医疗体制中,职称晋升关乎医生的重大利益,其中的竞争甚至已超越医术本身,同样具备资历和资格的候选人,职称晋升的名额却有限,究竟谁上谁不上,本身就有很多人为因素,“多点执业”究竟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也就难以衡量。对于医生而言,在完成职称晋升之前,自然会倾向于规避“多点执业”这类不确定的风险。

最后,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医生自身工作负荷已相当大,能有多少精力用于多点执业,本身也需打上个问号。放在公立医院经营压力被重重分解到医生头上的背景下,从医院自身角度出发,仅仅通过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就不难彻底掐灭医生们“多点执业”的念想。

基于此,医师“多点执业”对于医疗资源的释放,固然值得期待,但如何让医师的自由执业真正无障碍,恐怕还不是“打个招呼”这么简单,而更需体制层面的真正松绑。

编辑: chenj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