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健】营养科潘永:祛湿从靓汤开始

 和善的爸爸 2015-04-22



  最近雾蒙蒙,雨霾霾,温暖的冬天就这么走了,湿哒哒的“回南天”来了。佛山市民有办法,衣服不干?有干衣机;地面湿?除湿机上。那对付身体的“内湿”呢?

  每年春季部分市民会因为体内“湿气”而变得容易疲累,身体容易出现各种毛病。针对春天的“内湿”,佛山市中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潘永主任中医师有好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淮山、扁豆、薏米、赤小豆、茯苓、木棉花、党参、淡菜、眉豆等食品来健脾祛湿,少吃生冷瓜果,忌喝冷饮。”


  据潘永介绍,如何祛湿是每年春季“回南天”的食疗主题,此外,春属木入肝,疏肝理气,改善抑郁或烦躁的情绪也是食疗中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冬受于寒,春必病温”是指冬天不慎受寒不一定即时发病,而是潜伏在身体内部,成了“伏邪化热”,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万物复苏,阳气上升,带动体内潜伏化热的邪气而发温热之病。岭南地区阴雨绵绵的“回南天”与“倒春寒”时时交替“施虐”,这时人体最易感到困顿不适甚至发病。

  潘永指出这段时间应注意以下几点:饮食要清淡,作息顺应天时,衣着不易减得太快。天人相应,外部湿邪引动体内湿邪,内湿与外湿交困,人体易感困重不爽,头重如裹,疲倦乏力,肌肉酸疼,提不起食欲,大便也常不成形甚至拉稀,有的还出现湿疹、癣等皮肤病。因此,饮食上要注意疏肝健运脾胃,祛湿利水。家庭可以煲木棉花土茯苓赤小豆汤、茵陈水蛇汤、花生眉豆煲鲫鱼汤、山药芡实薏米粥等祛湿药膳。下面一起来看看四款老少咸宜的食疗汤(粥)做法吧。



木棉花土茯苓赤小豆汤

  材料:瘦肉100克、赤小豆50-80克、土茯苓50克、木棉花3-4朵,姜3片,陈皮1片,红枣5枚去核。
  做法:
  1.将土茯苓、赤小豆、木棉花、土茯苓和赤小豆洗净浸泡一会儿备用;瘦肉切成小块飞水洗净血沫。
  2.将材料放入砂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调成文火煮1小时左右
  3.放入适量盐即可。




茵陈水蛇汤

  材料:去皮水蛇1斤、茵陈50克、陈皮5克、生姜3片,红枣5枚,盐适量。
  做法:
  1.将去皮水蛇洗净后用飞水过备用。
  2.茵陈,红枣去核,生姜与陈皮分别洗净;
  3.将瘦肉、生姜、茵陈、陈皮、红枣放入,文火煲1小时,加入盐调味即可。


花生眉豆煲鲫鱼

  材料:花生30克、眉豆50克、鲫鱼400克,姜3片,陈皮1片,盐适量。
  做法:
  1.将花生、眉豆泡水备用;
  2.鲫鱼去鳞洗净后,用约50°食用油微微煎鱼身两面;
  3.待鱼煎好后,放入冷水,将花生、眉豆、陈皮、姜片放入,先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半小时放入盐调味即可。


山药芡实薏米粥

  材料:薏米50克、芡实50克、淮山片(干)50克、粳米150克。
  做法:
  1.将薏米、芡实、淮山、粳米洗净;
  2.将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煮熟;
  3.加入少许盐即可。


  以上的汤都有陈皮、生姜,可见它们都是健脾醒胃祛湿的重要材料,在煲汤时随手都可以加入。茵陈是疏肝利湿的好手,薏米可以清胃热利湿,芡实可以补肾固摄利湿。
近期保健小贴士

  潘永提醒,根据子午流注,夜晚11点钟就进入胆经肝经循环时辰,按时休息睡觉就是最好的养肝方法,不要熬夜追星煲剧,在网络上拼了身体输了本钱。
  另外,“未吃端午粽,棉衣不能送”,衣服不要减得太快了。春寒料峭,早晚温差大,阴晴不定的回南天,身边还是常备一件春秋衫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