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佛造像北魏系列欣赏(之一)

 nzpeach 2015-04-22

1.皇甫德造像

北魏精景明二年(公元501年)

残高73厘米,宽68厘米。

河南辉县出土,现存辉县百泉碑廊。


皇甫德造像,石灰岩雕造,为河南北部北魏时期流行的背屏式三尊造像。造像主尊颈部以上残损,从现存的部分看,为一佛二菩萨造像,主尊结跏趺坐,身躯修长,平胸削肩,身披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右边衣襟甩向左肘,在身前形成“U”形衣纹,胸前束带打结下垂。右手屈肘于胸施无畏印,左手握衣襟。二菩萨手捧花蕾站立于两侧,头部均残毁,右侧菩萨残存有桃形头光。帔帛绕肩在两腿间交叉后上扬绕肘外飘,下着长裙紧贴躯体。削肩平胸,亭亭玉立。长方形佛座正面中间刻一夜叉托举博山炉。两边刻头戴高冠、上穿宽袖短襦、下着长裙的供养人8身,均有榜题。

背光后面上部残存浮雕少许,从残存部分看,应为交脚而坐的弥勒菩萨和半跏思惟菩萨,其下刻供养人像四层,均有题名。最下层刻造像题记:“景明二年□□/五日清□□/佛弟子□□□/□□□□□/人造释迦像/一区愿皇帝/陛下□□□/众□□□自/与菩□□□/侍佛□□□/若□□□□/从□□□□/求如愿。”两侧面上部刻升龙,现仅残存龙身的一部分,下部雕刻供养人像。

2.张难扬造像

北魏景明思四年(公元503年)

高140厘米,宽90厘米,厚33厘米。

厚存地不详,新乡市博物馆早年征集,现存河南博物馆。

张难扬造像,又称“张难扬等八十人造像”,石灰岩质。除背屏顶部边缘及造像面部有剥蚀外,保存基本完好。莲瓣形大背光前雕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高肉髻,额上正中发纹呈右螺旋涡轮状。面相清瘦,颈部细长,胸部扁平,两肩削窄,身躯修长。上身穿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右侧衣襟甩向左臂绕肘外飘,腰束带打结下垂,下身着裙,裙裾呈燕尾形覆于座前。双手施无畏与愿印。二胁侍菩萨,头戴花瓣式宝冠,面相与主尊相同,清癯秀丽。桃形头光内饰忍冬纹。上身袒露,颈戴桃形项饰,帔帛绕肩下垂,帛带在两腿间交叉,然后上卷肘外飘,上卷处显露折角下着长裙,双手捧花蕾恭敬而立。莲瓣形背光雕刻精美,从里向外分四层以细窄带隔开。内层椭圆形头光为高浮雕莲花瓣图案。其外为桃形,内饰剔地平面浅浮雕坐佛九尊,形象及服饰与本尊造像相同。第三层刻飞天六体,头束发髻,面型清秀。上身穿宽袖短襦,下着长裙,裙裾裹足。两腿曲蹲成跪姿,双手平伸作舞蹈状。宽大的天带向后飘扬,似从天宫飞降,轻盈婀娜。最外层刻火焰纹。在佛与菩萨之间,各刻一供养人像,头梳发髻,戴冠,上穿交领短襦,下着长裙,手持莲花,面佛而立,神态虔诚恭敬。其上方分别有榜题,左为“开佛光明主张难扬一心供养佛”;右为“双开菩萨光明主郭万嘉”。长方形佛座中部阴线刻一博山炉,两旁刻二供养人,亦有榜题。

背光后面顶部刻释迦多宝并坐像,其下刻“景明四年,下张村合邑捌拾人为皇帝造石像一躯”的题记和供养人像,像榜刻提名。两侧面上部各刻一龙,龙首向上,下部刻结有果实的忍冬纹。该像虽然原存地不详,但其造像形式和造像风格都与皇甫德造像相近,铭记中的“下张村”有可能就是辉县东部的“张村”,与阎勍之造像的原存地“沿村”(亦即铭记中的“阎村”)相距很近,且均与新乡相距不远,故推知在张难扬造像亦应原存于辉县张村。

3.阎勍之造像

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

残高182厘米,宽91厘米

原存河南辉县市常村乡沿村,现存河南博物馆

阎勍之造像,又称“七十二供养人造像”,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石灰岩雕造。该造像损坏严重,莲瓣形背光从佛头上部残损。佛两侧的二菩萨造像,不知何时何故被凿毁,仅剩一佛伴随两则粗糙的凿痕。主尊高1.36厘米,头梳高髻,面相清瘦,颈直且长,两侧削窄,胸部扁平。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衣纹呈直平阶梯式。右边衣襟甩向左肘外飘。右手屈肘胸施无为畏印,左手下垂握袈裟一角。下着长裙,裙褶稀疏,跣足站立。长方形坐前刻两条螭龙,龙首相对。残存的莲瓣形背光分四层雕刻:内层椭圆形光用浅浮雕莲瓣装饰;桃形头光内刻七佛,尚存四尊;其外层刻飞天伎乐,仅存右侧三身,头梳双髻,上着短襦,长裙裹足,天带绕臂后飘,姿态轻盈。或吹长笛,或击腰鼓,或弹琵琶;最外层刻火焰纹。在佛之右边,刻一组供养人像,主人头戴高冠,手托博山炉,上穿宽袖短襦,下着长裙曳地,脚著云头履,站在莲台上。其后跟随一仆人,手持华盖,头梳丫鬓,上穿短襦,下着长裤,双膝用带系扎,显出上小下大的喇叭形裤管,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情趣。其下榜题“佛光明主阎勍之”。

背光背面上端残存一部分造像记:“景明四年十月七日/共□□□□阎村/邑子七十二人等为皇/帝已□造石像/一区夫释迦□ /积善非旷却修妙/果非当今是以□/像流布□世教化/修缮者天堂不□/□自至□罪着可/□□□涂/□□由人弘法/□□勿邑子七十/□□□寺处俗名/□□□□祚之/。”在造像记下面刻供养人九排,每排八人,或头戴风帽或梳惊鹄髻,上着宽袖短襦,下着长裙,脚著高履,手持莲花供养,像旁均有题名,多为阎姓邑子和维娜。背光两侧面上部各刻一条螭龙,中间刻卷草纹,卷草与忍冬间配果实,边缘饰以连珠纹。下端刻二供养人像,有榜题。

4.摩崖线刻观音经像

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

高120厘米,宽150厘米。

博爱县青天河水库上游大峡谷的悬崖峭壁上,原址保存。

沿博爱县青天河水库上游丹河大峡谷上朔2千米,由一座高耸入云的自然山体,山体顶端有一突起的山峰,湍急得的丹河从其前流过。站在河之对岸仰望整个山体,就像一尊端坐的大佛,当地人称之为天然大佛。摩崖线刻观音经像就刻在大佛的胸部,距下面丹河河面80米处,故又有佛抱观音之说。这里悬崖如壁,丹水涛涛,地势十分险峻,古代通往山西的要道之一——丹道就从这里经过。摩崖线刻观音经像就是北魏永平二年修凿丹道时所刻。

线刻观音像摩崖,是利用一块自然岩石凿成“┌”形崖面,其上有一檐石,保护崖面不受雨水侵蚀,摩崖中间线刻观音像,头戴花蔓冠,冠中刻一饰莲瓣形背光的立佛。冠两边的宝缯向两侧平伸折角呈“S”形下飘。观音面相长方,有八字形胡须。颈佩桃形项饰,两肩部佩圆形饰物。宽大的帔帛绕在肩腹前穿壁环下垂至膝际后上扬,一条穿左肘形成环形后回绕沿体侧下垂,一条绕右臂向外飘扬左手持忍冬荷叶屈肘于左胸前,右手执莲台下垂,两腕均戴手镯。下着长裙,跣足立于覆莲座上,脚趾向外。身后有圆形头光和莲瓣形背光。上游帷幔装饰的方形华盖,华盖四角饰山花焦叶和下垂的幡带。像之左刻“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第廿四”以及修丹道的经过,正书,10行,行10至39字不等;右刻参与施工的军队将领名单等。全文保存完好,共432字,一字不缺。其“字体略带隶书遗意,刀锋犀利,字形俊秀,为流传魏碑之上品”。录文如下:

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第廿四/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佛弟子清信士建等庸软忝处朝末猥蒙所遣通治丹道卅二难从南至北造作垂讫会/遇此难其侧有自然石堪可造灵容遂发微心刊造观世音像一区并注观世音经序首一/启欲令路人憩息之暇因生礼诵敬拜赞读靡不感悟经云福不唐捐可谓妙旨之明验后愿斯/道坚固永无亏损使行士驰途坦然无碍所愿如是其道以大魏永平元年冬十有一月建功至二年/春二月成讫凡用夫四千其日九旬/南无观世音菩萨消伏一切毒害行人见者亦发菩提心/厉威将军覆津太守监治道都将/员外将军都副将武功蘇建/大魏永平二年春二月造。长史赵郡李雍司马渤海高成,主薄兼长史间茂,长史汝南周祐,司马新平冯珎,主薄带军主广平司空湛,当此难军主赵郡刘运,军主颖川郡郭龙远,匠潘惠孙造,军副韩道遵,幢主张俱罗兼主薄令史贾顯,军副令史王万兴,军副令史李檦,军副令史郭达,军主令史田顯

这则摩崖刻经虽然只是刻出了《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第廿四》卷首部分,但却是目前发现的有确切记年的时代最早的刻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所记北魏永平元年冬至永平二年春(公元508~509年)4000兵士历时3个月修建丹道的经过,是研究当时丹道修筑情况不可多得的资料。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对此评曰:“产生于1500年前的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是非常珍贵的遗产。像这样面积大、文字多、保存完好、历史久远且图文并茂的线刻,在全国实属罕见,确实引人入胜。石刻的线条、轮廓、字体都是纯正的北魏风格。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准确、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修筑古丹道的情况,从而成为研究北魏历史的一个窗口。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中“佛弟子清信士建”即后文中所记的“厉威将军、覆津太守、监治道都将、员外将军、都副将、武功苏建”。苏建,史书无载,其所任官职,据《魏书·官氏志》载:“厉威将军”官阶列为六品;“员外将军”官阶列为第五品中。“覆津”,地名,在今甘肃省武都县治。“太守”,官名,春秋时初置,为武职,以防守边郡,后渐为地方长官。秦以郡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每郡置“郡守”主之。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历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时设州渐多,郡所辖区域日益缩小,州郡区别不大。北魏时,下郡太守官阶六品,中郡太守官阶五品。“都副将”,“都”是军队建制单位,“副将”乃一军之副统帅。“武功”,是为奖励军功所设的爵位,汉代创立武功爵,北朝沿边。由此可见,苏建是一个官居五品的将军,也是这次修筑丹道的最高统帅。

关于题名中的其他官职,据《中国历代官称辞典》载:“长史”,官名,战国秦置。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各置“长史”一人,均秩千石,其职掌为“署诸曹事”,任职颇重,号为三公辅佐。南北朝沿置不改。两汉时,与少数民族接邻各郡亦置“长史”之官,以辅佐太守掌一郡之兵马。“司马”,为军府之官,在将军之下,总管军府,参与军事谋划。“主簙”,官名。战国时,秦国“郡守”之佐官,掌文书及处理日常事务。汉代中央及郡县均置此官,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魏晋以后,渐为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的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理事务。“令史”,官名。汉代“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属均置令史之官,为辅佐“三公”之书记官,掌全部文书。“军主”,官名。三国时置,为统兵官。南北朝时期,对一军的主帅称军主。题名中的“当此难军主”即指修筑北魏摩崖造像附近丹道兵士的主帅,并非修筑丹道“卅二难”兵士的主帅。据《魏书·蠕蠕传》载:“始立军法,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由此可以,此次修筑丹道的4000人,是由4个“军”组成。军主即管理千人的将领,幢主即管理百人的主帅。

丹道因丹河而名,为古时官道,在丹河峡谷内长约30公里,是当时晋豫交通要冲,古丹道北通山西上党,东接华北平原,南经孟津渡口进入伊洛平原,是北魏时洛阳通往平城(今大同)的重要通道之一。博爱境内现有4处丹道痕迹:一处在许弯村南丹河东岸的山腰上,长约2千米、宽0.5~1.5米,蜿蜒曲折,修筑痕迹明显:一处在天井关:一处在青天河景区西岸山崖上:一处在北魏摩崖造像附近。天井关是丹道上的一个重要关口,为太行八陉之一,地势险要,是历史著名的古战场。战国时的秦赵之战、后汉阳夏侯冯异攻天井关拔上党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曹操北伐叛将高干经此并著《苦寒行》。有关天井关的文献记载较多,刘歆《遂初赋》:“驰太行之险道,人天井之高关。”《水经注》:“丹河又东南历西岩下,大泉涌发,洪流巨输,渊深不侧。”“白水又东与天井西水会焉,水中天井关。”《后汉书》注曰:“太行山上天井关,有天井泉水三所。”即现在的大姑窑、二姑洞、三姑泉。三姑泉就是历史上的:“天井”。造像记文中所谓的“通治丹道卅二难”,实际就是修筑丹道中的32处较大的工程,其中也应该包括丹道上的主要关塞,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修筑丹道的兵士,有可能就是驻守天井关的守军。

沿丹河南下到下伏头河段,有石佛滩摩造像。石佛滩摩崖造像龛开凿于隋大业十一年至十二年(公元615~616年)间,延至唐开元年间还有开凿。初创时为隋朝皇家所封“同义寺”,现存造像龛59个,造像82尊,造像题记10分,分布在南北长约100米、高约50米的悬崖峭壁上。佛龛高20~100厘米不等,均为尖楣圆拱龛,有龛梁和龛柱。大部分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也有内雕一佛或一菩萨者。这处隋代摩崖造像是河南现存的几处隋代造像之一,与龙门石窟,灵泉寺石窟隋代造像不尽相同,其地域特征较为突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研究隋代造像重要的实物例证。

5.王毛郎造像

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

通高219厘米,宽118厘米,厚26厘米

原存辉县市吴村乡山阳村,现存河南博物院。


王毛郎造像,又称“山阳村造像”,石灰岩雕造,为莲瓣形座高51厘米、宽84厘米、厚54厘米。主尊高肉髻,面部残泐,大耳贴面,削肩平腹。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右边衣襟甩向左肘下垂,衣纹呈阶梯式。内着饰有菱形纹的僧祗支,胸前束带打结下垂。右手屈肘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握衣襟。下着长裙,裙裾外展呈燕尾状。跣足立于长方形台座上。二菩萨面部均残损,戴宝冠,宝缯垂肩,尖桃形头光内刻忍冬纹,袒上身,帔帛绕肩在肩部形成翘角,下垂至腹前交叉穿环至膝际上扬穿肘下飘至座。下着长裙,裙褶用阴线刻出。左侧观世音菩萨右手握莲蕾屈肘于胸前,左手下垂持净瓶。右侧大势至菩萨双手握莲蕾屈肘于胸前,均跣足立于仰莲狮子座上。下部的长方形台座之正面中间刻博山炉,下饰莲花。左右各刻供养人3组,除左边第一组为僧人手提油灯供养外,余皆头戴小冠,褒衣博带,手持莲花作行进状;身后一头梳丫髻,着短襦长裤的仆人持伞盖紧随。每组供养人旁均有榜题,左边3组分别是“比丘道显供养佛时”、“唯那王孙祥”、“唯那王起”,外边沿刻有“□有人铁刑僧人名者世……帛依寺主王胡”。右边3组分别是“都唯那王还香”、“唯那马表”、“唯那张妻前”。背光雕刻繁缛华丽,从里向外分为4层,内层为主尊头后的莲花瓣,其外为主尊的尖桃形头光,内刻禅定坐佛7尊,在头光的尖端刻二龙交缠,龙首相衔,其上刻一丫髻童子;第三层刻伎乐天人6身,或弹奏乐器,或翩翩起舞,姿态各不相同。“飞天的足尖自裹覆的裙摆中露出,身下有小块云朵。这种乘云的飞天成为其后的固定样式,云的表现亦逐溅变得长而华丽”。
尖端处刻一夜叉双手向上托举博山炉;最外层刻火焰纹。

背面为减地线刻,上部刻一盝顶帐形龛,龛内刻弥勒菩萨头戴宝冠,宝缯向左右两侧外展折角下垂至肩,肩上有卷曲凸起的垂发,戴桃形项饰,宽大的帔帛在肩部形成翘角,下垂的帔带在胸前交叉穿环至膝际上扬绕肘飘下,下着长裙,裙褶繁密外展成燕尾状。右手屈肘于胸侧,手握花蕾;左手剥蚀不清。龛左榜题“熙平二年□□邑子七十人等为皇帝造像”。龛左右各刻一组礼佛图,由于剥蚀较甚,人物形象模糊不清。龛上刻一株树杆粗大、枝繁叶茂的龙华树,叶如羽翼,果似茄形,果上有鳞状纹。这种树在北魏晚期的造像中多有出现,神龟正光年间(公元518~525年),在树之顶部增加了“衔蛇之鸟”图像。龛顶两边各刻一神人托举一圆,圆内一饰金乌,一饰蟾蜍,分别代表日月,表现的是弥勒上生兜率天宫。龛下正中竖刻一列6个尖楣圆拱小龛,龛内各刻一禅定坐佛,佛座下饰忍冬莲花。两边各刻供养人像6排,均有题名,多为王姓邑子。背光两侧面上部刻龙,龙首向下与中部的忍冬图案相连。下部刻供养像,左侧刻3组,形象与装束同座前供养人。上一组形体较大,榜题“开佛光明主王毛郎鹰门令”;下两组身材较小,榜题“七佛光明主王秋”;“菩萨光明主……”。右侧4组,上一组身材高大,榜题“开大斋主王局仁供养”;下3组榜题“弥勒光明主李佰洛”;“都唯那王世珍”等。

6.孔惠超造像

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

通高206厘米,最宽处97厘米,厚15.5厘米。

原存地不详,开封市博物馆早年在豫北征集,现存该馆石刻碑廊。

孔惠超造像,石灰岩雕刻,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立像。背屏

下有长方形座,高27.5厘米、宽71~73.5厘米、厚29厘米。除背屏顶端及右菩萨座有少许残损外,保存完好。

主尊高121厘米,两肩宽28厘米。螺旋式高肉髻,额上发纹呈右旋式波浪纹。头高24厘米、宽15厘米。面相长方,大耳贴面,削肩平胸。着双领下垂式通肩大衣,内着僧袛支,右侧衣襟甩向左臂绕肘沿身侧下垂。腹前衣纹呈“U”字形有序排列。下着长裙,裙褶下沿微向外分开,飘逸潇洒。右手屈肘于胸前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掌心向内施触地印。跣足立于长方形台座上,座上方佛足间及足外侧刻3个圆形莲花图案,这种装饰在同时代的石刻造像中极为罕见。二菩萨头戴宝冠,宝缯向外伸展折角下垂至两肩上部。有桃形火焰纹头光。头部高15厘米,两耳间宽9厘米。面相与主尊相同,颈长且直。左侧菩萨高88厘米,上身赤袒,宽大的帔帛在两肩形成翘角,胸前下垂的帔带在腹前穿璧环后垂至膝际,然后上扬绕肘沿身侧下垂。右手屈肘于胸,手腕及手残损较甚;左手下垂握善锁。下着长裙,裙褶用阴线表示,稀疏流畅。腰束带。跣足立于仰莲座上。座高7厘米、宽12.5厘米,足部及座之上部残损。右侧菩萨高89厘米,宝冠右侧有残损,上身赤袒,宽大的帔帛绕肩下垂至膝际上扬穿肘沿体侧下垂。双手捧莲蕾屈肘于胸。跣足立于仰莲座上。座及菩萨右下侧残损较甚。

莲瓣式背屏雕刻华丽,分5层雕刻,层于层间以细窄带分开。内层为主尊的椭圆形光头,内饰莲花瓣图案;其外为桃形顶光,内刻禅定坐佛9尊,有桃形头光和莲瓣式背光。高肉髻,面相长方,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手施禅定印,结跏跌坐于覆莲座上。间饰荷叶及忍冬纹。第三层顶端刻一佛结痂跌坐于覆莲座上,手施禅定印,有桃形头光和花瓣式身光。左右各刻飞天4身,上两身为供养天人,一手托钵盂,一手前举。下6身为伎乐天人,或吹竖笛,或吹横笛,或吹笙,或吹埙,或翩翩起舞。均头梳发髻冠,上身赤袒,天带绕肩在头后形成尖桃状,然后穿肘向身后飘扬。下着长裙,两腿屈回呈跪姿,裙裾裹足向后飘荡。上身后仰,姿态优美,有迎风飞降之感。天人下方刻流云。第四层仅露出上部,顶端刻一禅定坐佛,左右各刻一身飞天,装束姿态与第三层相同。身下饰流云和摩尼宝珠。最外层刻火焰纹。顶部边缘有残损。

上方形座之正面,中刻一夜叉托举博山炉,左右刻二供养比丘,身披袈裟,下着长裙曳地,脚著云头履面内而立。一手握莲蕾屈肘于胸前,一手握物前伸。身后饰莲花忍冬。前有榜题,左为“比丘僧邑师法聪供养时”,右为“比丘僧惠通供养时”。其外侧各刻一供养人像,均头戴小冠,着交领大衣,脚著云头大履,手持莲花面内而立。身后一仆人手捧供物紧随其后。前有榜题,左为“主为上毋西征大将军府长史军主兼中兵参军柳□□”;右为“七佛光明主郭□□供养时”。

两侧面下部各刻一护法蹲狮,昂首翘尾,髭毛后飘,抬足张口,口衔忍冬。其后刻荷叶莲花,从莲蕾上部伸出两枝忍冬组成8个环形图案,图案中间刻出果实。上部刻一龙,龙首向上,龙尾与缠枝忍冬相连。

背屏背面上部刻五脊屋形龛三间,脊上饰鸱吻。中间龛内饰帷帐,内刻交脚弥勒,头戴宝冠,宝缯外展折角下垂至肩,有桃形头光。面相长方。宽大的帔帛在肩部形成翘角,下垂至腹部交叉,然后上扬绕肘外飘。下身着裙,交足而坐。手施说法印,表现的是弥勒菩萨在上生兜率天宫为众生说法。左右两龛内各刻一供养菩萨,均有圆形头光,帔帛绕肩下垂至膝际交叉上扬穿肘外飘,手托供物面内跣足立于莲花座上。屋形龛外左右各刻一供养人像,右侧为供养比丘,身着袈裟,手执莲花面内立于仰莲座上。左侧供养人着双领下垂式大衣,下着长裙面内而立。周围饰莲花忍冬。屋顶之上刻4身飞天乘云飘舞,最上端刻一禅定坐佛,有圆形头光和身光相连。屋形龛下横列10排供养人,自上而下第一排刻礼佛图,正中刻一夜叉托举博山炉,旁饰花蕾忍冬。其左刻礼佛图一组:前者形象高大,头梳发髻冠,褒衣博带,长裙曳地,手执莲花面内前行。身后二仆人身材低矮,头梳丫髻,上着短襦,下着束膝裤,前者持伞盖,后者持团扇均作行走状。前有榜题两行:“开弥勒光明主孔惠超/息□□□上父侍佛时。”后有造像记一方,高19厘米、宽12.5厘米。正书4行,多模糊不清,隐约可见首行记有“熙平二年岁在丁酉十一月廿二日”的纪年。其右刻礼佛图两组,人物形象和装束与左边礼佛图一样,前组刻榜题两行:“开佛光明主北修武/大仕张文兴”;后组榜题“都邑中正孔□□”。第二至第九排刻供养人像,均头戴小冠,褒衣博带,长裙曳地,脚著云头履,手执莲花面内而立。像旁均有题名。最

下一排刻佛传故事,左刻一头大象缓缓行走,象背负莲花宝座,左前方一人手握棍棒赶引,后面一人手握树枝紧随,均着交领短襦长裤。右刻一株菩提树,远处山林起伏。树下一人头梳发髻,着交领短襦长裤,左手下垂,右手上举握树枝,从画面中三人均着短襦长裤看,应为男子形象,反映的应是须达拿太子施象的佛传故事。孔惠超造像的雕造年代为熙平二年雕造,但与熙平二年王毛郎造像相较,除了两侧面雕刻有相似之处外,无论是造像题材还是艺术风格,二者都有所不同,可认为是熙平年间出现的另一种风格。然而,如将该造像纳入到河南北魏三尊像中来考察,不难发现其造像风格应晚于熙平年间而属孝昌之后的作品。我们将孔惠超造像与现藏美国圣弗兰西斯科亚洲美术馆的永熙二年(公元533年)赵见憘造像相比较,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基本相似,如莲瓣行背屏造形、佛和菩萨的面部特征、装束以及背屏正面的雕刻题材和风格等,尤其飞天的造型和身下长而华丽的云朵,二者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后者菩萨座仍延用正光以前的莲花狮子座,但狮子的身躯已变得细长,主尊身前的衣纹更显规整繁缛,且身前多出下垂的裙带。前者背面上部雕刻交脚弥勒,仍延续着正光以前的作风,而后者“背面的浮雕内容亦起了变化,长时间的中心交脚菩萨像消失了,代之以如来像,其两侧表现的是维摩诘和文殊的对问场面” ①。从这些相同和不同的变化中,可看出北魏晚期造像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说明孔惠超造像在这种演变中要早于赵见憘造像。另从孔惠超造像背屏上部弥勒龛下左边礼佛图前榜题有“开佛光明主北修武大仕张文兴”,这里的“北修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修武县”条:“修武县,古宁邑,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汉置县,后魏分置北修武于山阳。”据《修武县志》载:“孝昌二年(公元526年),以地形将修武分成南修武和北修武,南修武城设在今获嘉县宜阳驿,北修武城设在今修武县李固村。”由此亦能说明孔惠超造像的雕刻年代是在孝昌二年之后,或可说是完成于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之后。

7.交脚弥勒造像

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

通高34.5厘米,宽19.5厘米,厚9.2厘米。

1980年偃师市小湾村出土,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

交脚弥勒造像,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造像,红砂岩雕造,保存完好。造像正面刻弥菩萨及二协侍,主尊弥勒菩萨头戴花冠,冠前正中饰一禅定坐佛,冠两侧的宝缯勒向外伸展飘荡。面相丰满敦实,大耳贴面,微露笑容。颈佩璎珞项饰,两肩有圆形饰物,臂戴钏环。上身赤袒,胸部微微隆起,帔帛绕肩在身前交叉穿环下垂,然后上扬绕肘外飘。下身着裙紧裹两腿,右手屈肘于胸前,手指向上施无畏印,左手抚左膝,交足坐于高台座上。两足间刻一半身力士,双手举托弥勒双足。足外左右各刻一身供养人像,均跪于地,双手合十作供养状。主尊身后椭圆形头光内雕禅定坐佛五尊,其外的莲瓣形背光饰卷草纹。二菩萨紧贴主尊背光边缘,尖桃形头光仅露出一半,头戴宝冠,面相剥蚀不清,帔帛绕肩在前交叉穿环,下身着裙,足而立。下部方形束腰须弥座下设四足踏床,后面左侧床足残损,这种四足踏床与北魏早期的金铜造像相同。

背面中部凿一尖楣圆拱形龛,龛柱上端饰莲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主尊高肉髻,面相方圆,有圆形头光和莲瓣形背光。着低领通肩袈裟总覆两臂,双手袖于衣内,禅定坐于方形台座上。二菩萨着菩萨装,双手握莲蕾屈肘于胸前,侧身面佛而立。龛外左右及上部刻带有背光和头光的禅定坐佛21尊以及龛楣上方听法比丘4身。

关于该像的雕造年代,我们可以从造像题材和艺术风格来进行分析,北魏迁都洛阳后,以洛阳龙门为中心的佛教造像开始盛行,民间石刻造像虽然在风格上与石窟造像有所不同,但在造像题材上仍受石窟造像的影响,此时以交脚弥勒为主要题材的造像,在中原地区较为流行,龙门石窟北魏太和至神龟年间的造像中多有出现。在艺术风格方面,此尊造像的弥勒形象与龙门古阳洞北壁孝明时期的交脚弥勒相似。莲瓣形背光和背光上的忍冬纹饰,是北魏景明前所常见,主尊外展飘荡的宝缯以及方圆敦实的面相与景明至神龟时期造像相似,尤其是低矮的床榻式束腰须弥座,在北魏太和年间的金铜造像中较多见,在石刻造像中最晚见于神龟年间,如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延昌四年(公元515年)的石造三尊菩萨立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石造三尊菩萨像等,由此可见,这件交足弥勒造像的雕刻年代应在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至神龟三年(公元520年)之间。

8.西明寺造像

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

通高410厘米,最宽处160厘米,厚37厘米

原存地不详,现存新乡县西南隅翟坡镇小宋佛村西明寺。

河南省收藏家协会石雕专业委员会、郑州汉石雕博物馆 联合发布 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感谢关注,敬请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