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流畅(3)——从心理快乐到流畅心理 运动员的流畅心理状态是当今运动心理学中的前沿课题,对于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有着积极的意义。 流畅心理状态指的是一个人完全投入到他所参与的活动或任务中去,关注自己的技术动作的完成,而不去关注自己的比赛成绩,能够作出平时训练中不能作出的动作,取得难以想象的好成绩的心理过程。 流畅心理状态与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类似,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直接与获得优异的成绩有关。 流畅心理状态不是一个能够控制的心理活动,它是不知不觉到来的。当在考试竞赛中能够做到得聚精会神、心想事成、心应手、头脑中想的全部是与考试竞赛的技术发挥有关的事情,如知识点、题型、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等等,与考试没有关系的事情一点也意识不到,这时学生就处于心理流畅状态之中。一旦意识到自己处在流畅状态,感觉到自己怎么发挥得如此之好时,流畅状态也就自然消失了。 但是,在发挥最佳竞技水平之后,可以追忆到这种状态。 一、利用可控制因素,忽略不可控制因素 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因素都会引起我们有意或无意的注意。在平时学习或考试训练中需要我们对可控因素加以利用,即为我所用,而忽略那些不可控因素。过多地考虑不可控因素,会让人产生无望感无助感和习惯化,如果经常产生无助感,则习惯化的无助感觉就会越来越强烈,自信心也将被摧毁。相反,如果对可控制因素加以有效利用,则会引导我们进入积极状态,会让自己感到通过控制,通过努力能够成功。 可控的因素有很多,如饮食、睡眠、注意力、知识积累、应试技巧等等。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控制心理流畅状态的出现,但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情境来促进心理流畅状态的出现。 二、促进流畅心理状态出现的条件 由于运动员的流畅心理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练员、运动员以及运动心理学家都非常关心如何使运动员在竞赛中能够出现这种状态。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尝试提出促进学生流畅心理状态出现的条件。 1、考前和考中有计划有准备 对考试做充分的准备,并且按照考前计划好的程序作好准备,可使学生感到踏实,有清楚的意识知道自己在考试中将如何去做。 2、对考试充满信心并持积极的态度 相信自己能够获胜,对自己的能力和完成好考试充满信心,有着积极的思维态度。 3、有适宜的身体准备 有着良好的营养摄入,充分的休息、睡眠和适度的运动,身体感觉良好,没有伤痛和疲劳。 4、考试动机良好 有较高的考试目标,有较高的考试动机,对考试充满挑战性。 5、有着良好的环境条件 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家长给予积极的反馈,外在压力适度。 6、积极的集体表现和相互关系 积极的人际关系,全班同学在考试中都能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7、以前有过流畅心理状态的体验 学习成绩处于逐步提高的阶段。 8、考前达到最佳的唤醒水平 自我能量和情绪的调动达到一个适宜的水平。 9、考试感觉良好 从一开始就感觉良好,考试进程中感到相当顺手。 10、注意力集中 所有精力投入到考试中去,只关心和考试有关的事情,不关心其他人做什么和如何看待自己,不考虑考试结果。 三、六种心理快乐法 这是前人总结的6种快乐方法,我们首先需要让自己快乐起来,再进入心理流畅这一境界。 1、精神胜利法 这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在成绩不尽人意时,因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时,在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时,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自己失衡的心理,营造一个祥和、豁达、坦然的心理氛围。 2、难得糊涂法 这是一种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糊涂”一下,无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有这层保护膜,会使你处惊不乱,遇烦不忧,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生活的紧张事件。 3、随遇而安法 这是心理防卫机制中一种心理的合理反应。培养自己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古人云:“吃亏是福”……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4、幽默人生法 这是和心理环境的“空调器”。当你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济,它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5、宣泄积郁法 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伤忧郁时不防与异性朋友倾诉;也可以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或在空旷的原野上大声喊叫,即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宣泄积郁。 6、音乐冥想法 当你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时不防试着做一次心理“按摩”――音乐“维也纳森林”、坐邮递马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