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与法规1.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体系不包括(A) A.医药卫生监管体系 B.医疗服务体系 C.医疗保障体系 D.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解析: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四大体系是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故选A。建议考生运用“工(公)服衣服,医保药保”口诀准确记忆。 2.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不包括(D) A.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原则、范围、程序 B.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工作方案 C.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D.制定国家基本药物最高零售指导价 解析: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职能: ①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 ②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 ③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 ④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故选D。 3.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的比例是(D) A.60% B.80% C.90% D.100% 解析: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故选D。 4.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其法律效力层次最高的是(A)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B.《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C.《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暂行办法》 D.《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解析:我国法律效力的层次由高到低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为行政法规,法律效力高于部门规章《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规范性文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故选A。 药学1.有关分散片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分散片中的药物应是难溶性的 B.不适用于毒副作用较大、安全系数较低的药物 C.易溶于水的药物不能应用 D.分散片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但不能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 E.生产成本低,适合于老、幼和吞服困难患者 解析:此题考查分散片的特点。 分散片系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分散片中的药物应是难溶性的,分散片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将分散片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适用于难溶性药物和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不适用于毒副作用较大、安全系数较低和易溶于水的药物;生产成本低、服用方法多样,适合于老、幼和吞服困难患者。故本题答案应选D。 2.有关口崩片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B.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 C.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D.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 E.体内有蓄积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口崩片的特点。 口崩片(亦称口腔崩解片)系指在口腔内不需要用水即能迅速崩解或溶解的片剂。其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根据药物类型不同在体内的代谢不同,体内有蓄积作用与所制备的剂型无关。故本题答案应选E。 3.关于难溶性药物速释型固体分散体的叙述,错误的是(C) A.载体材料为水溶性 B.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C.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分子的再聚集性 D.载体材料提高了药物的可润湿性 E.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解析:本题考查速释型固体分散体的速释原理。 速释型固体分散体速效原理: ①药物的分散状态:增加药物的分散度,药物以分子状态、胶体状态、微晶态高度分散状态存在于载体材料中,有利于药物的溶出与吸收;形成高能状态,在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以无定形或亚稳态的晶型存在,处于高能状态,这些分子扩散能量高,溶出快。 ②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载体材料可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载体材料对药物的抑晶性。故本题答案应选C。 4.关于包合物的错误表述是(D) A.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加合而成的分子囊 B.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过程 C.药物被包合后,可提高稳定性 D.包合物具有靶向作用 E.包合物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解析:本题考查速释技术。 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加合而成。具有包合作用的外层分子称为主分子,被包合到主分子空间中的小分子物质,称为客分子。主分子一般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过程,包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二者间的范德华力。 包合物的特点:包合物可使药物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将液体药物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调节释药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故本题答案应选D。 5.包合物是由主分子和客分子构成的(B) A.溶剂化物 B.分子囊 C.共聚物 D.低共熔物 E.化合物 解析:本题考查速释技术包合技术。 包合物是一种药物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入另一种物质的分子腔中而形成的独特形式的络合物。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加合而成。主分子一般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故本题答案应选B。 中药学1.使用甲苯法测定水分的中药材是(B) A.黄连 B.当归 C.木瓜 D.冬虫夏草 E.金钱草 解析:本题考查水分测定法中的甲苯法。 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一般药材,当归含挥发油,正适合本法。考生需熟记五种水分测定方法,掌握常用方法适合的对象,同时还需掌握具体药材的特点:是否含有挥发油,是否属于贵重药材。 2.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B) A.8.0% B.9.0% C.10.0% D.11.0% E.12.0% 解析:本题考查散剂的质量要求。 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眼用散剂应为极细粉。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含水分不得超过9.0%。 3.吸收性较好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药物渗透性的基质是(E) A.石蜡 B.植物油 C.蜂蜡 D.凡士林 E.羊毛脂 解析:本题考查软膏剂常用基质的特点。 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油脂性基质有油脂类如植物油,类脂类如羊毛脂、蜂蜡,烃类如凡士林、石蜡等。其中羊毛脂有良好的吸水性,可吸水150%,常与凡士林合用,以改善凡士林的吸水性和渗透性。 4.肠溶空心胶囊囊壳常用的包衣材料是(D) A.聚乙二醇PEG B.聚维酮PVP C.聚乙烯醇PVA D.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E.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解析:本题考查肠溶胶囊剂制备的要点。 肠溶胶囊的制备一般将空胶囊包上肠溶性高分子材料,如丙烯酸树脂、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等,填充药物后再用肠溶性胶液封口制成。 5.下列关于微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可加速药物释放,制成速效制剂 B.可使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 C.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D.可改善药物的可压性和流动性 E.控制微囊大小可起靶向定位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微囊的特点。 药物微囊化后可延长疗效,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臭味,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减少复方配伍禁忌,制成微囊使药物达到控释或靶向作用,改进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如流动性,可压性),使液态药物固体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