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1 我爱诗词美
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江如练》、《西笑吟》、《明月生南浦》、《转调蝶恋花》、《鱼水同欢》等。《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其词牌始于宋。此词牌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诗词君引《钦定词谱》注: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词牌格律】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蝶恋花》 冯延巳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以此词正体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 ⊙●○○ ◎●○○▲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 ⊙○◎●○○▲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 ◎●○○▲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 【释义】 “○”标平声;“●”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标应仄可平; “△”标平韵;“▲”标仄韵; “,”“。”标句;“、”标读;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苏轼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思念家乡的作品,“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该词是诗人的一首伤春怀人之作,抒发了诗人的迎春之情,送春之意。全词分为两层,上阙写迎春之情,下阙写送春之意,在画面的连接和时间的跨度上均有较大的跳跃性。全词浑成而隐约地表达出了题旨,情入景中,音在弦外,篇终揭题。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上片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全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用语自然,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纳兰词既凄婉又清丽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此词是王国维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整首词表达了浓浓的相思之愁。行遍天涯,看尽人情。想不到重回故地时,故人已如花飘零。忆当时与她花下别离,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噎胸间,现在只剩绿窗青天如故,却已非当时风景了。想在这萤萤孤灯下细诉相思,新人如玉好,旧人无奈向谁边?早知道这世间美丽的东西都不长久,都难长留,明镜空在,何处得照玉颜,恰似花儿飘落,只余空枝残干,显我孤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