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只是个打酱油的。 (评论: 局外人)

 荒__糖 2015-04-24
2009-12-26 20:33:26   来自: 檀柒 (世间无事,庸人自扰)
局外人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规则,这些规则一是来自法律的约束,其次是来自道德的制约,在明文规定和约定俗成的律例之外,还有一种更加隐秘的用以衡量人的行为是否正常的标准,即他人通常的行为模式。
  “正常”是个带有朦胧感的词汇,并没有人在这一词汇上有过特别的定义,其衡量标准是他人的行为。而他人是谁?多数人。然而这一点上也无法量化。
  亲人离世要哭泣,朋友聚会要高兴,收到礼物要表现出惊喜的神情,别人伤心时要去安慰……是谁规定了这些场景下必须体现的情绪,假如不表现出适合的情绪,就会被视为另类或怪胎,会被谴责和质疑,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
  
  《局外人》里的主人公就是个怪胎,默而索是个普普通通的职员,某天,他妈妈死了。默而索既没有哭,也没有伤心,而是无动于衷地抽烟,埋葬了妈妈后照常和女人做爱,照常上班,交朋友,生活。
  
  加缪被视作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而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认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加缪看来,世界仅仅是一片荒原,人类是被无意中抛洒到荒原上的种子,每一粒种子之间都没有具体的关联,有些被黄沙掩盖,有些自顾自生长,而生存的意义便是在这荒原上尽可能地存活,再尽可能顺利地死去。存活过程中的孤独、黑暗、绝望和被抛弃,便是整个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条条框框的规则都是无意义不重要的。
  
  默而索并非没有情感,并非是冷血动物。可以说,正是因为他完全遵循了情感的痕迹,才脱离了社会属性对他的制约,对妈妈的感情始终潜伏在他内心深处,但另外有一种力量,更加深沉的激情和信仰,让默而索直面死亡所带来的缺失。默而索心中的信仰正是虚无。因为认识到生命的无可选择,生命本身便成了一场虚无,虚无引导默而索走向另一条更加坚定的道路——真实。
  
  萨特曾经讲过很有名的一句话:“他人即地狱”,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来自对他人的投射,主体意识基于客体而诞生,从而自我的“存在”时刻都会与他人的“存在”产生剧烈的冲突,这一冲突正是地狱的来源。
  
  加缪早年和萨特是好友,两人都被誉为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但在后期,加缪公开发表声明与萨特决裂,继而和萨特站在了不同的阵营。(顺便八卦一下,加缪本人比萨特帅,萨特又矮又不好看,但是抢女人的时候却比加缪在行,这点上加缪对萨特也相当不爽。)加缪和萨特最大的分歧在于,加缪更坚持个人行为的徒劳和无意义,在《局外人》中可以看出,加缪将默而索塑造成了一个对生活全然无作为的角色,默而索对生活的麻木和冷静近乎冷血,并且充满了孩童式的任性和天真。加缪对客观世界的反抗是以纯意识上的抗争进行的,在行为上体现出的仅仅是虚无。而萨特的反抗是针对他人的,与他人意识抗争从而确立自我意识的存在。
  
  正是由于加缪对于生命态度的超脱,死亡作为生的对立面和延续面,成为了他看待生活的重要渠道。《局外人》以一句经典的“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作为开头,开篇便点亮了死亡的主题。故事中有三段死亡,妈妈的死,阿拉伯人的死,默而索的死,从前到后依次表明了加缪三个核心的观念,自然,荒诞,真理。
  
  默而索对妈妈之死的麻木,源于对自然的全盘接受。妈妈是荒原上的另一粒种子,枯萎是必经的过程,像咖啡的香气,夜晚及鲜花的气味一样自然。是事物存在和流逝的状态,无从更改和控制,只能以旁观者的面目看待。
  
  阿拉伯人的死,则是加缪对“偶然”的讽刺,是荒诞式的处理后果,默而索枪杀阿拉伯人,仅仅因为他挡住了阳光,而阳光和大海是默而索最热爱的事物。默而索对生命是漠然的,他也不存在道德的自我审判,因此这一杀人事件对他而言,就如同拨开遮住阳光的叶子。
  
  之后的审讯中,默而索依旧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他人对自己的指控,审讯过程,默而索在妈妈死后的表现成为了人们指责他的重要判断标准,在他人眼中,一个没有在妈妈葬礼上哭泣的人,毫无疑问是个冷血动物,残忍的杀人犯。检察官甚至说了这么一句:“我控告这个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也就是说,在一桩刑事案件中,道德标尺成为了重要指标,成了人们排除异己的工具。
  
  尼采作为典型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者,一直都强调道德是群居社会的产物,是维持群体利益的工具,是扼杀个性和个人意识的,是会限制人的自由并抹杀人的本性的。加缪显然继承了尼采这一思想,将默而索置于集体审判的平台上,一方面激化了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对立冲突,另一方面又使默而索以局外人的冷静视角看待全部的冲突过程,依旧是以“无作为”对抗激烈的道德抨击。
  
  默而索被判死刑是种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默而索的“存在”遭受了毁灭。事实上,在对抗中,默而索获得了胜利。社会意识的目的从来不是毁灭异己,而是同化异己,《1984》中的温斯顿,从一开始的激烈反抗,到最后的全盘投降归顺社会,才是社会意识的最大成功。只有在同化遭遇失败的时候,毁灭才必须成为唯一的没得选的途径。
  
  讽刺的是,对默而索而言,毁灭他的生命恰恰使得他走向了幸福之路。正是在自我的存在面临死亡的时刻,默而索找到了真理,而真理是,他存在过,他对此有绝对的把握,至于其他,皆是无意义的虚无。刽子手的刀锋自以为划开了他的喉咙,实际上划开的,确是默而索通向真理的大门。
  
  默而索以局外人的身份活着,依旧以局外人的身份幸福地死去。套用很流行的一句话,他高高兴兴提着酱油瓶来了这世界,打满了酱油就走了。——你们是死是活,与我有什么相干?我心中的火焰自我内心燃起,也将自我内心熄灭,我的爱从我意识里而生,也可以随时不见。所有的规则皆是跳房子的格子线,我只需蹦着跳着越过去,有什么不可以。
  
  加缪曾经说过:“幸福和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对于默而索而言,生命的本身是荒诞的,但存在的幸福感是真实的。《局外人》的结尾,默而索有这么一段独白:
   “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么一点儿把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从前有理,我现在还有理,我永远有理。我曾以某种方式生活过,我也可能以另一种方式生活。我做过这件事,没有做过那件事。我干了某一件事而没有干另一件事……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我认为这是我读过的最美好的结尾。不是俗套的happy ending,不是悬而未决的谜题,也不是痛彻心扉的大悲剧,就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活过了真实的一生,终于在真实的死亡面前发现了真实的真理。一切都如此完美。
你认为这篇评论: 有用 322 没用 14
2009-12-30 16:39:00 落格卡斯

被打动...被吸引...

2010-01-01 19:05:45 麦荣浩

好精辟的題目,交個朋友吧:)

2010-01-17 11:39:57 企鹅夏天开舞会

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评论了,很感动~

2010-01-22 21:05:31 D

我是打酱油了~

2010-01-22 23:53:04 艾守银

打酱油

2011-06-17 17:51:48 anastasis

有一处没有看懂,为什么 莫尔索 最后 希望人们发出仇恨的叫声呢?是对现实的反讽呢还是这样更有存在感?

2011-08-19 13:01:59 cat in zen

因为仇恨源于无明,他清楚了这即将夺走他生命的众人的无明,但他无恨,他只是看

2011-10-06 15:20:44 文希

继续蔑视种种现存的道德行为,好评论!

2012-02-07 01:44:30 Z君

真心好喜欢这个评的!局外人已经看了5遍了。每次都有新感触。还有1984也看了好些遍。

2012-05-15 16:21:16 ?_べo Phoebe

他高高兴兴提着酱油瓶来了这世界,打满了酱油就走了。

2012-07-04 16:20:24 新西兰108

可惜像这样真正的智者,一般不会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

加缪知道整个思想的表达需要一个矛盾,就是阿拉伯人的死,因为抛开所有不爱母亲等等不说,就杀死阿拉伯人这件事情本身而言,是难以理解的。我们来看一看莫尔索杀死阿拉伯人那时的情景把:我想我只要一转身,事情就完了。可是整个海滩在阳光中颤动,在我身后挤来挤去。我朝水泉走了几步,阿拉伯人没有动。不管怎么说,他离我还相当远。也许是因为他脸上的阴影吧,他好像在笑。我等着,太阳晒得我两颊发烫,我觉得汗珠聚在眉峰上。那太阳和我安葬妈妈那天的太阳一样,头也像那天一样难受,皮肤下面所有的血管都一齐跳动。我热得受不了,又往前走了一步。我知道这是愚蠢的,我走一步井逃不过太阳。但是我往前走了一步,仅仅一步。这一次,阿拉伯人没有起来,却抽出刀来,迎着阳光对准了我。刀锋闪闪发光,仿佛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剑刺中了我的头。就在这时,聚在眉峰的汗珠一下子流到了眼皮上,蒙上一幅温吞吞的,模模糊糊的水幕。这一泪水和盐水搀和在一起的水幕使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只觉得铙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那把刀刺眼的刀锋总是隐隐约约地对着我。滚烫的刀尖穿过我的睫毛,挖着我的痛苦的眼睛。就在这时,一切都摇晃了。大海呼出一口沉闷而炽热的气息。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着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我摸着了光滑的枪柄,就在那时,猛然一声震耳的巨响,一切都开始了。我甩了甩汗水和阳光。我知道我打破了这一天的平衡,打破了海滩上不寻常的寂静,而在那里我曾是幸福的。这时,我又对准那具尸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也看不出什么来。然而,那却好像是我在苦难之门上短促地叩了四下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莫尔索给世俗的众人下的一个圈套,因为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像他想问题那么透彻。我是否也可以理解为莫尔索悟到的人生的虚无,阿拉伯人只是作为这虚无的一部分而不凑巧的被消失掉了。

2012-08-12 10:29:01 阿Fe

新西兰,我认为,就是加缪说的他人就是地狱,那种种的外部描写都是类似地域的形象 ,最后他扣了四下们后也去了地狱。

我看此书经常想起最近瑞典的那个屠杀案子,当然思路是不一样的。

2012-08-12 19:41:38 新西兰108

其实我也是偏重于理解,和共鸣莫尔索的,只不过我如果钻唯物主义的牛角尖,这客观的侧面点让人不忍心看见在某一部分人看来显而易见的缺点。

2012-08-28 16:06:12 San

认同,结局真的很打动人

2012-09-13 16:18:49 Amandine .C

可喜可贺我明明白白的挂了,你们还傻逼呵呵的活着

2012-12-12 21:40:58 亦然绝然

“他高高兴兴提着酱油瓶来了这世界,打满了酱油就走了。”难道还有比这更高的境界?

2012-12-17 20:07:55 Curiosity

m

2012-12-20 09:21:47 Bear

他高高兴兴提着酱油瓶来了这世界,打满了酱油就走了。

2013-01-25 10:52:37 脑菇

 他高高兴兴提着酱油瓶来了这世界,打满了酱油就走了。

2013-04-14 20:29:27 窝里向登登

写得好好啊~瞬间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读后感弱爆了

2013-05-24 09:43:26 Matador

世界的虚无?是不是看的越透彻结果就会越来越悲观。有时不得不想:怎样才能让我觉得我来这个世界不仅仅为了打个酱油!

2013-06-19 18:39:19 Captain B、X

写得好啊,自己写论文的时候忍不住引用啊。。

2013-08-08 10:10:48 小哈

心灵的震撼。。。。怎样的一个人能写出如此的书评,无关世俗,真实而美丽,朴素而无华,却是最好的“心灵的补药”。

2013-11-01 12:29:30 豆豆

怀疑主角这样的人其实是生了一种与人无共情能力的病。现实中遇到过这样的人,不见得自在,无恐惧。表面上看来对他人宽容,与世无争,甚至给人安慰,确实能给人震撼。但往深的拔去,就发现如同杀死阿拉伯人的理由一样,没有内核灵魂一般如同低等动物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着实可怕。 很难说这不让人感到冷血。

2013-11-01 12:38:47 豆豆

主角让人觉得可怕,不要与这样的人有感情纠葛,因为你不可能向低等动物寻得真正的感情,他不能和他人交融在一起。

2013-11-18 15:19:10 Chronos

楼上你说错了

极端理智冷酷是只有人类才有可能做到的

理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

只要有足够理由他希望的话很轻松就可以控制自己

而感情共鸣在一些动物中也存在并不是那么高级的东西

相比于他你才更像是低等动物

2014-02-16 02:46:36 王二麻子

迷人的言语之间,是用一颗虔诚的心书写的评论。

2014-03-22 10:22:49 Maggie

莫尔索为何会轻易杀死没有对他造成人身威胁的阿拉伯人,我仍旧疑惑。不过不影响欣赏莫尔索在监狱期间的内心独白,最后震撼人心地收场。

2014-05-17 14:15:49 克莱因

杀人这个情节感觉不太好,反而让存在主义变成只是一种反道德主义的伪装的嫌疑。

2014-06-15 12:07:25 cellar

最喜欢你写的

2014-10-05 00:24:16 晴天的雨

Chang 我想大概这样的,莫尔索患有类似于迫害妄想症之类的精神疾病,因为以他那种所谓的“超脱”,是完全可以走开去别处的,当时的场景与环境,深深地刺激了他,所以开了枪,最有意思的是,阿拉伯人已经完全死了后,又补了4枪,大概是心想之前平静的美好生活被打破了,泄愤罢了。其实我推想,莫尔索是因为患有精神疾病,所以尽量表现的与人无联系,对什么都无所谓,怕伤害到别人。其实我不喜欢加缪的虚无存在主义,更欣赏继承尼采“超人”哲学的萨特式的我认为是积极的存在主义——在无意义的世界上,通过自我选择的存在方式,实现一个积极向上、有意义的我的本质,给他人一个不是“地狱”的我,走上一条良性的存在—选择的人道主义道路。


> 我来回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