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转载]第一个记载安全套的中国人

 宛平2008 2015-04-24
[转载]第一个记载安全套的中国人 

 

现代意义上的避孕套,是西方人发明的。什么时候传入中国,也很难考证。但第一个以文字记录下西方避孕套的中国人,可以确认——他就是张德彝。

张德彝(18471918),又名张德明,字在初,一字俊峰,祖籍盛京铁岭(今辽宁铁岭),清初编入汉军镶黄旗。张德彝十五岁考入专教外语的北京同文馆,同治五年(1866)十九岁的张德彝被清廷委派出国,游历了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等多个欧洲国家。

张德彝一生八次出国,在国外度过二十七个年头。张德彝有一个爱好,就是写日记。每次出国,他都写下详细地记录所见所闻,最终辑成《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直至《八述奇》,约二百万字。

关于西方的避孕套,张德彝便记录在《航海述奇》中。

张德彝在《航海述奇》称避孕套为 “肾衣”。他写道:“闻英、法国有售肾衣者,不知何物所造。据云,宿妓时将是物冠于龙阳之首,以免染疾。牝牡相合,不容一间,虽云却病,总不如赤身之为快也。”

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法郎西游记》中,同样记载再游法国时的见闻:“闻外国人有恐生子女为累者,乃买一种皮套或绸套,贯于阳具之上,虽极颠凤倒鸾而一雏不卵。”

避孕套的功能,张德彝认为是两个:预防性病,计划生育。张德彝显然是反对“计划生育”的,他用儒家思想对这种违背人伦的事进行了抨击:“其法固妙矣,而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惜此等人未之闻也。要之倡兴此法,使人斩嗣,其人也罪不容诛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张德彝有着浓厚的儒家思想,以孔孟之训指斥洋人,完全可以理解。但他不一定是个保守的人,也许还使用过避孕套,要不咋知道“总不如赤身之为快”呢?

将避孕套译作“肾衣”,其实挺好,也有内涵,可惜后人没有采用。其实有很多科技名词,如电报、自行车、螺丝等,就是张德彝首译的,至今仍被中国人沿用。张德彝还首次向中国同胞介绍蒸汽机、升降机、缝纫机、收割机、管道煤气、标点符号,乃至巧克力等等。

150年前的张德彝,视野是开放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