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点复习 · 肺换气

 ppzun 2015-04-24

呼吸运动调节


【1995-20/2011-8 生理学 A型题】CO2氧分压由高到底的顺序是( )

A. 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

B. 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

C.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

D. 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

题目解析


肺换气在考研及执业医师考试中较为常见,通常题目难度中等偏下,属于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人体产生CO2部位,那里产生那里就高,所以人体中CO2最高的地方是组织细胞;其次还要明白CO2经过肺排出途径: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当CO2进入肺泡内时,由于肺泡内有吸入的气体,其对进入肺泡内的CO2有稀释作用,所以CO2浓度低于静脉血,人的呼吸系统是有解剖无效腔及肺泡无效腔,比如口腔,这里面的气体是不参与呼吸交换的,当CO2由肺泡内呼出时,就会与无效腔内的其他混合,从而再次降低其浓度,所以呼出气体的CO2浓度较肺泡内低。


本题答案:D

考点讲解


【2015年西综大纲生理学(五)呼吸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一、定义

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二、肺换气的过程

O2CO2的交换都是以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实现的。气体总是顺着分压差进行扩散的。在肺泡,O2分压高的肺泡通过呼吸膜扩散到血液,而CO2则从分压高的毛细血管血液中扩散到分压低的肺泡中。O2CO2在血液和肺泡的扩散极为迅速,不到0.3s即可达到平衡。

三、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

肺换气效率与扩散面积呈正比,但与其厚度呈反比。正常情况下,呼吸膜平均总厚度只有0.6μm,有的部分只有0.2μm,气体容易通过。正常成人,两肺约有3亿个肺泡,总扩散面积达70m2。运动时,扩散面积增大。注意以下是使扩散面积缩小的疾病:肺不张、肺实变及肺气肿。

2.气体分子的分子量:

肺换气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呈反比。即是分子量越大,肺换气效率越低。

3.溶解度:

肺换气与气体分子的溶解度、气体的分压差呈正比。

4.通气/血流(VA/Q比值:

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0.84,增大或减小都不利于气体交换。它是影响肺换气功能最常见的原因。

四、通气/血流(VA/Q)比值

(1)VA/Q=0.84=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肺血流量(4.2/5);生理意义:健康人的VA/Q比值。

(2)VA/Q>0.84;原因:VA↑(肺通气过度),Q↓(肺血流减少;生理意义: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进行充分气体交换,相当于肺泡无效腔增大。

(3)VA/Q<0.84;原因:VA↓(肺通气不足);Q↑(肺血流相对过剩);生理意义: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不能得到充分更新,就直接流回了心脏,相当于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五、通气/血流(VA/Q)比值异常时,主要表现为缺氧的原因在于:

(1)动、静脉血液之间PO2差远大于PCO2,所以动-静脉短路时,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程度大于PO2升高的程度。

(2)CO2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因此CO2扩散比O2快,不易滞留。

(3)动脉血PO2下降和PCO2升高时,可刺激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助于CO2的

排出,却几乎无助于O2的摄取,这是由氧解离曲线和CO2解离曲线的特点所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