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澄明之境

 病毒1213 2015-04-25

走向澄明之境

王阳明将天理收摄归拢于人心,以良知心体将天理本体与德性主体融合为一,并肯定了良知包含情感等感性因素;在工夫论上,王阳明改造了朱子的格物致知说,以致良知展开德性修养的工夫,将其理解为化良知为德性、化德性为德行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义理上逻辑地关联着知行之辩与本体工夫之辩;在境界论上,作为为己之学,致良知既指向成己与自得的个体德性境界,又以仁民爱物的万物一体为最终指归,从而形成融摄天地人我的澄明之境。说明了王阳明心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展开修养工夫,以万物一体之仁为境界指归,凸显德性自觉和主体人格,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体现了传统儒家伦理的真精神,具有丰富的德性伦理意蕴。

理性自觉原则向意志自愿原则的转换

为了论证传统道德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朱熹首先设定与论证了形上之理(本体).朱熹学说通过强化理性自觉原则,完善了传统道德的理论体系,树立了传统道德的绝对权威,但是,其绝对化倾向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传统道德的僵化和异化,使之失去了内在的生机和活力.作为朱熹学说的反动,王阳明心学力矫朱学之弊,通过'心即理'说和'良知',强化了意志自愿原则,突出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和意志自由,把外在天理内化为人的内心情感和良知自律,从而圆通地解决了朱学的理论缺陷.

心性论

明朝中后期,这个时期是动荡与转换时期.经济正发生着新的变化,政治上隐藏着深刻矛盾,思想文化适应事实,发生着重心的转移.禀承儒学心学学派传统,亲历动荡的王阳明尽己之力以出救世之方欲破山中贼与心中贼.为此,他建立起了心学本体论,通过'心即理'确立了心、理的同等地位;通过'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将心物连接以达'心物同体'之境;而心本体论中的性则被泛化为与心同等的概念.在工夫之辩中,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它展开于心、意、物三阶段;'知行合一'存在'销行以归知''销知以归行'双重倾向;阳明主要的工夫条目是诚意、格物与致知;三者虽侧重不同,然旨趣相一.阳明的心性论是宋明理学的终结,它促使程朱以来的理学趋于瓦解;它促进了中国哲学的转向.其心性论吸收了三教成果,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致良知论

'致良知'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也是其思想宗旨和最终归趣.从其心学的思想立场出发,王阳明赋予良知以多方面内涵,验证其先验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天赋良知通过''由本然之知转化为明觉之知的过程,就是知行合一并进的致良知的过程.他对良知与致良知关系的规定,显现其统一先天之知与后天之致的思路,同时又构成了本体与功夫的逻辑前提.王阳明致良知的理论把心与理、知与行、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将孟子的'良知'<大学>'致知'相结合,表达了宋明理学'本体与工夫'结构的基本内涵,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道德主体的自我确证

王阳明是继陆九渊之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以心为体,创立了与程朱理学进路不同的心学思想.用当代的哲学来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心”的含义主要为情感、意志、观念等,再将外在伦理规范内化到心中,使道德主体自我立法,表达一个道德主体的观点.王阳明以良知作为心之本体,再通过“致”的功夫使主体先天潜在的良知成为“明觉之知”,为道德法则源于主体自身建立了理论基础,“致良知”三字成为他一生学问的精髓,既涵盖了本体又包括了功夫,实现了“知”和“行”的统一,所以良知也理所应当地成了主体思想的核心.他通过心外无理(心即理)确证了这个道德主体的存在.

心物观思想

理学发展到明代,程朱理学日渐支离和僵化,心学兴起。王阳明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极富思辨性的学说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阳明学说常把体用圆融为一,既言分,更言合。因而,在处理心与物、未发与已发、本体与工夫等主客体关系上都与朱熹大不相同,阳明心学中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等命题也多为后世学者所误解。

  总结以往阳明心学的研究成果,,心物观是王阳明全部学说的哲学基础,学者对阳明心学的不同理解或误解大多基于对阳明心物观的不同理解或误解。由此出发,本文选择以阳明心物观为切入点,采用思想分析、综合和比较的方法,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管窥阳明心学的本质及其体系架构,对学界的某些争论或误会给出个人的意见。

  首先,阳明学中“心”概念分为感性心、认知心、本体心三个层次,在不同层次上探讨不同的命题。尤其是对第三个层次的本心,从性质到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集中地体现了阳明心学的主体精神和道德本体精神,即道德认识与道德起源的圆融为一。

  其次,辨析“物”概念。其中主要是辨析了王阳明言物的基本方式,即意之所在便是物和明觉之感应谓之物;论证了王阳明所言之物的二重属性:为心涵摄和外王倾向,即主观与客观、内圣与外王的圆融为一。

  再次,辨析心物关系。主要分为心物一体、万物一体、格物致知三部分,从本体论、认识论、工夫论三方面,深入理论了阳明心学关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圆融为一。

  最后,解析心物观与致良知学。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心物观是致良知学的本体论基础。通过解构和分析心物观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内在联系,本文不但阐发了心物观在致良知学的建构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知与行、未发与已发的圆融为一。

  于是,作为王阳明全部学说的哲学基础,心物观的基于心本体的心与物的圆融为一,逻辑地规定和演绎了阳明心学的全部主客体关系的圆融为一。这是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力图纠正程朱理学日趋支离和僵化之弊端的基本学理依据和理论脉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