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学习”不是“语文应试”

 滕训超 2015-04-25

语文课应该怎么上?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注重工具性,有的注重人文性,有的注重知识积累,有的注重情感渗透。但无论如何,都应该体现出语文课的学科内涵,不能把“语文学习”变成“语文应试”。

                                    尝试“生活化”语文-----宋艳存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是语文的“根”。因此,语文教学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即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让语文与自然接轨、与生命会晤、与社会共存、与时代共进。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是语文的“根”。但是,由于受到“应试语文”的束缚,语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脱离了生活实际。因此,语文教学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即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教师要在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寻求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契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生活。对于一些年代久远的课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资料,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性认识。

语文训练“生活化”。语文训练的着眼点在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量取材于学生的生活,比如,讲语法可取材于学生的请假条,改病句可取材于学生的作文,练修辞可取材于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这样,学生在接受语文训练时,就会感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

语文教育“生活化”。教师可以把生活搬进语文课堂,让学生介入生活、了解生活、领略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把演讲搬进课堂,让学生做演说家,在演说中提高表达能力;把法庭搬进课堂,让学生学习辩论,在辩论中增强逻辑思维;把舞台搬进课堂,让学生自编、自演、自赏,在编演中提高兴趣;把报社搬进课堂,让学生自己采访、自己约稿、自己编辑、自己出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

家庭生活“语文化”。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比如,让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学习劳动技能,与父母一起体验劳动的甘苦。这些体验可以为学生奠定情感基础,也可以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从同学争辩到家庭讨论……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与运用。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地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就可以让学生设计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介绍水果知识的文章。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就能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事半而功倍;脱离生活就枯燥无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事倍而功半。

学校生活“语文化”。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比如,每堂课安排一个学生进行“一分钟讲演”,评论班级生活;班委选举时,让学生先写自荐书或上台作竞选演说;要开新年联欢会了,让学生写“我设计的联欢会”说明书;运动比赛时,举办“小记者在行动”活动……班级生活“语文化”可谓一箭双雕:学生既进行了语文实践,又完成了班级建设;教师不仅在教语文,也在渗透班级教育。

社会生活“语文化”。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工具。目前,学生所面临的语言文字环境可以说是“无错不成书”、“不错不成报”、“无错不成招牌”、“无错不成广告”,而且电台、电视台的主持人也经常念错字、读错音,这也恰好为训练学生辨字正音提供了生活化、社会化的“语文试题”。不仅如此,学生每天上下学路上亲眼所见的街头交通、农贸市场、城市环保、治安状况甚至个体摊点的语言文字,都可以成为关心、思考、评论的对象。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教师要帮助学生摆脱束缚、冲破牢笼,呼吸自由、鲜活的空气,让语文与自然接轨、与生命会晤、与社会共存、与时代共进。
                                      课堂上的“微语文”训练------吴民益
       “微语文”包括“微阅读”、“微交际”、“微作文”等内容,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资料,逐渐形成体系,利用课堂、课间、课外时间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微语文”简单、有趣,深受学生欢迎,适应“微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如今的社会是无“微”不至:微博、微信、微公益……可以说,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微阅读”、“微交际”、“微作文”的训练,打造“微语文”课堂。

微阅读。教师可以利用课上几分钟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分享一些精美的短信,领悟语言的优美、情感的真挚。比如,“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石阶,承受着我一步步向上的攀登;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条短信连用3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教师的敬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读广告语,体会语言的精妙。比如,“镇江,一座美得让人吃醋的城市。”既赞美了镇江的美丽,又巧妙地宣传了镇江的特产——香醋,真是一箭双雕。此外,还可以领着学生读海报,看看谁读出的信息多;领着学生读新闻,让学生试着给新闻拟定标题;领着学生读说明书,体会文字的准确与实用;领着学生读寓言,领悟故事中的人生哲理;领着学生读古典诗词,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阅读材料,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整理,时不时地引导学生阅读、体会。

微交际。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通过示范表达、讲解要领、情境设置,对学生进行“微型口语交际”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有:通顺地表达、生动地表达、幽默地表达、机智地表达、具体地表达、委婉地表达,等等。有一次,我对学生说:“昨天,我家邻居对我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晚上12点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真用功啊!’你们猜猜我怎么回答的?”一个学生说:“不算用功,跟人家比差远了。”另一个学生说:“对不起,打扰您休息了,今后我们会注意的。”通过这段对话,我让学生体会了什么是委婉的表达。

微作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微作文”。一是说明类,如介绍日常实用物品、一部影视作品、一幅漫画的画面、一处场所或一座建筑,等等。二是描写类,如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场景画面描写,等等。三是评论类,要求学生对某个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包括诗文漫画赏析、思想评价、事物名称评价等。四是应用类,要求学生拟写各种各样的应用文,如请柬、书信、短信、通讯、消息、广告、通知、解说词等。五是改写类,要求学生对文段进行扩展压缩,或改写成其他形式的短文。

这些“微训练”时间短、难度低,学生喜欢,也便于教师指导。以“微作文”为例,以前的传统作文模式,从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写作,到教师批改讲评,至少需要一个星期,周期长、效果差;而“微作文”只需一个课时,就能集指导、写作、批改于一体,读写视听相结合。

                                        实践锤炼“真语文”-----杨启锋
         如果学生在“合理”的课堂中学不到真才实学,教学依然是“假”教学,课堂依然是“假”课堂。语文知识唯有与实践紧密相连,才能切实转化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学生充分地学语文、练语文、用语文。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纷纷给“假语文”号脉问诊。

何为“假语文”?追根溯源,长期以来的教学评价偏重于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助长了“假语文”的盛行。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评判语文真伪的标尺。

其实,对于什么样的语文才是“真语文”,社会舆论也莫衷一是。如果评判者仅从教学技术运用程度与教师课堂言行上考量语文的真与伪,未免不够科学。因为即使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恰到好处,但只要还是教师主宰课堂,牵着学生的鼻子学习语文,就会学浮于教、徒具形式,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很难得到明显提升。如果学生在“合理”的课堂中学不到真才实学,教学依然是“假”教学,课堂依然是“假”课堂。

一堂课下来,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与手段,只要能够让学生全方位、实实在在地提升语文素养,就没有人会否认它的真实性。所以,评判语文真假几何,终究还是要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如何,不然,真假语文就会混淆不清。多年来,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饱受诟病,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中小学语文教育效果很差。”“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依此而断,“假语文”其实就是低效的语文。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来看,语言实践是语文课的重要元素。不少语文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谋得高分,看重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积累,而对语言文字的转化应用不够重视。许多语文课还是停留在囿于教材、纸上谈兵的状态,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脱节,语文学习“高分低能”。“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知识唯有与实践紧密相连,才能切实转化成学生的语文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正道,这就需要语文教学更多地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教材走向生活,给每个学生搭建广阔的语文实践平台,让他们充分地学语文、练语文、用语文,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真语文”的境界,就是能够促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批判“假语文”,我们不妨从逆向思维出发,倡导语文回归生活与实践,让虚张声势的“假语文”无地自容。只有这样,货真价实的“真语文”才能在课堂中如鱼得水、浑然天成。

“微语文”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收集资料,逐渐形成体系,并利用课堂、课间、课外时间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摘自《中国教师报》2015.4.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