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静评选“南阳最美护士”事迹材料

 我的大脑袋 2015-04-25
南阳医专一附院

  李静,女,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护士。从事儿科护理工作10年来,李静始终坚持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名患儿。为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她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过刻苦钻研,总结出了“食指触压扎针法”,成功率达99%,实现了婴幼儿盲扎和无痛穿刺输液。她“一针见血”的静脉穿刺绝活广受患儿家长的赞誉,月月被评为“最满意护士”。真心诚意地传帮教,被学生评为“最满意的带教老师”。生活中,她还是一名称职的军嫂。丈夫在部队服役,无暇顾及家庭,她家庭重担一人挑,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多次被科室评为“星级护士”。

  领导眼中,她是一名技术过硬的好部属。

  儿科是个技术性强、风险性高的科室,工作极富挑战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很苛刻,面对一个个“掌上明珠”,一块块“心头肉”,稍有失误就会引起患儿家长的不满和责备。李静对待护理工作精益求精,细致入微,从未发生过护患纠纷。为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她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捉摸推敲,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过刻苦钻研,总结出了“食指触压扎针法”,成功率达99%,实现了婴幼儿盲扎和无痛穿刺输液。她“一针见血”的绝活广受科室领导和患儿家长的赞誉。有人说:当护士就是打针输液,可她认为干护理这一行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儿科,一个孩子最少有2个以上大人守着,针还没扎,家长先哭起来。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扎针技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感。有一天,李静正在病房做治疗的时候,听到病房外有患儿家长的吵闹声。她出来一看,原来是责任护士在为一名发烧的患儿作静脉穿刺时没有做到一次成功,患儿父母推开那个护士便抱起孩子站在门口指着她破口大骂:“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心疼,拿我们孩子做试验,到底会不会扎针?!还说……”她听着孩子父母的辱骂,看到同事满含泪水的双眼,感觉就像自己被骂一样难受。看着怒不可遏的家长,她几乎用颤抖地声音说:“家长,对不起!让我来给孩子扎,好吗?”。家长看了她一眼,不屑的说:“你能保证一次扎成功吗?如果不能我们就不输液了,找你们领导去!”她诚恳的说:“请相信我,我会尽力的!”一看孩子,10个月大,体重16公斤(相当于4岁孩子的体重),简直是一团肉肉,找遍全身也没有一根像样的血管,原本有点紧张的心顿时咚咚直跳,但看到孩子正在发着烧,她心里十分的着急,当时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让孩子尽快的输上液。他鼓励自己、安慰自己,凭着经验用食指触摸患儿的头部有“沟”的地方,触摸是否有血管,经过反复触摸后,下定决心屏住呼吸开始穿刺,进皮,沿沟缓缓进针,霎时患儿的妈妈激动地说:“回血了,护士,你扎上了!”一旁的患儿父亲也面带愧意地对她说:“李护士,你真是个神针手。孩子胖,针不好扎,我们不该骂护士,你们也不想多给我们扎一针。”此时,其他护士也都松了口气。只见李静熟练地退出针芯,缓缓地送入套管,慢慢地舒了口气,穿刺成功了。回到护士站,她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冷汗,做了个深呼吸,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作为一名护士,李静每天做的都是平凡的事,但她却不断用精湛技术体现着自己的价值。

  同事眼中,她是一名热心助人的好姐妹。

  在科里,李静总是带着甜美的微笑,是同事眼中公认的好姐妹。她经常说,护理工作不仅仅要求一个人全心全意的投入,还应讲究团队精神。工作中,她认真配合护士长制定各项护理规范和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积极参与开展各种新护理技术项目,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将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临床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护士,使科内形成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生活上,她主动关心爱护年轻的护士,耐心地倾听她们诉说自己内心的烦恼,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其排忧解难。2011年科室新分配一名年轻护士,刚工作几个月就感觉自己无法胜任该工作,有了辞职的念头,她知道后,立即和该护士进行了长谈,给她讲了各行工作的艰辛,让她明白父母的期盼,并教会她怎样快速适应手中的工作,姐妹般的关心给了这名新护士信心,温暖的话语融解了姑娘心中的冰,她留了下来,而且很快成了科室里工作出色的护士。

  患儿眼中,她是一名和蔼可亲的好阿姨。

  儿科是医院中最繁忙的科室,24小时值班,工作量大,但李静并没有因为超负荷的工作而减少对工作的热情,而是把每一名患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关心和爱护,不断地改善服务、提高技术。有一次,科里来了一位3个多月大的患儿。因其父亲公司忙,上午不能来院陪护,而孩子头部血管不好扎针,每天都要扎脚,须有一人扶着脚才行。孩子的母亲说等下午孩子的父亲来了再输。李静怕耽误孩子的治疗,就说服其母亲上午按时输液,并亲自扶着患儿的脚,等孩子输完液,才离开病房。中午下班时孩子父亲匆匆赶来,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感动,非要请李静吃饭以示谢意,但被婉言谢绝了。熟悉李静的人都知道她的护士服口袋里总是装着几块糖果。遇到不配合治疗或是哭闹厉害的患儿,她总会掏出一块拿在手里,像哄自己的孩子一样说:“你表现好了,阿姨给你糖吃!”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却让许许多多怕扎针的患儿少了些恐惧感,多了些对护理人员的亲近感。她每一次走进病房,患儿们都会高兴地叫她“李阿姨,李阿姨……”

  丈夫眼中,她是一名无怨无悔的贤内助。

  丈夫作为一名现役军人,平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部队工作中,对自己家庭的顾及少之又少。这一点,身为军嫂的李静没有丝毫怨言。她深知,嫁给一名军人就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幸劳和情感。由于丈夫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和大部分军人家庭一样,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花前月下,如胶似漆,形影相伴。但她们却相互牵挂思念,相互理解支持,心灵相通。都说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作为一名军嫂,李静在默默奉献中支持丈夫建功立业,勇敢地挑起家庭的重任,做丈夫的坚强后盾,始终如一支持和鼓励着丈夫好好工作,从不拖丈夫后腿。孩子出生,对别人来说是件很高兴的事情,可成了小两口的难题,因为没人带。她一个人要上班,要带孩子,还要做家务,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有时自己遇到困难了都偷偷的哭,且不说身体的劳累,内心的煎熬就差点把她整个人给击垮。每次给丈夫打电话又不能多讲,怕他因牵挂家庭影响部队工作。每次哭过之后擦干眼泪,依然微笑着面对生活,一个人默默地承担家里大小事,从未因孩子和家庭拖过丈夫的后腿,更未耽误过工作。每当丈夫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她就非常的高兴,觉得自己选择是对的,付出也是值得的。作为军人的妻子,她践行着军嫂特有的无私奉献精神,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支持丈夫的工作。

  儿子眼中,她是一个关心甚少的“坏”妈妈。

  李静不仅是一名护士,还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当工作与家庭发生冲突时,她满怀对家人、亲人的愧疚,选择了工作,选择了付出,选择了奉献。为了干好工作,怀孕时,她就经常挺着个大肚子在病房里匆匆的跑来跑去,尽管经常出现妊娠反应,但她仍然这样,一直坚持到临产。儿子出生后,由于家里老人都不在身边,孩子只能交由一位年纪较大的亲戚照看,她每天早出晚归,难以尽到一个母亲的职责。现在,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了,为了不耽误工作,每天睡意朦胧的儿子总是第一个被送进幼儿园,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天,还是赤日炎炎的夏天,甚至儿子生病发烧也不例外。每次儿子总是可怜巴巴的说:“妈妈,你早点来接我。”但儿子经常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有时还得托邻居、朋友接。去年冬天,正在上班的李静接到孩子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她儿子发烧了,大半天都没有吃东西,要她赶紧去幼儿园接孩子去医院看看。但此时科里病号多、护士少,她不可能丢下正在治疗的患儿回去接儿子。她恳求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吃点退烧药,并再三嘱咐多让孩子喝点水。后来,孩子的体温烧到了39度,持续不退。幼儿园的老师急忙将孩子送到李静所在的医院。到医院后,她的儿子已经出现四肢抖动、意识模糊的症状,看着儿子被烧的红红的脸蛋儿,听着儿子呻吟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她眼里的泪水如同泄了闸了河水一样流了出来。许多患儿的家长见到这一幕,也都感动得眼睛湿润了。此时,送孩子来医院的老师还是忍不住的报怨了一句:“真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护士,为了工作,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要了!”是的,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工作中她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住院治疗的患儿。因为,她是一名护士,一个白衣天使。

  南丁格尔说:“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李静就是这样的护士。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善良的心描摹者“最美护士“的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