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小建中汤的应用区别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5-04-25

     由于方剂的解析不当,导致临床上大建中汤与理中汤不分,小建中汤与大建中汤不分,一直三者都用来治疗中焦虚寒证,怎么应用一本糊涂账,以下简单分析

     理中汤最初用来治疗太阴伤寒或寒霍乱的,又称人参汤,用来治疗这样的外感病,后世用来治疗内伤病,在病情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先前已经做了讨论,治疗外感病的用意是温中阳,理寒邪外出。内伤病的应用理中汤证就明显不同了,是中焦寒郁,除了一般的阳虚外证之外,里证已经是腹满便难而不是下利,仲景曾有言,理中者理中焦,少阴病得之下利反甚,所以内伤的下利也是不适宜理中的。

      大建中汤治的是内伤病,是真正的中阳虚寒的胃寒经寒证,长期的中阳不足失于温化,外有形寒肢冷,内有脘腑寒痛,得寒即发或者加重,食少下利,舌暗苔少,中阳衰败,必建立中阳以缓求,因为阳伤日久下利少化,所以温中不可以温燥,川椒温经散寒止痛而不燥人参补中干姜温胃,饴糖资化源,方中的川椒最为重要。

       小建中汤都解释为中焦虚寒证,这种错误的解析是导致不会应用此方的主要原因,原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手足烦热,咽感口燥等描述是明显的燥热证,除此之外还有焦虑多思多疑,失眠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弦细等。小建中汤是内伤的病机,源于脾不能化生精血而非失于运化食物,病在脾脏而不在胃肠,一派的虚劳阴阳气血不足表现都源于此,所以,本方不在于补益而在于恢复脾的化生之机。

       比较三者,理中汤的病情较轻,而大小建中汤的病情都比较重,一寒一热都是虚劳的范畴,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理中、建中的意义,也可以区别建中阳、建中气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