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黎平觅洞传统侗族武术,民族文化的延续

 廿氏春秋 2015-04-26

黎平县双江镇觅洞村是一个传统武术村,全村1128人口中,尚武的习俗占80%以上,10岁以上的男丁,人人都有一套武打防身的本领。
据寨老吴德金介绍,觅洞村崇尚武术,祖辈相传400多年。它源于明朝末期,当时全寨只有几十户,居住在一个茂密森林的坡头上(现在觅洞的已寨组),由于当时政府腐败无能,社会治安差,兵荒马乱,觅洞寨子由于人少经常被周边势力强大的异族或强盗入侵掳掠,民不聊生。当时寨上有一个叫闳的人,武艺高强,把武术的绝招传给他儿子——靠。靠从7岁起就跟父亲学武,到18岁时,他的刀法、棍法和拳法炉火纯青。康熙元年十月(1661年)的一个夜晚,觅洞村遭到12个强盗入村掠抢,闳与儿子靠一同上阵,父子俩棍技狂猛, 气势凶悍,攻法大张大合, 一扫一大片。凭着高强的武艺,父子俩把这伙强盗打得一败涂地,溃逃出寨。父子俩乘胜追击,强盗把掠来的鸡鸭、谷子等一路丢甩,跑得慢的三个强盗被闳和靠两父子打死在“贵井凤”(山坡名)。从那以后,觅洞村父老乡亲都推靠为寨上的首领,传教武功,一代传一代,传承至今。

寨上的首领当时人们称之为“带将”,靠组建寨上10岁以上的男丁操练习武,常带领他们守寨抗敌并屡屡得胜。从此方圆百里范围威名逐渐显赫,使强盗闻风丧胆,不敢轻意进入觅洞寨子掳掠。在觅洞寨子对门坡大树脚,现在还保留着一块当年靠带领男丁练兵习武曾用的巨大磨刀石。

觅洞武术共分为三大类:拳法、棍法、刀法。棍法狂霸无人可抵;拳法多变, 套路最多,最为灵活,威力也很大。觅洞武术后来发展多个家族相传授教。据当地寨老介绍,各派家族师傅一般都要保留一两招绝招,以树立师傅的地位和以防不测,等到临终前才将绝招传给家族中的衣钵传人,将武术代代相传。觅洞寨子习武氛围十分浓厚,无论老老少少,只要三三两两凑合在一起时,常常相互切磋、交流武技,如今,觅洞村的武打拳术成为强身健体、自卫防身的传家宝。


2014年10月18日,觅洞村20余侗家汉子代表黔东南州亮相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侗族武术节目《猛拳》,也是本次表演项目中唯一的武术节目。因表演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征服了评委和现场观众,并荣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觅洞侗寨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节日期间将举办以觅洞侗族武术为文化元素表演活动。因武术作为当今强身健体防身的法宝,武术的表演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今觅洞侗族武术已成为黎平“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上侗文化中的一道新亮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