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邮票上的琴棋书画

 RK588 2015-04-26

导读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四大才艺,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指四种古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艺,又称雅人四好。今天常用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2013年7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琴棋书画》特种邮票,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高山流水”、“弈秋课徒”、“怀素临池”和“道子画壁”。

 


琴棋书画邮票原稿由当代书画家范曾先生手绘创作,以白描的手法和精湛的人物造型,描绘出中国古代关于琴棋书画的四个著名典故,展现了历史上俞伯牙与钟子期抚琴、弈秋课徒授艺、怀素蕉叶练书、画圣吴道子绘钟馗的四则历史故事,演绎出四大才艺精髓,也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尊为“中国民族乐器之王”。其形如蕉叶,嵌有13个用贝或玉、金制作的琴徽,有七根琴弦。发音深厚深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抚琴被视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文人必修的。在沐浴焚香之后轻拨琴弦,那清冽深沉的声响、诗化的意境、悠远素净的感觉仿佛带人穿越时空,随飘飘仙乐回到远古。

1983年发行的T81《民族乐器-拨弦乐器》特种邮票第三枚“琴”,主图为一张古琴。T81乐器邮票背景均有线描的演奏乐器的古代仕女,姿态飘逸,形象生动,素色相衬,这样既主次分明,又使乐器和歌舞得到有机结合,给人一种仿佛身临音乐会欣赏乐器演奏般的艺术感受。正像设计者所说:“乐器是静止的,怎样使人们看到邮票后能从意境中仿佛听到那动人的旋律?我画了各种草图。最后决定以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刻画仙女迎风弹琴、飞舞的形象来突出主图。色彩和造型上使用了浓淡、虚实对比的手法,用以表现清新的格调。”


1983年发行的 T82《西厢记》特种邮票第二枚“听琴”,图案为崔莺莺偷听张生弹琴的画面。《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为我国元代优秀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品,全剧共5本21折。《西厢记》邮票,蕴含了《西厢记》的核心内容,邮票的四幅原画,为我国著名画家王叔晖女士的杰作。人物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线条犀利,设色典雅,保持了唐宋以来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传统特色。西厢记被评选为当年最佳设计/印刷邮票。


2006年我国与奥地利联合发行的《古琴与钢琴》特种邮票第一枚“古琴”,图案上的古琴为唐代的“大圣遗音琴”,而背景画面为后人纪念俞伯牙与钟子期当年相遇的地方,湖北武汉汉阳月湖侧畔修建的古琴台。


1998年发行的《三国演义》(第五组)特种邮票小型张之“空城计”,图案表现的是诸葛亮以一张琴巧施空城计,令司马懿大军闻琴声而惧怕埋伏而退兵的故事。

棋者,奕也。下棋者,艺也。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琴、棋、书、画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弈”中的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和军事、哲学、诗词、艺术共聚一堂。或黑白枰之间,或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下棋不单只是一种活动,它还是一种艺术,一种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发展最广的艺术,是中国的国粹。
棋道,博大精深,蕴兵家之奥秘,含天地之玄机。棋,奇也!下棋之人分下、中、上三等。下等之人,胜,豪气勃发;败,垂头丧气。中等人胜不骄败不馁,善于凶中求吉,险中避凶,以友谊为重,胜败在次。上等之人下棋不争输赢,于棋盘中寻闲情雅致,探人生哲理,悟自然之道,迎风望月,解天地玄机,感天地造化,棋道、人道俱臻化境......


1955年发行的特13第一个五年计划邮票,第18枚工人疗养就是业余下象棋中内容,这是象棋在国内首次登上邮票。


1986年发行的《中国古代体育》特种邮票第二枚“围棋”,图案以汉画像砖的表现技法,描绘了两位古人对弈的场面。


1993年发行的《围棋》特种邮票,全套二枚。第一枚“古人对弈图”,图案描绘了两位古人围坐棋盘精彩对局,一人观战的场面;邮票边框采用黑、白、红等多层次线条将主图牢牢围住,巧妙而通俗地诠释了围棋中“围”字的含义,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围棋“黑白世界”的风采,匠心独运。第二枚“中国流布局”,图案是一个正规的围棋盘,这是我国棋手自创的经典布局。图案采用土红色绘制棋盘,背衬用土黄色,再加上黑线构成的方格,和下定在棋盘上的圆形黑白棋子,图案色彩协调鲜明,给围棋爱好者们呈现出一盘刚刚拉开阵势的棋局。

书法是中国古代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文字渊源很远,早在纸没有发明之前就有流传于世。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象形文字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的书。

国内发行书法相关邮票(不含题词)已有:2003年的《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全套2枚;2004年的《中国古代书法—隶书》特种邮票,全套4枚;2007年的《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全套6枚;2010年的《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全套于6枚;2011年的《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全套4枚。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使我们领略了我国书法的篆、隶、楷、行、草不同字体、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与美学价值。



2003年《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篆书最古是大篆,起源于西周末年,东周时在秦国一代流行,其次是小篆,至秦始皇时达到鼎盛,到汉代开始衰退。邮票中选用的《毛公鼎》和《泰山刻石》是最有代表性的篆书精品。青铜器毛公鼎是周宣王时的著名重器,于清代道光年间出土。《毛公鼎》的铭文记述周天子告戒和褒赏其臣下之事,洋洋洒洒497字,为传世青铜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其字体属于大篆,书法风格浑厚,凝重而不失典雅。《泰山刻石》位于山东泰安市岱庙东御座大殿,为国家一级文物,铭文内容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其书法是小篆最经典的作品,字形长方,笔画圆转流畅,用力匀和,笔势飘逸生动,且通篇排列整齐,气势磅礴,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2004年《中国古代书法—隶书》邮票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它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隶书邮票分别为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均可谓是汉代隶书中的精品。


2007年《中国古代书法—楷书》邮票
楷书,中国人是不会陌生的。楷书也叫“正书”、“真书”,是中国传统书体之一。就其含义而言专指当今通行的楷体字。楷书形成于魏晋,定型于北魏至唐代,一直流传至今,基本上不再变化。所不同的只是书写风格特色的差异,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楷书始于汉末,定型于唐,是甲骨文、篆、隶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行、草都是以楷书为本体而演化。因此楷书是上溯寻源的依据,是下求其流的基础,楷书也成为学习书法的起步入门。楷书邮票六枚中第一枚《宣示表》为小楷,第二枚《张猛龙碑》为魏碑,其余皆为唐楷。


2010年《中国古代书法—行书》邮票
行书邮票一套六枚,内容以“天下三大行书”美誉的《兰亭序》、《黄州寒食帖》、《祭侄稿》为题材,原作分别出自东晋王羲之、北宋苏轼、唐代颜真卿之手,三部作品均按两枚连体邮票印制。


2011年《中国古代书法—草书》邮票
草书邮票作为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的收官之作,邮票主图依次为西晋陆机的《平复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初月帖》,现藏于辽宁博物馆;唐代张旭的《古诗四帖》,现藏于辽宁博物馆;唐代怀素的《自叙帖》,现藏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是人们生活中创造的结晶,画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画中常常包含着艺术家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艺术也常常孕育在画中。也和书法关系密切,自古有书画同源之说,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从技法上讲,中国画可分为工、写两大类,即工笔与写意;工笔中有淡着色与重着色两种画法,分别叫做工笔淡彩与工笔重彩。

从1978年5月5日发行徐悲鸿的《奔马》特种邮票开始至今,已发行近现代中国名家绘画作品选及古代名画邮票20余套,琴棋书画题材中发行的绘画类邮票是最多的。
近现代名家作品选分别有:1980年的《齐白石作品选》;1984年的《吴昌硕作品选》;1993年的《郑板桥作品选》;1994年的《傅抱石作品选》;1996年的《黄宾虹作品选》;1997年的《潘天寿作品选》;1998年的《何香凝作品选》;2002年的《八大山人作品选》;2007年的《李可染作品选》;2009年的《石涛作品选》等。
古代名画分别有:1984年《簪花仕女图》;1990年《韩熙载夜宴图》;1995年《虢国夫人游春图》;2002年《步辇图》;2004年《清明上河图》;2005年《洛神赋图》;2006年《神骏图》;2010年《富春山居图》;2011年《八十七神仙图》;2013年《捣练图》特种邮票等。我国发行的名家绘画作品和古代名画邮票,以它特有的艺术文化魅力,在方寸之间构建一座微型的中国绘画艺术馆。



1978年5月5日,为了展示中国绘画艺术成就,发行《奔马》特种邮票。采用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原画。这套邮票的10枚图案,设计者精心选取了徐悲鸿大师的10幅中国画力作,另加一枚小型张,图案选取群奔马。徐悲鸿是中国画创作中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大师。他从西方油画技法中吸取了适合中国画的内容,将之巧妙地融合起来,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徐悲鸿酷爱画马,一生中画了许许多多的马,这10枚邮票上的10匹骏马,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称得上是他的代表作品。画家笔下的马,粗看,似乎不注重细节刻画,不着力表现运动中的一块块肌肉;但若仔细鉴赏马首姿势、马鬃动态、马蹄变化的色彩浓淡,便可发现画家用挥洒自如的笔法,大块的着墨,简洁明快而富有力度的线条,准确地把握住了一匹匹骏马生动各异的神采,它们不受羁绊、不受拘束、自由自在地驰骋在祖国大地上,具有一种强烈的艺术感召力量。

说起徐悲鸿奔马邮票发行,还有部分因素是:1977年未,文革已经结束一年了,那时,刚刚步出浩劫的集邮者对新选题的新邮票有着强烈的渴求。但刚从十年浩劫出来,文革阴影还未散去,邮票设计也难以摆脱文革时期题材。由于78年是马年,发行生肖题材邮票又怕犯政治问题,所以以徐悲鸿画的马为题材设计发行邮票,也算勉强与生肖邮票沾边,邮票题名奔马也是为了符合当时政治因素。仔细观看,第一枚4分邮票特选用徐悲鸿1951年创作,一匹四蹄腾空的骏马画图案,因这画面上题诗有“山河百战归民主,铲除崎岖大道平。”意思也是有拨乱反正的胜利和改革开放开始的意味。


1980年齐白石作品选邮票
齐白石,我国著名国画家。作为我国现代最为杰出的艺术家之一,白石老人早已享誉全世界,在国内更是家喻户晓,其画虾技法为一绝。齐白石晚年60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造,融合了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擅长花鸟鱼虫,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并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地结合一起。也画山水、人物。论画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见解。这套邮票共16枚邮票和1枚小型张,图案均选自老人晚年的代表作,通过一草一木,一鸟一石,让读者领略到了这座艺术大山的无限风光。16幅图案不饰边框,不衬底色,使画幅间的细微差异统统融于白色票型之中,具有绝妙的艺术效果。


1984年吴昌硕作品选邮票
吴昌硕,为我国近代杰出的篆刻书画家。他把诗歌、书法、金石艺术的内存规律,融汇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从而使自己的画作成为诗书画印的综合性艺术,人们尊称他为“四绝画家”,就是指他的作品中兼有书法一绝、诗词一绝、篆刻(金石印章)一绝和绘画一绝。自古以来,被誉为“四绝画家”的很少,吴昌硕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一位。在吴昌硕诞生140周年之际,邮电部发行这套特种邮票以表纪念。这套邮票的8枚图案,围绕吴昌硕曾经说过的“诗书画印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这一中心,精选了包括牡丹、菊、梅、金石乐等内容的书法、绘画、诗词、篆刻八件精品,邮票图案设计成中国字画挂轴的传统装裱形式,挂轴的天地两头采用浅灰色绫绢风鸟图纹,与洁净的中心字画相配,和谐统一


1993年郑板桥作品选邮票
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金石家。他与当时聚居扬州的另7位画家一起,并称“扬州八怪”。他的书法吸收真、草、隶、篆四种书体所长,还创造了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的新书体。郑板桥诞生300周年之际,设计者从分藏于扬州、北京、上海、天津等市博物馆的郑板桥作品中,精选出6幅佳作,缩成方寸,用来表现他的诗、书、画、印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郑板桥的作品除红色印章外,均以水墨作画,不施粉底。为力求符合郑板桥的气质、风格,邮票设计者选用古色古香、偏暖色调的绫子作衬底,每幅画面的底色也相应加以调整,古朴又典雅。在整套邮票的排列上,中心是竖幅立轴,两边则以册页、扇面对称,向左右延伸,在排列上形成音律的节奏感。

 


1994年傅抱石作品选邮票
傅抱石,我国著名中国画画家,傅抱石作画,“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他推崇清代画坛创新派大师石涛的创造精神,既融汇古代诸家之长,又不受前人成法速缚,勇于创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山水画,意境深邃,气势磅礴,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他的人物画,多取自古代文人高士及古诗词中歌咏的人物,即所谓“上古衣冠”,造型典雅优美,神态丰富,线条飘逸,有浓郁的书卷气。


1996年黄宾虹作品选邮票
黄宾虹,名质,字朴存,乃于中年更字宾虹命名,并以此名世。黄宾虹特擅山水兼工人物花鸟草虫。他博采众长,我师我法,屡经变革,来去自然,使作品渐脱古人约束,形成自己独特之风貌,也是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同时,他又与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合称“20世纪传统四大家”休闲。此套邮票共6枚,选取黄宾虹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作品。其中4幅山水画除黄宾虹早期作品《山水》外,《西冷远望》、《青城山中坐雨图》、《设色山水》都是气势磅礴的杰作,另有书法和《点染写花》两幅,展示了大师作品笔精墨妙深邃高雅的意境,均表现了深厚的创造力和大气磅礴的艺术气质。


《簪花仕女图》是中国古代的名画,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画中反映的是唐代贵族妇女安详、逸乐的生活,画上出现六个妇女,其中五个为贵族妇女,一个为婢女,有的赏花,有的捉蝶,有的散步,有的玩狗,生动地反映了宫廷贵妇们闲散的生活情景。为唐代画家周昉的作品,他的肖像画亦形神兼备,他善于观察人物复杂的性格和分析人物的心理生动入微地表达出人物的精神特征。周昉的仕女画奠定了晚唐以后人物画的基础,把贵妇人画得雍容华贵,丰颐厚体,是周昉仕女图的一个显著特点。直到现代,此图仍然是美术院校浓重临摹的对象。《簪花仕女图》这套邮票,全套3枚加一枚小型张,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术,从中得到不少知识和乐趣,为祖国宝贵的文化珍藏而骄傲。


2004年《清明上河图》小版张邮票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这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清明坊一带的繁华热闹景象。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本套邮票临摹本为宋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曲水流觞整理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