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爷爷张秉武

 昵称23711988 2015-04-27

我的爷爷张秉武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屋山下一个规模较大的村子,村子坐落在一个山腰上,因山顶上有一座明朝嘉靖年间修建的道观,故而得名观腰村。

张家在道光年间才迁到这里,村里“根基不深”,且子女众多,在那个人吃人的旧社会,生计始终是围绕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成年后的张秉武先生应该也想过出人头地的事,尤其是成家以后尽管也很努力的劳动,怎奈没有家底,灰心之际迷恋上了赌博,最后尽然将老婆仅有的几件嫁妆也输了个精光。那时候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流行加入“组织”,加入了“组织”就有了依靠,就不会让人欺负,在“组织”里耍大了还能得点“小实惠”。当地的组织生活就很丰富,有一贯道、八音会、明眼道、九宫道、不死道、明善道等等,且每一个组织都人数不少,影响很大,各种组织为了争夺市场而互相侵轧,早先年的“义和拳”就是这样形成的,要想在村里不受官绅的欺负,就入洋教,因为神父会罩着你,即便惹出事来只要你说在教,当官的也拿你没办法。洋人领事裁判权的无限延伸,使得本应该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纠纷也具有了涉外法律纠纷的性质。那时候民间的传教士在没有完全吃透博大中华文化的前提下盲目发展教民,使得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成为教民,部分教民甚至成为欺压乡里、鱼肉百姓的恶霸,于是为了对付教民应运而生了“义和拳”。

中国历史上,两种人最能捣乱,一种是民间的会道门,比如太平天国、义和团;一种是扯高调的书生,现代社会改名为公知。这两类人,最耽误事,但最喜欢搞组织。会道门喜欢搞这个门,那个教,以神秘氛围取胜;扯淡的书生们喜欢搞这个论坛,那个协会,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为天下苍生献身取胜。张秉武先生生于乱世,应该也想过加入组织的问题,不知道他是否想过加入同盟会或者国民党什么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即便他想加入也没有门路,在当时“阎老西”统治时期那可是“执政党”,没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或者发展潜力的人估计人家不收。张秉武先生也没有加入会道门,可能他觉得那是瞎胡闹,没什么前途,收益也不高,直到抗战开始后中共阳南(阳城)县委搬到了村里的道观。

1942年村里来了一位小学校长---杨恕,( 1917年出生的杨恕先生生于山西临川县一贫农家庭,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陵川县公安局政治工作员、代理区长、县农会委员),他的到来让张秉武先生眼前一亮,对杨恕先生搞的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也深感兴趣,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村里的“武委会主任”194311月上旬,杨恕先生被狼狈为奸的国民党特务和日伪汉奸们骗至一悬崖,知道上当后进行反抗,被推下深崖跌成重伤而死,张秉武先生将尚在村小上学的儿子过继给杨恕烈士为子给其送葬,当地群众赠一副对联:秉正气以生生来英勇,为人民而死死得光荣。抗战胜利后将村名改为杨恕村,将村小学改为杨恕小学(1949年后村名又改了回来)。这次扫荡对于张家还有一个巨大损失,家里的牛被杀了,牛头还被割下后放在了水缸里,张秉武先生在充满了对日本鬼子无限憎恨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要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

张秉武先生的先知先觉对儿女们今后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知道在解放前拥有九代贫农(后几代完全成了雇农)、革命干部家庭、烈士继子这样“又红又专”的身世对于今后的发展多么重要,可惜这样正确的决策并没有给张秉武先生本人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原因是他不识字。1947年,轰轰烈烈的“南下纵队”成立了,看着身边的战友都随部队南下当干部去,唯独把自己留在村里,张秉武先生的心里一定酸溜溜的,但是他没有闲着,带领大家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中去了。张家有了地了,张秉武先生的心思也从武装革命转移到自家经济建设上去了,对于土改中凭借手中权力策略性获得的好地还不十分满足,还想弄到更多的土地。恰在此时,在外上学的地主家儿子回来了,以极低的价格把剩下的土地卖给了张秉武先生,为了这个大便宜,张秉武先生确实乐呵的整整三天没有合上嘴。

    “小地主”的好生活持续到了1953年,中央来了文件要成立互助组,作为老党员的张秉武先生还的带头把自家的土地都献出来,这一打击如同十年前家里的牛被杀了一样,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没有再振作起来,因为他发了几句牢骚后不仅靠边站了,还上了《晋东南日报》成了反面典型。几年后互助组发展成了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也从初级社发展到了高级社,但是家里又添了几张嘴,张秉武先生又开始吃不饱了,在一次看守粮仓时偷偷往家拿了点粮食后被人告发,介于张秉武先生也算是老革命了,只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好在这时张秉武先生的大儿子已经军校毕业,在北京上班了,二儿子也到乡里上班了,老婆王氏勤俭持家,大女儿已经成家,二女儿和三女儿虽然还小,有成年子女帮衬着也能过。可能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张秉武先生决定去趟北京,在南池子总参招待所见到了二十年未谋面的大儿子,在大儿子的搀扶下,他见到了天安门,见到了刚建成的人民大会堂,也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身体,癌症晚期。回到村里后,大儿子专门向部队请了一个月假期来给父亲送终,可是眼见着张秉武先生的身体却日渐好了起来,假期结束后大儿子回了部队,几天后来了电报:张秉武先生去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