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财务报表审计CPA应该关注什么

 霞客行2015 2015-04-27

  借助第三方审计的力量尽早发现风险,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夯实财务信息、完善内部治理,这是现代高校治理的关键点。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在于发现风险、评估风险及应对风险,将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分析识别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耀祥表示,《高等学校财务报表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对高校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遵循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结合多年来的实务工作,他认为高校财务报表审计需关注四大内容。

  内部控制

  近几年爆发的一些高校舞弊案例,使高校在诸如科研经费、财务报销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3月20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审计力量不足、业务能力不强等因素,导致内部审计这一“免疫系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除了强化内部审计外,由来自于高校外部的持独立、客观、公正立场的第三方对高校内部控制的合规性作出判断,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提高高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高校领导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郑耀祥表示,注册会计师了解、测试、评价内部控制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时间尚短,注册会计师须关注高校是否将有关规定与自身情况有机结合,是否有效地设计和执行了内部控制。

  比如,高校财务部门对院系处以及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收费项目是否完整纳入到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核算,是否存在坐收坐支、体外循环;各级财务管理机构是否健全;岗位之间是否相互联系与协调等。

  基建账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沈颖玲表示,高校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的特殊性。此前,一些高校对基建以及图书、设备等的采购未实施有效控制。

  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并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科目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同时,在“在建工程”项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核算由基建账套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

  “此项规定明确了两点主要内容:一是基建账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二是基建账月底余额反映至大账。”郑耀祥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在建工程项目时,不是仅凭账户余额和重要性水平进行机械判断,而是需要从风险性质的角度考虑直接将基建工程列示为重要账户。同时,基于“基建工程”余额系从基建账转入的事实,不应直接对其余额按重要性水平进行评判,可将其视为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审计范围。

  独立核算单位

  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是指高校内部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单位或部门。在实务工作中,主要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学院、后勤部门。

  据沈颖玲介绍,目前,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未完整纳入学校财务报表。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时,应当将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表反映,这在制度层面上,对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是否纳入学校财务报表反映进行了明确。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的要求,注册会计师需从该组成部分是否对集团具有账务重大性以及其特定性质是否具有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特别风险的角度,来判断其是否为重要组成部分,并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自主审计、他人审计、审阅及其他应对措施

  在确定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重要性时,财务重要性指标取数要恰当、合理,反映该实体的真实重要性水平,并兼顾潜在的风险。

  附属单位

  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未对附属单位是否并表进行明确规定,根据相关实务处理来看,大部分高校并不编制合并报表,但这并不代表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关注对附属单位的投资款项及附属单位的真实经营情况。

  “注册会计师除了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确认外,对投资单位无论是否具有控制权,均需持续关注其经营情况,同时对具有控制权的独立核算的附属单位要核对相关数据,确保高校财务报表反映其真实财务状况。”郑耀祥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