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相思》的由来与写作方法

 江山携手 2015-04-28
〔題考〕 古詩曰:「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別離。」又曰:「文綵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李陵詩曰:「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蘇武詩曰:「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古人輒用「長相思」三字入詩中,其為當時極熟之民間成語可知。厥後演為樂府,【樂府詩集】收入【雜曲歌辭】。梁 張率始以此三字為句之發端;而陳後主、江總輩,復襲其調。至唐 李白等亦仿作之,迺成詞之專調矣。又名﹝雙紅豆﹞、﹝山漸青﹞、﹝憶多嬌﹞、﹝吳山青﹞。 
· 〔作法〕 本調三十六字,為雙調中之最短者。前後闋起二句,俱用疊韻,此為定格,不可悖者。句法與平仄,前後闋完全相同。後闋起為三字疊句,第一字應仄,第二、三字應平,(前闋「水」字以上聲作平聲)第三句為七言句,第一字可平。第四句為平起五言句,第一字應仄,第三字應平,與普通五言句不同。按樂天此詞,前闋平仄多誤,故當以後闋為準也。 

汴水流, 
仄⊙△ (平韻) 
泗水流, 
仄⊙△ (用疊韻不可改,叶平韻) 
流到瓜州古渡頭, 
⊙仄平平⊙仄△ (叶平韻) 
吳山點點愁。 
⊙平⊙仄△ (叶平韻) 
思悠悠, 
仄平△ (叶平韻) 
恨悠悠, 
仄平△ (用疊韻不可改,叶平韻) 
恨到歸時方始休, 
⊙仄平平平仄△ (叶平韻) 
月明人倚樓。 
仄平平仄△ (叶平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