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缺失是问题少年形成的主要原因

 冰凌花春暖花开 2015-04-28
纵观失足少年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每一位失足少年的背后都有一位不称职的家长。可能有些人会说这话你“言重了”,但我认为事实的确如此。试问每一位失足少年的家长有谁从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关注孩子的行为和礼仪教育?在孩子物质需求方面是否懂得有甄别的去满足,而不是一概都满足或者一种武断一概不满足?在孩子有了能够做一点点事的能力后,又是否不厌其烦的一点点引导并教导孩子怎么做事?怎么积累方法?孩子上学了,你又是否坐下来过帮助过孩子学习,或者和孩子一起研究过学习?是否武断的强迫孩子必须完成作业?又或者是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然发展?孩子到青春期了,你是否有过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谈谈感情、谈谈责任和义务?是否为孩子排解过成长的困惑?孩子感情的问题是否愿意和你倾诉?孩子外面委屈的眼泪是否愿意在你面前流下来?上面这一些做不到,你能说你父母做的合格?要知道孩子成长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远不比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家长在满足孩子们的物质需求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他们精神需求方面还有那些欠缺。

我曾经在课堂上对八年级学生在家做家务情况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是53人的班级仅有4个会炒菜,5个曾经帮助家长做过饭;有11人在家扫过地;有超过20人没有自己洗过衣服、刷过鞋而在这些家务劳动中得到过家长指导的仅有2人,还有的八年级学生竟然不会系鞋带。孩子在家不做家务,又怎么能够掌握劳动的技巧和思考的方法?怎么能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作为家长还要明白,孩子的学习不仅包括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做事的基本思想方法。家长务必要学会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做家务、一起劳动,并在劳动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去思考,去总结方法,同时给孩子以鼓励和认可孩子在劳动中养成的思考习惯和积累起来的方法也同样是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基础甚至比让孩子多读几本书,多做几道题更重要。假如孩子没有从小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伴随年龄逐渐加大,孩子必然演变成好逸恶劳,想法简单,遇事不求甚解,做事粗暴莽撞的习惯,久而久之,害人又害己。衷心的规劝各位家长不要把自己当成只会挣钱的机器,不要人简单的认为家庭积累的财富越多孩子就越幸福,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教育中来。如果因为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孩子误入歧途,那么家庭积累的钱越多,对孩子的伤害可能会越大。

作为家长,务必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作风,坚决杜绝简单和武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如同“大禹治水”,重在引导,不能完全依靠“ 堵”。对待坏习惯要下狠力,快刀斩乱麻,坚决制止;日常繁杂事务事事都需要用心引导。任何人的生活都要有张有弛,孩子学习也一样。劳逸结合是永远不变的法则。绝对不能一味的让孩子趴在书本上,一发现孩子不在学习就厉声斥责。适当的家务、娱乐和必要的家庭作业对促进孩子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另外,家长做事不能无视孩子。孩子虽小,但心地清白,大人的不经意也会给孩子心灵上抹上浓浓的一笔,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重大影响。家长良好的处世态度和行为习惯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尤其注意一些“小孩不宜”的言行应该远离孩子,尽可能不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孩子的暴力倾向,早恋和脏口与一些家长自身的不良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所有,是家庭的希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每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始终是孩子成长的领路人,家长的处世态度、价值理念以及日常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要预防孩子将来演变成问题少年,家庭教育理应是所有相关工作的重点,家长对儿童教育认识不足和家庭教育缺失应该是问题少年形成的主要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