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甲讲座:10字秘诀,玩转绘本!(最热必藏帖)

 Qinzibookstore 2015-04-28

演讲/阿甲

笔记/米奇爸爸


3月21日下午,著名阅读推广人阿甲先生应邀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为爸爸妈妈们分享“图画书阅读十字诀”。绘本学堂为绘友们献上本次讲座的精华内容——



阿甲,原名林晓晞,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村”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许多英美经典绘本的译者。


他的著作有《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儿童阅读100个关键问题》、《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等著作,翻译出版了《彼得兔的世界》、《小房子》、《石头汤》、《晚安,月亮》、《别让鸽子太晚睡》等近百本在国内热销的英美经典绘本,文字优美,童趣十足。

孩子们戏称阿甲“穿山甲”。他所学和阅读推广无关,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做过书记员。


他发现,即使是重刑犯,内心也和普通人无异:都需要爱。


他说,如果我们多造100座幼儿园和图书馆,明天也许会少掉100座监狱。


这也是他乐此不疲走上儿童阅读推广之路的初心吧。



阿甲和米奇爸爸

十字诀中每个字代表一类玩法,它们只是常见的一些,并不涵盖全部;另外,既不是说每一本书都适合各种玩法,也不是说每个人都适合用各种玩法,它们更像是一种启发性的范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擅长使用适合的书采用适合的玩法;还有,这些玩法并不专为孩子而设计,大人想玩也可以玩哦。图画书本来就是给孩子和大人的共同礼物。


“十字诀”走起——

1、唱

有些图画书可以唱,或者它本身就是歌词或包含歌词,如《花木兰》、《苏武牧羊》、Five Little Ducks(《五只小鸭子》)、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我们去猎熊》)。


宽泛一点,我们应该把童谣也给算上,比如《一园青菜成了精》、《老鼠娶新娘》;或者书上的故事来源于一首歌,比如《约瑟夫有件旧外套》,或是一首可以吟唱的诗,比如《黎明》;或者本来这个民间故事就有耳熟能详的歌曲,比如《拔萝卜》。(阿甲现场演唱的《花木兰》也让听众们倾倒)


2、念

让听众看着画,说故事人照着书上的字念(朗读、或大声读),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玩法。


几乎所有识字的人都会念书,所以人们常常会小看“念”这种玩法,在我看来,它也是图画书的诸多玩法中最高级的玩法。


真正的高手应该拿起来就能念,自己也作为一名特殊的听众,与其他听众一起看着图画、听着声音(自己发出来的)进入原汁原味的图画书故事世界。这需要勤学、勤念、勤琢磨,当然还要真心喜欢。


适合用不同方式来念的书有《小房子》、《月下看猫头鹰》、《园丁》、《猜猜我有多爱你》、《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等。



3、说

有些图画书我们不得不说,比如无字书。但还有很多很多图画书,除了念一念之外,还不妨说一说。


比如《苏武牧羊》、《什么猫都有用》这样的书,不说上一说,听众是不易明白的,因为文化背景对小听众难免生僻了点儿。


还有的说故事人技巧高超,说着说着需要抖抖包袱,来点儿华彩乐章什么的,也都挺好的。


不过此时,手中的图画书仅仅是作为配角的媒介了。如果把图画书作为主角,说故事人多少还需要强压一些才华,内敛些的好。

(此处米奇爸爸又领略了阿甲的京剧文化功底)


4、做

这一字口诀是个大箩筐,但凡需要动手动脚而非“画”、“演”、“吃”的都归入此类。


所以包括:做手工、做游戏、做运动、做……看起来有点象读图画书助兴的节目,但玩到深处,也是对理解图画书大有裨益的。


比如读了《花婆婆》后来种花,读了《拔萝卜》后来玩拔河,读了《小黑鱼》后来玩音乐游戏,读了《一园青菜成了精》后去逛逛菜园或分组打打仗……


许多故事人,尤其是老师,在这方面颇有创意,比如方素珍老师的手工书就堪称一绝。适当运用,可以让读书变成很好玩的游戏。


5、画

一本本优秀的图画书就是一座座纸上的美术馆,不但可以让读者欣赏到各种风格、各种文化背景的佳作,而且还自然产生一定的刺激,诱使一些读者也拿起画笔来表现。


不过一定要理解,图画书上的图画主要是用来表现故事和情绪的,因此对于小读者而言,最能激发他们创作欲望的往往不是那些在大人看来很华丽的图画,而通常是那些简单、朴拙、直白的作品。


比如“米菲”、《彩虹色的花》、《月亮,生日快乐!》、《好饿的毛毛虫》、《好饿的小蛇》、《花格子大象》等等。


6、演

有角色的图画书一般都是可以演的,最简单的演法就是“分角色朗读”,比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爱心树》,但如果能配上一些道具演起来会更好玩。不过如果愿意费点儿功夫,结合“做”字诀,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些有趣的面具或布偶来演着玩的。


如果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适合选择角色众多而且形象鲜明的故事,比如说《咕噜牛》、《不来梅的音乐家》、《我选我自己》、《是谁嗯嗯在我头上》、《鸭子骑车记》,偶尔也可以选择角色少点儿的,但最好能轮流来演,比如《真正的朋友》。


7、吃

这是最需要创意的一种玩法了,因为说到吃的图画书可多了,但真正能拿来吃的好像还没有,需要自己想办法。


比如说读到《绿鸡蛋与火腿》,你或许真的就想做一道来试试?还有《云朵面包》,面包容易,云朵难求!《石头汤》《生气汤》都可以来试试。


还有啊,读过《子儿,吐吐》,是否能找木瓜来试试,西瓜也行啊;有的图画书里还有食谱呢,比如“兔子帕西”里的《苹果煎饼》,还有最近出的《莫夫里太太家的怪物》还有蛋糕配方,《古里和古拉》里的可算童话版配方。

8、破

这是看起来技术性最强的玩法,适合喜欢玩技术、玩侦探游戏的读者。


所谓“破”,就是破解、破谜之意。有些图画书的确需要破了才好玩,比如安东尼·布朗的作品,几乎本本都大有文章,如果《大猩猩》、《我爸爸》这类作品不破一破,趣味大减。


破解图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读出藏在作品表面下面的故事,但并不是发散、延伸的联想。


比方说,《蚂蚁和西瓜》中的戴帽子的蚂蚁的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小老鼠一家的故事;还有更深一些的,如《在森林里》里更具隐喻色彩的故事。


研究图画书就特别需要“破”的精神,在这方面可能最执著的当属加拿大的诺得曼教授,他曾经为《和甘伯伯去游河》这本书的第一页(上面写着“This is Mr. Gumpy”,直译为“这是甘先生”,中文版译作“他是甘伯伯”)写过一篇长长的专题论文。




9、聊

这是看起来最容易的玩法,实际上在日常人们最用此招,当然往往用得不大好,比如明明是一个很好玩的故事,偏偏要紧追着孩子问:故事里有几只山羊、几匹狼、几头小猪、几个猎人?狼穿了什么衣服、小羊说了什么、猎人又干了啥?还有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此聊法,不如不聊。


如何与孩子们聊书?这是一门大学问。钱伯斯曾经专门写过一本书《说来听听》,中文版收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之中。不过即使读过这本书,也未必就适合开聊。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真正对所聊的书感兴趣,像孩子一样的感兴趣。


如果没有做足功课,没有真正的兴趣,最好不聊。当然,如果暂时放下“通过这本书要教孩子一个什么道理”这样的想法,随便聊聊倒是无妨的,比如读到狼的书,就聊起小时候山里面家乡闹狼的故事……夸张了一点吧,其实意思就是要聊得有趣一些、与自己的生活关联一些。


可以聊的书有《我不知道我是谁》、《隧道》、《爱花的牛》等等。

10、想

联想、想像、漫无边际地瞎想……这是最具个性的玩法。


有一次在开讨论读书活动座谈会时(显然没有小孩子参加),不知怎么聊到了《鼠小弟的小背心》,一位研究哲学的朋友很激动地说:这本书就是在讲老子的哲学,随遇而安,不是吗?当时大家愣了愣,但回头想想也颇有道理。


有人也许会问:这种道理,孩子能懂吗?我倒要反问:这种道理,大人真的懂吗?在思想和想像的领域,如果不以大人为标准答案的话,大人比孩子并没有多少优势的。


内容分享到这里,米奇爸爸特别想“号召”爸爸们,向阿甲老师学习,做一个永葆童心的故事爸爸,陪伴孩子幸福成长!





欢迎分享转发,公众平台转发请注明出处:绘本学堂。回复“阿甲”,获取本平台1月6日《阿甲:绘本阅读“八种武器”》


绘本学堂法律顾问:刘春彦 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