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经济开发区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开拓就业门路,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整体效益和运行质量。随着郴州市“南延东进”战略不断推进以及经开区新型城市化建设成果逐步显现,郴州经开区三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郴州经济开发区位于郴州市城南,紧邻中心城区,武广高速铁路从区内经过并在区内设站,距离京港澳高速公路郴州出入口4公里,距离郴州火车站5公里。近几年来,随着郴州市“南延东进”城市发展战略的推进,市开发区逐步与中心城区接轨、融合,互相渗透,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呈现欣欣向荣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一是企业个数不断增多。截止2013年6月份,该区三产业企业达到320家,按行业分:商贸企业210余家,房地产企业约50家,服务类企业约60家,另外还有2000余户个体户。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上半年,该区第三产业完成营业收入48.5亿元,其中41家限上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1.3亿元。 (二)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随着经开区对第三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第三产业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一是GDP贡献率不断提高。2013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2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32%。占全区GDP总量的比重达到70%。二是税收贡献不断提高。2013年上半年,全区实现税收2.13亿元,其中三产业实现税收1.78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量的比重达到84%。 (三)第三产业投资力度加大。近年来,经开区三产业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各项配套项目投资累计达到15亿元。一是几大专业市场相继落成,共建设了七星大市场、五岭大市场、汇丰钢材市场等七大专业市场,还有悦和义乌小商品城和农贸市场两个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内可投入使用。二是城区道路网建设逐具规模。先后实施了一批交通、公共设施管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如五岭大道、万华大道、冲口路等道路,为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四)服务业行业体系初步形成。随着该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推动了全区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效应不断增强。邮政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仓储业、批发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较快,其中:信息、商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信息网络、物流商贸等先导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医疗服务等新兴产业也发展迅速。 二、推动三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一)不断加强专业市场建设。该区早已意识到应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贸易平台,先后引进、建成了一批上规模的贸易市场。其中:七星大市场总投资3000万元,市场交易商品以蔬菜、干果等农副产品为主;五岭大市场总投资1.64亿元,以商品批发为主,集家电、百货、副食、机电、五金、建材等综合功能经营区为一体;万华机电市场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经营机电、五金、小百货;五岭机电大市场总投资6000万元,是郴州市最大的专业机电市场,商品贸易为机电、五金、化工等行业批发、零售资源;汇丰钢材市场总投资1300万元,年销售各种型号的钢材8万吨以上,是郴州目前最大的钢材贸易市场;五岭水果市场总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二)科学引导房产项目建设。郴州市开发区自1988年建区以来,产业定位以工业为主,最初十年间,房地产业几乎是一个空白。然而,随着郴州市“南延东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大举推行,开发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开始显现,房产行业逐渐兴起。从最初的锦上添花,到成为全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的房产业经历了由薄弱而雄厚的发展过程。截至目前,在开发区登记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有50余家,其中三级及以上资质等级的企业40余家,注册资本金人民币超过10亿元。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亿元,全区施工房屋面积300余万平方米。 (三)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的重要配套力量,是高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推动器,该区充分利用紧邻郴州行政中心区,现代服务业相对发达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了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法律、会计、评估、现代商务、信息传媒、工商咨询、专利代理等现代服务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突出引进现代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目前区内服务业企业约60家,其中现代服务业约20家。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管理服务难度增大。经开区第三产业企业有300多家,数量多,分布广,日常管理工作很难开展。一是三产业企业的经营场地多为租赁,流动性较强,不便于管理。二是企业稳定性差,抗风险性弱,企业生命周期短,特别是贸易企业经营三、五年倒闭者不在少数。 (二)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从行业结构看,该区第三产业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七大新兴行业占服务业比重不到30%,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仍占据着统治地位, (三)融资瓶颈制约严重。为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完善园区配套功能,近年来该区独立承担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仅在湘南高新园的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园区绿化、厂房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中,就累计投入资金近6亿元。现石盖塘片区的开发建设即将全面启动,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将数倍于湘南高新园。而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政府性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和当前实行的银根紧缩政策,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该区现有两个区属融资平台,但因缺乏有效抵押物,很难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融资问题成为制约该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首要问题。 四、下一步对策和建议 (一)大力加强第三产业招商引资。充分发挥经济开发区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人才汇聚的比较优势,积极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组织形式,构建郴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资源“洼地”。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电子商务、评估、金融、保险、创业投资、法律服务、会计审计、会展商务、信息传媒、管理咨询、人才资源以及文化、医疗、教育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商业,以物流配送、现代批发、连锁经营、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专业店等新型业态为重点,整合小、散、乱的传统商业企业,打造现代专业市场集群,发展现代辐射型商业。 (二)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高度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二产的同时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力度形成二、三产业比翼齐飞的协调发展格局。努力打造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建设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加快改善基础设施环境。 (三)全面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继续发展交通、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加速市场体系建设提升辐射力和外向度。吸引社会各方面投资市场建设开发发展一批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中型专业市场。发展现代流通业加速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四)积极扶持新兴服务行业。近年来社会上对社区服务、房地产服务、旅游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旺盛供求矛盾突出。对此市政府应制定优惠鼓励政策,在资金、税收、用地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同时要加强管理制定统一收费标准规范经营者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利益。放宽市场准入提高教育、医疗、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服务水平。发展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产业促进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五)优化法律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第三产业经济,除了城市建设等硬件要达到较高标准,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管理、文化氛围等软件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要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使城市的综合营运成本最佳,并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法律法规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市场秩序、通关秩序、诚信体系、社会治安状况、城市文明程度等等也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从而使城市成为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熔炉。宽容的多元文化、多元梦想的城市性格正是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必备条件。宽容多元的人文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空间成本,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或相近,有助于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