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仙鹤点水 本节功仍然练自身,主要目的是调动体内的混元气,疏通上下肢膜络,达到上下贯通,并使天、地、人的混元气内外相通。 一、预备式 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上体中正,两臂自然下垂,下颌后收,松静站立,双目平视前方天地相接处,神光内收,舌顶上腭,似笑非笑,心澄目洁,身体自上而下放松,将气沉入下丹田,开始意守(图80)。 二、双回气 意在掌心,转掌心向前,双手捧气似球,缓慢托起,手至头顶,张臂扩胸,掌心向下内含,将气贯顶,松肩含胸,双手缓慢从胸前导至脐中,外导内行,将气导入下丹田(图81~83)。 三、仙鹤左脚前点水 意在掌心和脚心,体重移向右脚,掌心向下,双臂缓慢从胸前扬起与肩平,同时提起左腿,小腿自然下垂,脚尖向下,上体中正,以腰带动全身,点水。下点时,肩、肘、腕放松,掌稍内含,同时右腿微曲,左脚尖轻轻着地点水。上起时,以腰带动全身,如此上下飘然起伏点水3次(图84~86) 四、左脚迈仙鹤步 意在掌心,掌心斜向外,两臂左右展开成一字形,变剑指,同时左大腿抬平前迈,先着地,体重移至左脚然后抬起右腿,脚心向后,脚尖向下(图87~88) 五、通臂 双肩带动双臂,似龙形,左右通臂3次,与第二节通臂相同(图89)。 六、仙鹤右脚后点水 意在掌心和脚心,剑指变阴掌,掌心内含,下点时,肩肘腕放松,左腿微曲,右脚尖轻轻着地点水。上起时,以腰带动全身,飘飘然站起,上下点水3次(图90~91)。 两臂再缓慢自然下落至体侧。然后再以上法转换成仙鹤右脚前点水。迈仙鹤步,再仙鹤左脚后点水。之后,将手放平,双臂成一字形,掌心内含,同时左脚向左侧跨出半步,两臂合翅向体侧缓慢自然下落约与躯干成20度(图92~101) 七、双回气 意在掌心,转掌心向前,捧气似球,缓慢托起,手至头顶,张臂扩胸,掌心向下内含,将气贯顶,松肩含胸,双手缓慢从胸前导至脐中,外导内行,将气收入下丹田(图102~104)。 八、收式 上体中正,双手向体侧前画弧抱球,同时臀部后坐,大腿根部虚空,膝微曲,松肩含胸,松腰松胯,腰部后突,将气收入下丹田(图105)。同时逐渐起身,双手分开,放于体侧,恢复预备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