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孟晓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杨天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教授) 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戒烟的收益,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吸一支烟,减寿11分钟 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低估了烟草对人体的毒害程度。 事实上,现如今,危害人类健康、导致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不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癌症,也不是把人群成片成片撂倒的传染性疾病,而是你万万想不到的——吸烟。 据估计,吸烟每年造成约500万人死亡。如果按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到2030年,吸烟将造成每年800万人死亡,并且这些人主要集中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 长期吸烟会明显减少寿命,若一人吸一辈子烟,那么他的寿命将减少约10年,据此推算,相当于每一支烟平均减少寿命11分钟。 在我国,男性吸烟率为67%,女性为4%,总人数已经超过3亿。这还只是主动吸烟者,加上受二手烟危害的人数,整个群体可谓庞大之极。 一口烟气,100万个自由基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最直观的是对呼吸道的影响,如造成吸烟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除此之外,心血管系统就是第二大“受害者”。 多项调查研究发现,吸烟会使人们发生冠心病和猝死的风险升高2~4倍。并且,每日平均的吸烟量与风险率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烟吸得越多,发生冠心病和猝死的风险就会越高。 有资料统计,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年龄,比不吸烟者平均提早10年。 这是因为,每一口烟气中,含有100多万个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有害物质,它会攻击组织和细胞,导致其损伤、功能受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人体的脂质代谢,促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吸烟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甚至诱发心律失常;吸烟还会阻碍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等等。 因此,要想避免出现脑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首先就要戒烟和避免吸入二手烟。 戒烟,比吃药更护心血管 戒烟使心血管获得的收益,几乎是立竿见影的。研究已经证实,戒烟24小时内,戒烟者的血压和心率就有明显的降低。和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一年,戒烟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就会下降一半。戒烟5~15年后,戒烟者发生脑中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风险,与不吸烟者几乎处于同一水平。 一个冠心病患者,为了维护心血管健康,延长寿命,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血脂药物、降压药等等。但是,所有这些药物的单独使用,所起到的效果都还不如戒烟。 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呼声甚高的他汀类调脂药,能降低冠心病患者29%的远期死亡风险,人们熟知的能保护心血管的药物——阿司匹林,也只能降低15%的死亡风险;而戒烟,仅仅是戒烟,就能使患者降低36%的死亡风险。 可见,就保护心血管这一点,戒烟完胜日常服用的阿司匹林。 吸烟是种病,戒不了找医生 应该说,很多人都尝试过戒烟,但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这点其实不能怪吸烟者。 吸烟以往被认为是一种坏习惯,但现在医学界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病,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疾病,当然就需要治疗,自己调节不过来时,就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为此,全国很多三甲医院,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戒烟门诊。 统计显示,约70%的戒烟成功者,是由医生的劝告实现的,即便是很简短的医生建议,也会使戒烟率提高一倍。 可见,想要戒烟者(或家属),不妨抓住每一次和心血管(或呼吸科)医生见面的机会,询问一下“不戒烟行不行?”医生否定的回答,加上患者就诊时的明显不适,会让吸烟者在那个瞬间痛恨香烟,从而坚定戒烟的念头。(编辑:刘闽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