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经方学堂,致力于打造中医精品微课堂。经方学堂愿与您一起品味中医旨趣,一起学习中医经典,有梦想,不孤单,经方学堂永远与您相伴。
门里人都知道,在中医四部古典医著中,《伤寒论》是最硬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它是衡量一个中医水平能力的一把尺子。自宋金成无己首开其端为《伤寒论》作注解以降,历代医家趋之若鹜,大致分类有三:维护旧论派、错简重订派、辨证论治派。据粗略统计,为《伤寒论》作注解者,不下500家。从学术繁荣的角度看,可以说蔚为大观。但从临床学以致用的角度看,则大失仲景本意。使一部活泼泼的《伤寒论》变得扑朔迷离,雾障重重。
我们都说中医的精神实质在于辨证论治,如果不能将《伤寒杂病论》有效地应用于临床,那么中医就彻底失去了它的阵地,辨证论治四个字就是形同虚设的空架子。
胡老在病逝二十几年后,又被中医界同道缅怀并造势宣传,除了证明老人家学术上的货真价实外,也凸显出胡老的理论勇气和中医教育家的过人才华。他对《伤寒杂病论》的深透领悟,并建立起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不能不说是对仲景学说的历史性贡献。
比如中医的脉学,自晋朝太医令王叔和的《脉经》问世以来,历代奉为圭臬,迨至明朝李时珍父子《濒湖脉学》问世,虽以四言诀、七言诀的形式易学易诵,朗朗上口,但与临床脱节,壅赘繁琐,较之仲景脉学已属南辕北辙。胡老在研究《伤寒论》的同时,结合数十年的丰富临床经验,认真系统地研究了张仲景脉法,撰写出《脉学概论》一稿,老人家秉长沙遗风(注:张仲景曾做过长沙太守),返博为约,执简驭繁,质朴实用,惟求实效,同时又有很强的理论性、思辨性。他身在学院,却没有学院派的某些陈腐气,而是推陈出新,别开生面而鹤立鸡群。有学者甚至评价为:胡希恕先生是继清朝伤寒大家柯韵伯之后200年来,又一位有着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界经方大家。
如果说刘老在学术上使他的学生脱俗变质、由石变玉的话,那么胡老则是把这玉雕琢成器。两位中国现代的伤寒大家是我终生缅怀的恩师!
编者按:胡希恕(1898.3~1984.3),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临床家、思想家、教育家。作为“谨守病机派”的代表,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的代表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的代表叶橘泉先生,构成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胡希恕先生谨守“六经、八纲、方证”三个层次的病机,通解《伤寒》、《金匮》、《温病》,以临床疗效卓著而广受赞誉。
栏目主持:刘观涛
新媒体编辑:王丹
来自: qlxzwx > 《待分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追忆胡希恕先生(刘渡舟赵绍琴等六名医会诊故事)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是张仲景为了突出“项背强”这一主要症状,再从葛根汤的用量上,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依次主治项背强、无汗、恶风,与经文先后顺...
落入凡间的音符我为什么要批评当代火神派
落入凡间的音符我为什么要批评当代火神派我为什么要批评当代火神派---------感火神之横行 伤绍奇之离世 最近,我在环球中医网、中医名家网、伤寒论坛等中医网站相继发表了对当代火神派卢李...
漫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蒲辅周、柴浩然
漫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蒲辅周、柴浩然。胡希恕老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创新者,他以唯物主义为标准,将中医的来龙去脉、中医药之...
「人物」伤寒大家聂惠民:从医五十五载,擅用经方屡起沉疴
「人物」伤寒大家聂惠民:从医五十五载,擅用经方屡起沉疴。聂惠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伤寒论》最为诸多名家所推崇,称“学不好《伤寒...
【国医大师:王庆国】一生伤寒,一生经方,无悔
《伤寒论》并不仅仅是辨治外感热病的专书,而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它是以六经分证来统摄诸病,是以论病来辨明伤寒,非只论伤寒一病。...
唐步琪咳嗽辩证论治
唐步棋先生毕生研究郑钦安的学术思想,是“火神派”的忠实重要传人,颇得“火神派”用药心法,不仅把姜桂附应用得出神入化,还使“火神派”在当代得以传播。唐步祺先生研究郑钦安之学,为“火神派”的...
第四之7至12读《伤寒论》随笔
第四之7至12读《伤寒论》随笔。即认为《伤寒论》原文,经王叔和整理之后,条文前后窜乱,已非《伤寒论》本来面目,因而将条文重新编次者,为错简重订派;我认为,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些问题,并以此为主,,,...
跟刘渡舟学经方:辨证知机是辨治的最高境界
第二个层次是辨方证论治,辨方证是一种高层次的辨治方法,如刘渡舟先生在《伤寒论十四讲·使用经方的关键在于抓主证》中强调:“由此...
方证,医者日用而不知 —— 看看这些推崇“方证”的名医们
方证,医者日用而不知 —— 看看这些推崇“方证”的名医们 方证,医者日用而不知 —— 看看这些推崇“方证”的名医们 原创: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今天。胡希恕先生强调的是,“方证是辨证...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